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44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50
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包括定位模块和截骨模块,定位模块包括定位架和紧固钉,定位架包括弧形导向杆,弧形导向杆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定位套筒和定位垫圈,定位套筒上开有定位通道,定位垫圈的中心处固定有定位齿,定位齿的尖端与穿过定位通道的紧固钉的尖端确定截骨方向;截骨模块包括第一截骨板和第二截骨板,第一截骨板和第二截骨板上开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截骨缝和第二截骨缝,定位模块的紧固钉联合定位齿将截骨模块固定于胫骨平台上,截骨模块的第一截骨缝和第二截骨缝确定截骨平台上的截骨面。该导向模块可节省打入两根克氏针以确定截骨平面的步骤,提高手术效率,适用的范围更广,截骨过程中不会出现摆锯摆动偏移的问题。

A guide module for high medial tibial osteot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
本技术涉及骨科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
技术介绍
膝关节骨关节炎常可伴有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并产生关节内的持重应力分布的改变。在膝关节内翻时,应力集中在膝关节的内侧部分,并使发生在膝内侧的退行性改变进展加速。相反,如膝关节畸形呈外翻位,则这些变化均发生在膝关节的外侧部分。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骨关节炎常用的手段,截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矫正膝关节轴线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以改善膝关节功能。现有的胫骨高位截骨手术在截骨前需要先打入第一根克氏针以确定截骨的方向,随后打入第二根克氏针,第一根克氏针和第二根克氏针之间连成的直线以确定截骨平面,然后使用摆锯沿两根克氏针确定的截骨平面切入,在切入时摆锯抵持在克氏针的针体上,防止摆锯偏离截骨平面,在第一截骨面切好后,使用摆锯在与第一截骨面呈110度夹角的方向切出第二截骨面,在切第二截骨面时,摆锯抵持在第一根克氏针上斜向上方切开,上述操作方法对于手术熟练度要求较高,在切开截骨面时极易出现摆锯摆动而出现偏移计划切开的截骨面的位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胫骨高位截骨术采用3D技术个性化打印处截骨导向模块,打印出的截骨导向模块与患者的骨面更加贴合,但是3D打印的截骨导向模块不具有通用性,手术耗时更长且费用也较常规手术高出不少,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该导向模块可节省打入两根克氏针以确定截骨平面的步骤,提高手术效率,且该导向模块适用的范围更广,不需要对每一个患者均进行3D建模以打印截骨导向模块即可进行第一截骨面和第二截骨面的切入操作,且该导向模块在切入第一截骨面和第二截骨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摆锯摆动偏移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模块,固定于胫骨平台上并确定截骨方向,包括定位架和紧固钉;截骨模块,与定位模块配合固定于胫骨平台上并确定胫骨平台上的截骨面。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架包括弧形导向杆,弧形导向杆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定位套筒和定位垫圈,定位套筒上开有供紧固钉穿过的定位通道,定位垫圈的中心处固定有定位齿,定位齿的尖端与穿过定位通道的紧固钉的尖端确定一条直线且该直线方向确定了截骨方向;所述的截骨模块包括第一截骨板和第二截骨板,第一截骨板和第二截骨板固定连接且第一截骨板与第二截骨板之间呈110度夹角,第一截骨板和第二截骨板上开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截骨缝和第二截骨缝,第一截骨板内侧的两边固定有导针套筒,第二截骨板的外侧中部固定有导针套筒,定位模块的紧固钉穿过定位套筒后穿过第一截骨板与第二截骨板之间的导针套筒并联合定位齿将截骨模块固定于胫骨平台上,截骨模块的第一截骨缝和第二截骨缝确定了胫骨平台上的截骨面。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模块和截骨模块选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导向模块可节省了打入两根克氏针以确定截骨平面的步骤,提高手术效率,且该导向模块适用的范围更广,不需要对每一个患者均进行3D建模以打印截骨导向模块即可进行第一截骨面和第二截骨面的切入操作,且该导向模块在切入第一截骨面和第二截骨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摆锯摆动偏移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截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的使用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定位架,2-截骨模块,3-紧固钉,4-弧形导向杆,5-定位套筒,6-定位通道,7-定位垫圈,8-定位齿,9-第一截骨板,10-第二截骨板,11-第一截骨缝,12-第二截骨缝,13-导针套筒,14-胫骨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4所示,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包括定位模块,固定于胫骨平台上并确定截骨方向,包括定位架1和紧固钉3;截骨模块2,与定位模块配合固定于胫骨平台上并确定胫骨平台上的截骨面。其中,所述的定位架1包括弧形导向杆4,弧形导向杆4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定位套筒5和定位垫圈7,定位套筒5上开有供紧固钉3穿过的定位通道6,定位垫圈7的中心处固定有定位齿8,定位齿8的尖端与穿过定位通道6的紧固钉3的尖端确定一条直线且该直线方向确定了截骨方向;所述的截骨模块2包括第一截骨板9和第二截骨板10,第一截骨板9和第二截骨板10固定连接且第一截骨板9与第二截骨板10之间呈110度夹角,第一截骨板9和第二截骨板10上开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截骨缝11和第二截骨缝12,第一截骨板9内侧的两边固定有导针套筒13,第二截骨板10的外侧中部固定有导针套筒13,定位模块的紧固钉3穿过定位套筒13后穿过第一截骨板9与第二截骨板10之间的导针套筒13并联合定位齿8将截骨模块2固定于胫骨平台14上,截骨模块2的第一截骨缝11和第二截骨缝12确定了胫骨平台14上的截骨面。其中,所述的定位模块和截骨模块2选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本装置的一个具体的应用为:胫骨平台14水平方向作皮肤切口,显露鹅足;定位架1的定位齿8卡与胫骨平台14外侧下方(截骨活页处)且定位齿8进入胫骨0.5公分;将紧固钉3穿过定位套筒5的定位通道6后穿过第一截骨板9与第二截骨板10连接处的导针套筒13,将紧固钉3插入胫骨中0.5公分,使第一截骨缝11与膝关节胫骨关节面后倾角平行并紧贴于鹅足上方,另取一紧固钉3经第一截骨板9的另一洞口打入以临时固定于胫骨平台上;将摆锯沿第一截骨缝11由内下向外上方摆动截骨,保留胫骨外侧1.5厘米未截断骨皮质;将摆锯沿第二截骨缝12截骨,保留胫骨结节,胫骨平台14截骨完成。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位模块,固定于胫骨平台上并确定截骨方向,包括定位架和紧固钉;/n截骨模块,与定位模块配合固定于胫骨平台上并确定胫骨平台上的截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模块,固定于胫骨平台上并确定截骨方向,包括定位架和紧固钉;
截骨模块,与定位模块配合固定于胫骨平台上并确定胫骨平台上的截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侧胫骨高位截骨导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架包括弧形导向杆,弧形导向杆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定位套筒和定位垫圈,定位套筒上开有供紧固钉穿过的定位通道,定位垫圈的中心处固定有定位齿,定位齿的尖端与穿过定位通道的紧固钉的尖端确定一条直线且该直线方向确定了截骨方向;
所述的截骨模块包括第一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忠苏燕清陆吉利韦西江隆振学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百色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