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152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前侧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上按摩器与下按摩器,所述上按摩器与下按摩器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上按摩器与下按摩器均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内壁上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顶部两侧均对称安装有束缚带,所述支撑壳两侧均设有防护壳,且所述支撑壳上与防护壳对应的位置设有空腔,所述防护壳内壁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活动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一侧安装有粗弹簧,所述粗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神经内科病人下肢进行按摩,同时能够方便病人下肢锻炼,避免肌肉长时间不运动造成的萎缩。

A lower extremity nursing massage device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属于康复器械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疾病往往会引发很多其他症状,其中下肢麻木无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病情严重甚至会引起瘫痪,因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之后的护理过程中,下肢锻炼护理极为重要,但是当前护理过程大都需要护理人员按摩来促进病情的恢复,这样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尤其是当遇到需要对下肢进行按摩的患者时,当需要搬动下肢时更是费力,病人下肢不仅需要按摩还需要锻炼,若长时间不锻炼会造成肌肉萎缩,严重影响病人健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神经内科病人下肢进行按摩,同时能够方便病人下肢锻炼,避免肌肉长时间不运动造成的萎缩,通过设置上按摩器与下按摩器,能够对病人的大腿与小腿进行按摩,能够帮助病人下肢恢复,通过设置束缚带,能够将病人下肢固定在支撑壳的槽内,同时适合不同身高与体重的病人,通过设置粗弹簧,能够对连接杆进行支撑,同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在对病人进行按摩时,对病人腿部造成伤害,通过设置双出轴电机,能够同时带动两侧的按摩结构进行运转,实现同步,同时减小装置体积,通过设置防护壳,能够对电机与按摩装置进行保护,同时也能够避免伤到操作人员,通过设置锻炼器,能够方便病人对下肢进行弯曲与伸直的锻炼,避免病人下肢长时间不运动造成肌肉萎缩,影响病人健康,通过设置套管,能够方便人员进行操作,方便根据病人的锻炼需求进行调整,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前侧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上按摩器与下按摩器,所述上按摩器与下按摩器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上按摩器与下按摩器均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内壁上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顶部两侧均对称安装有束缚带,所述支撑壳两侧均设有防护壳,且所述支撑壳上与防护壳对应的位置设有空腔,所述防护壳内壁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活动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一侧安装有粗弹簧,所述粗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两端均安装有滚珠,所述防护壳后侧设有双出轴电机,且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转轴均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连接,所述上按摩器与下按摩器上的防护壳之间连接有锻炼器,所述锻炼器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两端均安装有调节杆,且所述调节杆对称设置,所述调节杆另一端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分别与防护壳活动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束缚带为弹性带,且相对应的束缚带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滚珠与连接杆之间通过滑槽连接,且所述滑槽为球形结构。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护垫上与防护壳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耐磨垫。进一步而言,所述套管套装在调节杆外侧,所述套管与调节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相对的一端与套管两端设有互相匹配的限位块。进一步而言,所述套管外侧设有防滑纹,所述伸缩弹簧内腔连接有导向伸缩管,且所述导向伸缩管两端分别与调节杆、伸缩弹簧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神经内科病人下肢进行按摩,同时能够方便病人下肢锻炼,避免肌肉长时间不运动造成的萎缩,通过设置上按摩器与下按摩器,能够对病人的大腿与小腿进行按摩,能够帮助病人下肢恢复,通过设置束缚带,能够将病人下肢固定在支撑壳的槽内,同时适合不同身高与体重的病人,通过设置粗弹簧,能够对连接杆进行支撑,同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在对病人进行按摩时,对病人腿部造成伤害,通过设置双出轴电机,能够同时带动两侧的按摩结构进行运转,实现同步,同时减小装置体积,通过设置防护壳,能够对电机与按摩装置进行保护,同时也能够避免伤到操作人员,通过设置锻炼器,能够方便病人对下肢进行弯曲与伸直的锻炼,避免病人下肢长时间不运动造成肌肉萎缩,影响病人健康,通过设置套管,能够方便人员进行操作,方便根据病人的锻炼需求进行调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按摩结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锻炼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支撑壳结构图。