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纺纱
,具体涉及一种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面料的功能性逐渐被完善。在一些特殊领域,传统面料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一般赋予面料新的功能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改进:采用喷淋、浸渍涂覆等方法对面料进行表面处理,或者采用化学改性法来进行改性,或者在纺丝原液中添加助剂以赋予面料新的性能。对人体而言,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杀菌作用并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在烈日持续照射下,人体皮肤会失去抵御能力,易发生灼伤,出现红斑或水泡。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如皮炎,色素干皮症),甚至皮肤癌,促进白内障的生成并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从光学原理上讲,紫外线辐射到织物上,部分在表面被反射,部分被织物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织物。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的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100%。因此,提高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就可以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目前现有的抗紫外线辐射的面料多是采用在面料上加防晒膜层,或者将面料往轻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原材料的选择:采用40%苎麻纤维、60%棉纤维(重量组分);/n步骤二、原材料的预处理:将苎麻纤维进行软麻,给湿,将双水杨酸双酚A酯紫外线吸收剂喷淋至苎麻纤维上;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堆仓处理,过3小时左右备用,将棉纤维进行清花成卷;/n步骤三、梳理;/n步骤四、精梳;/n步骤五、将预处理好的苎麻纤维扯成散纤维,采用棉条拉断机进行对精梳条的扯断,已保证拉断后的纤维长度完好不受损,按品种所需的重量比重备好,经人工混合,再进行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配置最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的选择:采用40%苎麻纤维、60%棉纤维(重量组分);
步骤二、原材料的预处理:将苎麻纤维进行软麻,给湿,将双水杨酸双酚A酯紫外线吸收剂喷淋至苎麻纤维上;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堆仓处理,过3小时左右备用,将棉纤维进行清花成卷;
步骤三、梳理;
步骤四、精梳;
步骤五、将预处理好的苎麻纤维扯成散纤维,采用棉条拉断机进行对精梳条的扯断,已保证拉断后的纤维长度完好不受损,按品种所需的重量比重备好,经人工混合,再进行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配置最优的工艺要求,精工纺制;
步骤六、混合后的纤维原料经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自动混棉机、凝棉器及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清花棉卷定量控制在360-390g/m,以备梳理;
步骤七、梳理;
步骤八、并条:采用并条机,六根并条,后区牵伸1.4-1.5左右,末并采用RSB-D401自调匀整并条机进行二并混合;
步骤九、粗纱:使用粗纱机,四罗拉牵伸,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19-1.22,主牵伸倍数控制在7.5-8.5倍,纺制成捻系数为120-125的粗纱;
步骤十、细纱:采用三罗拉V型细纱机,后区牵伸在1.25-1.3,总牵伸控制在35倍左右,钳口隔距3.0;
步骤十一、自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棉纤维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云蝠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