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050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涉及医疗生化及化学实验室自动化装备技术领域,用以现有技术中的试管无序上料装置工作原理复杂,部件多,且部件与检测仪器之间运行不流畅,进而导致效率低、故障高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有以下部件,料斗用以归集呈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上料机构用以提供可向一预设方向循环运动的上料轨迹,且上料机构可搭载由料斗归集的、呈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变向机构布置在上料轨迹运动的路径上的一至高点位置,在至高点位置时,变向机构通过一变换动作将经过其、且呈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变换为呈第二放置状态的试管,以实现向下游工序输送呈瓶身为竖直姿态第二放置状态的试管。

A disordered feeding device for test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生化及化学实验室自动化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行趋势下,随着医疗生化及化学实验室自动化装备技术的大力发展,自动化化学分析仪广泛应用于临床化学取样和分析,医学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程度也在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操作及半自动化设备逐步被自动化系统替代,工作人员有繁重而重复的体力劳动转变为精准、高效的脑力劳动。现行方式中,具体到无序试管自动化系统为例:第一方式,涉及到供给大批量带盖的无序试管进入到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内;第二方式,涉及到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前处理中,将批量无序的试管独立出,加载至前处理输送装置上用于后续处理。上述两个方式都需要将大批量带盖的试管通过该装置的转换变成有序试管进入到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内进行处理。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具体地,以下述两个专利公开文本为例:其一,中国专利,专利号CN02804637.4,名称为《大批量容器的输送器》。该方案中描述了一种向分析仪输送容器的设备。该容器涉讼设备具有一个框架结构、一个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料斗(10),其用以归集呈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n上料机构(20),其用以提供可向一预设方向循环运动的上料轨迹(201),且所述上料机构(20)可搭载由所述料斗(10)归集的、呈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n其中,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可沿着所述上料轨迹(201)向所述预设方向运动;/n其中,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的瓶身为水平姿态,在一侧视方向上看,其一端为瓶底,另一端为带有颜色的试管帽;或者/n其一端为带有颜色的试管帽,另一端为瓶底;/n变向机构(30),其布置在所述上料轨迹(201)运动的路径上的一至高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斗(10),其用以归集呈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
上料机构(20),其用以提供可向一预设方向循环运动的上料轨迹(201),且所述上料机构(20)可搭载由所述料斗(10)归集的、呈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
其中,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可沿着所述上料轨迹(201)向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的瓶身为水平姿态,在一侧视方向上看,其一端为瓶底,另一端为带有颜色的试管帽;或者
其一端为带有颜色的试管帽,另一端为瓶底;
变向机构(30),其布置在所述上料轨迹(201)运动的路径上的一至高点位置,并且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沿着所述上料轨迹(201)向所述预设方向运动时,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可经过所述至高点位置;
在所述至高点位置时,所述变向机构(30)通过一变换动作将经过其、且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变换为呈第二放置状态的试管(A2),以实现向下游工序输送呈所述第二放置状态的试管(A2);
其中,所述第二放置状态的试管(A2)的瓶身为竖直姿态,在一侧视方向上看,其下端为瓶底、上端为带有颜色的试管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机构(30)通过集成以下机构或者组件执行所述变换动作,包括:
第一检测组件(310),其用以检测一个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在经过变向机构(30)时,由其驱动所述上料机构(20)停止提供可循环运动的所述上料轨迹(201);
推板机构(320),其用以所述上料机构(20)停止提供可循环运动的所述上料轨迹(201)时,将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与所述上料机构(20)脱离;
翻转机构(330),其用以在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与所述上料机构(20)脱离时,承载或者部分承载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且所述翻转组件(330)可通过一翻转动作将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翻转;以及
第二检测组件(340),其用以检测所述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被承载于或者部分承载于所述翻转组件(330)时的位置,并基于该位置以确定驱动所述翻转组件(330)翻转的时机,进而实现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被翻转为呈所述第二放置状态的试管(A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料机构(20)包括:
机壳主体(210);
传送机构(220),其设置在所述机壳主体(210)上,且其沿着所述机壳主体(210)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传动机构(220)工作时形成所述上料轨迹(201),且在一侧视方向上看,所述传动机构(220)逆时针运动;
多个抓取机构(230),用以抓取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
多个所述抓具机构(230)间隔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220)上,且部分突出于所述机壳主体(210)的一侧;
所述料斗(10)的一侧具有一连通部(160);
所述连通部(160)一端连通至所述料斗(10),其另一端盖设在所述机壳主体(210)有所述抓取机构(230)突出的一侧;
所述抓取机构(230)突出所述机壳主体(210)的部分位于所述连通部(160)内,以使所述传动机构(220)逆时针运动时,所述抓取机构(230)在所述连通部(160)内对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形成搅动,并增加所述抓取机构(230)抓取到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的概率;以及
设置于所述机壳主体(210)用以驱动所述传送机构(220)工作的驱动机构(2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机壳主体(210)包括:
第一壳体(211);
第二壳体(212),其在所述第一壳体(211)下方的一侧延伸形成;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240)包括:
第一电机(213),其沿所述第二壳体(212)的宽度方向设置;
同步齿形带(214),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机(213)的第一端传动连接;
同步带轮(215),所述同步齿形带(214)的第二端传动连接所述同步带轮(215);
主动轮轴(216),其沿所述第一壳体(211)的宽度方向可转动的设置;
所述主动轮轴(2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轮(215);
所述第一电机(213)与所述主动轮轴(216)相对设置在同一水平方向;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220)包括:
两组链轮(234),其中一组所述链轮(234)穿设并固定在所述主动轮轴(216)上,另一组所述链轮(234)穿设在一副动轮轴(217)上;
所述转动副动轮轴(217)在所述第一壳体(211)的宽度方向可转动的设置;
所述副动轮轴(217)位于所述主动轮轴(216)的上方,且所述所述主动轮轴(216)和所述副动轮轴(217)位于同一竖直方向;
链条(233),其与两组所述链轮(234)分别啮合连接,所述链轮(234)啮合在所述链条(233)的内周,并形成跑道状;
其中,所述抓取机构(230)包括:
挡板件(231),设置在所述链条(233)的外周,并沿所述链条(230)的宽度方向连续布置,所述挡板(231)随所述链条(233)的转动关节运动时运动;
上料抓(232),其间隔安装在所述挡板件(231)上,且任意两个连续的所述挡板件(231)相邻的挡板件(231)上安装有一组所述上料抓(232);
其中,所述上料抓(232)呈一弧形板状,所述上料抓(232)沿所述挡板件(231)的长度方向布置,任意一个所述上料抓(232)的弧形开口方向均相同且朝向所述传送机构(220)的循环运动方向;
其中,任一一个所述上料抓(232)可抓取一个所述呈所述第一放置状态的试管(A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试管的无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主体(210)还包括有:
止逆机构(260),其用以在所述传送机构(220)失去由所述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林白晓亮汪博狄英杰史校
申请(专利权)人: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