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20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型纺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甲壳素纤维15—20%、棉纤维50—65%和薄荷纤维20—35%(重量分数)。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开松;薄荷纤维与麻纤维按照混纺比例进行“三明治”式的铺层混合;将铺层混合后的薄荷纤维与棉纤维依次经抓棉机、混棉机和成卷机完成开棉机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完成步骤四的开清棉工序后,依次进行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制得混纺细纱芯;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和粗纱工序;将甲壳素纤维与粗砂进行混纺,制得纱线。将薄荷纤维、甲壳素纤维和棉纤维制成质量良好的混纺纱线,该纱线使薄荷纤维与棉纤维互补优化。

An antibacterial blended yarn with chitin fiber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纺纱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然纤维,棉纤维作为应用最普遍的天然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生产中。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等生活领域。新疆长绒棉纤维纤维因它的柔长在纺织业中十分出名,被人们誉为绵中极品,其具有纱纰少、条干均匀光洁、可染性高的优点。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长绒棉纤维混纺纱的弹性和保暖性并不好,因此,织造完成后的织物存在保暖效果差、弹力差的缺点。现有技术采用的合成纤维大多吸水性强、易滋生细菌,还特别受蟑螂、蜱虫等害虫的喜爱,导致细菌和灰尘在纤维材料表面和内部积累,造成潜在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不利。有鉴于此,亟需发展一种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甲壳素纤维15—20%、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甲壳素纤维15—20%、棉纤维50—65%和薄荷纤维20—35%(重量分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甲壳素纤维15—20%、棉纤维50—65%和薄荷纤维20—35%(重量分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壳素纤维的细度为90S~100S。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处理,开松;
步骤二、薄荷纤维与麻纤维按照混纺比例进行“三明治”式的铺层混合;
步骤三、开清棉工序:将步骤三中铺层混合后的薄荷纤维与棉纤维依次经抓棉机、混棉机和成卷机完成开棉机工序;
步骤四、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完成步骤四的开清棉工序后,依次进行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制得混纺细纱芯;
步骤五、开清棉工序:将棉纤维依次经抓棉机、混棉机和成卷机完成开棉机工序;
步骤六、梳棉工序、并条工序和粗纱工序:完成步骤五的开清棉工序后,依次进行梳棉工序、并条工序和粗纱工序,制得粗砂
步骤七,将甲壳素纤维与粗砂进行混纺,制得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棉纤维开松:采用自动抓棉机,打手速度为1200-1400r/min,抓棉打手间歇下降的距离为4mm;自动混棉机,打手速度为400r/min,罗拉转速为0.4r/min;成卷机:棉卷定量为360g/m,定长35m,由于后续需要退卷为减低棉卷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带有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三明治”式的铺层混合为:首先,将棉纤维进行退卷沿横向平铺展开形成长为第一层纤维并称重,然后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