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20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型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分:甲壳素纤维10‑20%、棉纤维30‑65%和薄荷纤维20‑30%,其制备工艺如下:步骤一、将棉纤维预处理;步骤二、将预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清梳联;步骤三、制备第一棉卷,取部分薄荷纤维与步骤二中余量的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步骤四、取余量的薄荷纤维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一棉卷混合并制成第一生条,将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将熟条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混纺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抗菌纱线,具有抗菌杀菌除臭,吸湿保温,绿色环保,吸湿透气的功能,其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

A kind of antibacterial blended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纺纱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然纤维,棉纤维作为应用最普遍的天然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生产中。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等生活领域。新疆长绒棉纤维纤维因它的柔长在纺织业中十分出名,被人们誉为绵中极品,其具有纱纰少、条干均匀光洁、可染性高的优点。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长绒棉纤维混纺纱的弹性和保暖性并不好,因此,织造完成后的织物存在保暖效果差、弹力差的缺点。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人们还希望其具有保健、安全等特殊功能,如抗菌、防螨、负离子、远红外、防紫外线、防毒、阻燃、防电磁波辐射、磁疗、香味、吸湿排汗、防油防水等。有鉴于此,亟需发展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分:甲壳素纤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分:甲壳素纤维10-20%、棉纤维30-65%和薄荷纤维20-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分:甲壳素纤维10-20%、棉纤维30-65%和薄荷纤维20-3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棉纤维预处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清梳联;
步骤三、取一部分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和甲壳素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一棉卷,取一部分薄荷纤维与步骤二中余量的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
步骤四、取余量的薄荷纤维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一棉卷混合并制成第一生条,将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将熟条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甲壳素纤维、薄荷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棉纤维预处理是使棉纤维进入预定的原棉分级室,进行充分松懈,然后按照棉纤维比例、排包图进行排列组合,在温度26~32℃,相对湿度60~64%的条件下,使原料回潮达到9~16%,进行混合、开松、除杂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清梳联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抓棉深度1.2~1.4mm,抓取棉束质量0.6~7mg,抓棉打手速度450~550r/mim,抓棉机运转率大于96%;通过清梳联步骤处理后,得到初步已伸直且平行的长绒棉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