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2078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15~35份、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5~15份、磺酸盐共聚物25~45份、聚羧酸10~20份、唑类衍生物0~10份、羧酸类共聚物5~15份、纯水0~30份。该无磷阻垢缓蚀剂具有优异的阻垢缓蚀性能和广泛的实用性,对碳钢、不锈钢、铜等材质设备都具有较优的保护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该无磷阻垢缓蚀剂为全有机配方,且成分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该无磷阻垢缓蚀剂在三高(高硬度、高氯离子、高pH)的循环水中使用,优势更加明显;该无磷阻垢缓蚀剂最大优势在于其阻垢缓蚀性能,少量高效;该无磷阻垢缓蚀剂可满足“污染物零排放技术”要求。

A phosphorus free scale and corrosion inhibit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水处理化学品品种不全,大多是剖析、效仿或依据国外专利研制的,加上我国水处理化学品工业发展较短,科研经费有限,导致基础薄弱、技术落后、整体水平不高的现象。尤其在特殊水质及尖端领域的技术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新型环保水溶性共聚物水处理化学品系列化程度。新型水溶性阻垢剂方面体系庞大,种类众多,相关技术研究完善。但随着环保要求不断升级,水处理化学品转向绿色、生物易降解、无磷化是必然趋势。国外水处理化学品已逐渐走向绿色化、无磷化并限制了高磷药剂的生产,在无磷阻垢剂和缓蚀剂方面都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目前,由于磷系配方因其优良的性价比及优异的处理效果,在国内市场仍占有较大比例。缓蚀剂方面,碳钢缓蚀剂依然采取磷系、锌盐配方为主。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磷系和难降解的水处理化学品必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取而代之将是无磷、可生物降解的水处理药剂以及“污染物零排放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在低磷及无磷水处理药剂配方上虽有不少成果面世。如采用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聚天冬氨酸(PASP)及其衍生物和聚环氧琥珀酸(PESA)及其衍生物等系列产品作为无磷绿色阻垢缓蚀剂,首先是用量大,成本高,处理效果与磷系配方效果差,二是缓蚀性能远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尤其是碳钢腐蚀要求。另一方面,目前低磷及无磷阻垢缓蚀剂,主要为锌盐复配产品,该类产品缓蚀时效性短、不稳定且对碱度等存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易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与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磺酸盐共聚物、聚羧酸、唑类衍生物,羧酸类共聚物复配,各成分间协同增效,达到少量高效的目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环境二次污染及药剂用量大、缓蚀效果差等问题。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15~35份、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5~15份、磺酸盐共聚物25~45份、聚羧酸10~20份、唑类衍生物0~10份、羧酸类共聚物5~15份、纯水0~30份。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为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改性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改性壳聚糖为羧甲基-季铵两性壳聚糖、羧乙基-季铵两性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磺酸盐共聚物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丙烯酸-烯磺酸-丙烯酸酯-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APEG)共聚物、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衣康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聚羧酸为聚环氧琥珀酸及其衍生物、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唑类衍生物为甲基苯骈三氮唑(TTA)、苯骈三氮唑(BTA)、巯基苯骈噻唑(MBT)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羧酸类共聚物为衣康酸-丙烯三羧酸-丙烯酸-聚环氧琥珀酸共聚物、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衣康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无磷阻垢缓蚀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20~30%、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10~12%、磺酸盐共聚物30~40%、聚羧酸10~15%、唑类衍生物3~5%、羧酸类共聚物7~10%、纯水0~20%。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的制备:取75重量份硫脲置于带有搅拌器的四口瓶中,在四口瓶中加入128重量份纯水,适量三乙胺,搅拌溶解,升温70℃,缓慢滴加250ml含有147重量份谷氨酸的稀酸溶液,70℃~85℃滴加25min~30min,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h,然后降温至65℃以下,加入32重量份乙二胺,65℃反应20min,升温至90℃,开始滴加200ml含有38重量份己二酸、65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LS)的乙醇水溶液,90℃~92℃滴加20min,保温1.5h,降温至50℃以下,放料,得到固含量48.2%的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磺酸盐共聚物、聚羧酸、羧酸类共聚物按重量比依次加入反应釜;2)搅拌10-40min后加入唑类衍生物和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3)将纯水加入反应釜;4)室温下均匀搅拌20~40min,过滤,得到无磷阻垢缓蚀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无磷阻垢缓蚀剂具有优异的阻垢缓蚀性能和广泛的实用性,对碳钢、不锈钢、铜等材质设备都具有较优的保护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2)该无磷阻垢缓蚀剂为全有机配方,且成分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该无磷阻垢缓蚀剂在三高(高硬度、高氯离子、高pH)的循环水中使用,优势更加明显;4)该无磷阻垢缓蚀剂最大优势在于其阻垢缓蚀性能,少量高效;5)该无磷阻垢缓蚀剂可满足“污染物零排放技术”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的制备:取75重量份硫脲置于带有搅拌器的四口瓶中,在四口瓶中加入128重量份纯水,适量三乙胺,搅拌溶解,升温70℃,缓慢滴加250ml含有147重量份谷氨酸的稀酸溶液,70℃~85℃滴加25min~30min,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h,然后降温至65℃以下,加入32重量份乙二胺,65℃反应20min,升温至90℃,开始滴加200ml含有38重量份己二酸、65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LS)的乙醇水溶液,90℃~92℃滴加20min,保温1.5h,降温至50℃以下,放料,得到固含量48.2%的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实施例2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原料组分重量份数为: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15份、改性木质素磺酸盐5份、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10份、丙烯酸-烯磺酸-丙烯酸酯-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共聚物15份、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15份,BTA3份、衣康酸-丙烯三羧酸-丙烯酸-聚环氧琥珀酸共聚物10份、纯水15份。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磺酸盐共聚物、聚羧酸、羧酸类共聚物按上述重量份数依次加入反应釜;S2:搅拌20min后加入唑类衍生物、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S3:将纯水加入反应釜;S4:室温下均匀搅拌30min,过滤,得到无磷阻垢缓蚀剂。实施例3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原料组分重量份数为: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20份、改性木质素磺酸盐5份、羧乙基-季铵两性壳聚糖5份、衣康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物5份、丙烯酸-烯磺酸-丙烯酸酯-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共聚物20份、聚环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15~35份、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5~15份、磺酸盐共聚物25~45份、聚羧酸10~20份、唑类衍生物0~10份、羧酸类共聚物5~15份、纯水0~3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15~35份、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5~15份、磺酸盐共聚物25~45份、聚羧酸10~20份、唑类衍生物0~10份、羧酸类共聚物5~15份、纯水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为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改性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改性壳聚糖为羧甲基-季铵两性壳聚糖、羧乙基-季铵两性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盐共聚物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丙烯酸-烯磺酸-丙烯酸酯-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APEG)共聚物、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衣康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为聚环氧琥珀酸及其衍生物、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唑类衍生物为甲基苯骈三氮唑(TTA)、苯骈三氮唑(BTA)、巯基苯骈噻唑(MBT)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类共聚物为衣康酸-丙烯三羧酸-丙烯酸-聚环氧琥珀酸共聚物、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衣康酸-丙烯酸羟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留成郭翠娟梁清雷刘娅林徐旭东纪春玲谢泽新高松郑萍赵继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