图中标号:1、座椅;2、按摩装置;3、上按摩器;4、下按摩器;5、支撑壳;6、防护垫;7、束缚带;8、防护壳;9、空腔;10、转轴;11、皮带轮;12、粗弹簧;13、连接杆;14、滚珠;15、双出轴电机;16、锻炼器;17、套管;18、调节杆;19、伸缩弹簧;20、滑槽;21、导向伸缩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前侧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2,所述按摩装置2包括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能够对病人的大腿与小腿进行按摩,能够帮助病人下肢恢复,所述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均包括支撑壳5,所述支撑壳5内壁上设有防护垫6,所述防护垫6顶部两侧均对称安装有束缚带7,能够将病人下肢固定在支撑壳5的槽内,同时适合不同身高与体重的病人,所述支撑壳5两侧均设有防护壳8,能够对电机与按摩装置进行保护,同时也能够避免伤到操作人员,且所述支撑壳5上与防护壳8对应的位置设有空腔9,所述防护壳8内壁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活动连接有皮带轮11,所述皮带轮11一侧安装有粗弹簧12,能够对连接杆13进行支撑,同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在对病人进行按摩时,对病人腿部造成伤害,所述粗弹簧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且所述连接杆13两端均安装有滚珠14,所述防护壳8后侧设有双出轴电机15,能够同时带动两侧的按摩结构进行运转,实现同步,同时减小装置体积,且所述双出轴电机15的转轴均通过皮带与皮带轮11连接,所述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上的防护壳8之间连接有锻炼器16,能够方便病人对下肢进行弯曲与伸直的锻炼,避免病人下肢长时间不运动造成肌肉萎缩,影响病人健康,所述锻炼器16包括套管17,能够方便人员进行操作,方便根据病人的锻炼需求进行调整,所述套管17两端均安装有调节杆18,且所述调节杆18对称设置,所述调节杆18另一端安装有伸缩弹簧19,所述伸缩弹簧19另一端分别与防护壳8活动连接。更具体而言,所述束缚带7为弹性带,且相对应的束缚带7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滚珠14与连接杆13之间通过滑槽20连接,且所述滑槽20为球形结构,所述防护垫6上与防护壳8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耐磨垫,所述套管17套装在调节杆18外侧,所述套管17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包括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前侧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2),所述按摩装置(2)包括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所述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均包括支撑壳(5),所述支撑壳(5)内壁上设有防护垫(6),所述防护垫(6)顶部两侧均对称安装有束缚带(7),所述支撑壳(5)两侧均设有防护壳(8),且所述支撑壳(5)上与防护壳(8)对应的位置设有空腔(9),所述防护壳(8)内壁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活动连接有皮带轮(11),所述皮带轮(11)一侧安装有粗弹簧(12),所述粗弹簧(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且所述连接杆(13)两端均安装有滚珠(14),所述防护壳(8)后侧设有双出轴电机(15),且所述双出轴电机(15)的转轴均通过皮带与皮带轮(11)连接,所述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上的防护壳(8)之间连接有锻炼器(16),所述锻炼器(16)包括套管(17),所述套管(17)两端均安装有调节杆(18),且所述调节杆(18)对称设置,所述调节杆(18)另一端安装有伸缩弹簧(19),所述伸缩弹簧(19)另一端分别与防护壳(8)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包括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前侧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2),所述按摩装置(2)包括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所述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均包括支撑壳(5),所述支撑壳(5)内壁上设有防护垫(6),所述防护垫(6)顶部两侧均对称安装有束缚带(7),所述支撑壳(5)两侧均设有防护壳(8),且所述支撑壳(5)上与防护壳(8)对应的位置设有空腔(9),所述防护壳(8)内壁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活动连接有皮带轮(11),所述皮带轮(11)一侧安装有粗弹簧(12),所述粗弹簧(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且所述连接杆(13)两端均安装有滚珠(14),所述防护壳(8)后侧设有双出轴电机(15),且所述双出轴电机(15)的转轴均通过皮带与皮带轮(11)连接,所述上按摩器(3)与下按摩器(4)上的防护壳(8)之间连接有锻炼器(16),所述锻炼器(16)包括套管(17),所述套管(17)两端均安装有调节杆(18),且所述调节杆(18)对称设置,所述调节杆(18)另一端安装有伸缩弹簧(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小免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