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翔专利>正文

同心多流程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32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心多流程换热器,包括与蒸发室相连通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包括筒体,筒体的内侧设置与筒体同心的隔板槽,所述隔板槽将筒体分为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内部均分布着换热管,所述筒体的下侧分别设置下管箱和循环管,所述下管箱与循环管之间通过循环泵相连通,所述位于内圈的换热管与循环管相连通,位于外圈的换热管与下管箱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循环泵流量可以较传统方式更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增加向下流动和管束的比例,在同样满足向上流动物料的流速前提下,至少可以减少25%的循环泵流量,相应的节能25%。

Concentric multi process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心多流程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同心多流程换热器。
技术介绍
强制循环蒸发器作为一种通用性蒸发器一直存在循环泵功率大的问题。目前的常见解决方案是将外循环加热器分为两个,分别放在循环泵的进出口,这样可以降低一半的循环泵流量。但采用这种方式,增加了设备投资,并且增加了工程安装和配管难度。其原因在于传统设计的两个换热器为节约制作费用和降低设计难度往往以同样的规格进行设计,这样循环泵流量较传统的单个外换热器只能减少一半。另外,传统多流程换热器的隔板为平板,将流道分割为长条状,这造成了流径长度的差别较大,而流阻决定流量的分配,所以各个换热管内流速不均,应对恶劣工况时容易部分堵塞。传统多流程换热器的隔仓板与料仓处呈90°左右,多有低流速的积料死角,高密度颗粒容易沉积在这些区域逐渐堵塞管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心多流程换热器,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降低能耗,防止积料。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同心多流程换热器,包括与蒸发室相连通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包括筒体,筒体的内侧设置与筒体同心的隔板槽,所述隔板槽将筒体分为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内部均分布着换热管,所述筒体的下侧分别设置下管箱和循环管,所述下管箱与循环管之间通过循环泵相连通,所述位于内圈的换热管与循环管相连通,位于外圈的换热管与下管箱相连通。使用时,物料通过加热室外圈的换热管进入下管箱,经过循环泵的输送,物料再通过循环管和加热室的内圈换热管进入上料仓。优选的,所述内圈和外圈的内部均匀的分布着换热管,外圈的换热管位于筒体与隔板槽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保留循环泵低能耗优势的同时,仍只需要制作单个加热器,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安装费用。2、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泵流量可以较传统方式更低。本专利技术可以增加向下流动和管束的比例,在同样满足向上流动物料的流速前提下,至少可以减少25%的循环泵流量,相应的节能25%。3、换热器内每根管道流阻差异小,换热管内流速均匀,应对恶劣工况时不易发生堵塞。4、避免了传统多流程换热器的积料问题,解决了物料分布不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加热室截面图。图中:1、蒸发室;2、加热室;3、下管箱;4、循环泵;5、循环管;6、筒体;7、隔板槽;8、换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同心多流程换热器,包括与蒸发室1相连通的加热室2,所述加热室2包括筒体6,筒体6的内侧设置与筒体6同心的隔板槽7,所述隔板槽7将筒体6分为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内部均分布着换热管8,所述筒体6的下侧分别设置下管箱3和循环管5,所述下管箱3与循环管5之间通过循环泵4相连通,所述位于内圈的换热管8与循环管5相连通,位于外圈的换热管8与下管箱3相连通。其中,所述内圈和外圈的内部均匀的分布着换热管8,外圈的换热管8位于筒体6与隔板槽7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使用时,物料通过加热室2外圈的换热管8进入下管箱3,经过循环泵4的输送,物料再通过循环管5和加热室2的内圈换热管8进入上料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心多流程换热器,包括与蒸发室(1)相连通的加热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2)包括筒体(6),筒体(6)的内侧设置与筒体(6)同心的隔板槽(7),所述隔板槽(7)将筒体(6)分为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内部均分布着换热管(8),所述筒体(6)的下侧分别设置下管箱(3)和循环管(5),所述下管箱(3)与循环管(5)之间通过循环泵(4)相连通,所述位于内圈的换热管(8)与循环管(5)相连通,位于外圈的换热管(8)与下管箱(3)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心多流程换热器,包括与蒸发室(1)相连通的加热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2)包括筒体(6),筒体(6)的内侧设置与筒体(6)同心的隔板槽(7),所述隔板槽(7)将筒体(6)分为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内部均分布着换热管(8),所述筒体(6)的下侧分别设置下管箱(3)和循环管(5),所述下管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翔
申请(专利权)人:徐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