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乳管置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44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次性乳管置管针,所述一次性乳管置管针包括:置留针,所述置留针包括套管和连接在套管前端的置留软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将隔离块,隔离块下方的套管上设有连接管,所述置留软管从套管连接处向外延伸时滞留软管的直径逐渐变小,且变化的过程是均匀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插接在套管后端的针座、安装在针座前端且穿过隔离块、置留软管的钢针,所述钢针的底部端口为平滑的圆形结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连接管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注射室,所述注射室螺纹连接密封帽。

Disposable breast tub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乳管置管针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是一次性乳管置管针。
技术介绍
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面对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哺乳期的妈妈由于自身的经验不足产生积乳,积乳常发生在乳汁过多和授乳方法不当的产妇。一般情况,母亲习惯先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让婴儿吸另一侧乳房。由于多数初产妇母乳多,婴儿小,吸空一侧乳房后婴儿基基本上已吃饱,再吸另一侧乳房就不能将乳汁吸空。乳房内则剩有不少乳汁,又未能及时将其吸出。在第2次哺乳时,又没有换过来先哺上次未吸净奶的一乳房。这样反复几次,使未吸净乳汁侧的乳房内发越积越多,结果造成未吸净乳房积乳。此外,乳头发育不良,乳头过小,乳头内陷,妨碍婴儿吸乳,致使乳汁不能完全排空而造成积乳。在哺乳期的时候容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故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2%~4%,比经产妇乳腺炎多1倍。乳汁淤积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呈急性炎症表现,红肿热痛,寒战高热,早期可以手法排乳。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没有专用乳管置管针,平时临床中用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用于乳腺乳管穿刺置管,存在穿刺针为斜面针头,容易出血和损伤导管甚至误穿乳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次性乳管置管针,包括:置留针,所述置留针包括套管和连接在套管前端的置留软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将隔离块,隔离块下方的套管上设有连接管,所述置留软管从套管连接处向外延伸时置留软管的直径逐渐变小,且变化的过程是均匀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插接在套管后端的针座、安装在针座前端且穿过隔离块、置留软管的钢针,所述钢针的底部端口为平滑的圆形结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连接管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注射室,所述注射室螺纹连接密封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帽尾端设有硅胶塞。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置留软管直径的变化范围是0.8mm-0.4mm。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置留软管的长度为35mm。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块的材料为橡胶材质或者硅胶材质;便于穿刺针的抽插,而且当穿刺针拔除后仍然能达到一个密封的效果,符合使用要求。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针座侧面设有把手;穿刺针上的把手有利于使用者对穿刺针进行操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钢针底部端口的平滑圆形结构能够避免传统穿刺针斜面造成的出血、损伤导管、误穿乳管的问题。2、置留软管的长度35mm,避免了置留软管的长度过短,到达不了需要的位置,造成治疗的困难。3、置留软管直径的变化范围是0.8mm-0.4mm,更加的符合乳腺导管的解剖结构。4、密封帽上的硅胶塞便于药物的注射;可拧掉密封帽,便于手法排乳时淤积乳汁的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视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部分剖视图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注射室和密封帽剖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次性乳管置管针,包括:置留针,所述置留针包括套管12和连接在套管12前端的置留软管11,所述套管12内设有将隔离块13,隔离块13下方的套管12上设有连接管30,所述置留软管从套管12连接处向外延伸时置留软管的直径逐渐变小,且变化的过程是均匀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插接在套管12后端的针座22、安装在针座22前端且穿过隔离块13、置留软管11的钢针21,所述钢针21的底部端口为平滑的圆形结构;引流管60,所述引流管60一端与连接管30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注射室40,所述注射室40螺纹连接密封帽5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帽50尾端设有硅胶塞51;密封帽50上的硅胶塞51便于药物的注射;可拧掉密封帽50,便于手法排乳时淤积乳汁的排出。值得说明的是,输乳管直径约为2-4.5mm,随导管分支逐渐变细,末端与腺泡相通。输乳管在乳头处较为狭窄约为0.4-0.7mm,继之膨大为壶腹,称为输乳管窦,所述置留软管11直径的变化范围是0.8mm-0.4mm,从套管12的连接处向外延伸时置留软管11的直径逐渐的减小,更加的符合乳腺导管的解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置留软管的长度为35mm;避免了置留软管11的长度过短,到达不了需要的位置,造成治疗的困难。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块13的材料为橡胶材质或者硅胶材质;便于穿刺针的抽插,而且当穿刺针拔除后仍然能达到一个密封的效果,符合使用要求。进一步地,所述针座22侧面设有把手23;穿刺针上的把手23有利于使用者对穿刺针进行操作。详细地,拔出保护套,按无菌操作规范,找到乳导管于乳头开口处,建议垂直置入乳导管内,置入成功后,拔出穿刺针,把置留软管11留在乳管内,并顺着乳导管下滑至所需位置;如需乳管造影,则从管体注入造影剂;如需美兰定位,则从管体注入美兰;如用于乳汁淤积的治疗,可拧开密封帽50,便于手法排乳时淤积乳汁的排出;密封帽50没有拧开时可以外接针筒对于部分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导管内进行冲洗治疗;使用完毕后,拔出置留软管11即可。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乳管置管针,其特征在于,包括:/n置留针,所述置留针包括套管(12)和连接在套管(12)前端的置留软管(11),所述套管(12)内设有隔离块(13),隔离块(13)下方的套管(12)上设有连接管(30),所述置留软管从套管(12)连接处向外延伸时滞留软管的直径逐渐变小,且变化的过程是均匀的;/n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插接在套管(12)后端的针座(22)、安装在针座(22)前端且穿过隔离块(13)、置留软管(11)的钢针(21),所述钢针(21)的底部端口为平滑的圆形结构;/n引流管(60),所述引流管(60)一端与连接管(30)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注射室(40),所述注射室(40)螺纹连接密封帽(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乳管置管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置留针,所述置留针包括套管(12)和连接在套管(12)前端的置留软管(11),所述套管(12)内设有隔离块(13),隔离块(13)下方的套管(12)上设有连接管(30),所述置留软管从套管(12)连接处向外延伸时滞留软管的直径逐渐变小,且变化的过程是均匀的;
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插接在套管(12)后端的针座(22)、安装在针座(22)前端且穿过隔离块(13)、置留软管(11)的钢针(21),所述钢针(21)的底部端口为平滑的圆形结构;
引流管(60),所述引流管(60)一端与连接管(30)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注射室(40),所述注射室(40)螺纹连接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