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燕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4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包括垫层环带、环袋和橡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环带为有弹性的布料围拢一圈形成的长条环带,垫层环带的内层贴近人体皮肤,外层固定连接有环袋;所述环袋为内部中空的圆环体,环带围绕并固定贴合在垫层环带的外层,环带的两端开口之间存在间隔;所述橡胶管设置在环带的内部,橡胶管的长度大于垫层环带的周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很低,垫层环带可以很好的阻隔橡胶管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可以很好的防止病人皮肤被绑紧的橡胶管挤伤,在松开橡胶管时也可以避免绷紧的橡胶管直接抽到病人皮肤上。

A kind of double layer pulse compression belt to prevent skin cru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
技术介绍
在静脉穿刺前,医护人员通常在患者穿刺处的上部通过打结束缚一条弹性的压脉带,多为橡胶管,以减缓该处静脉血液回流,使局部血管充盈便于穿刺成功,同时可便于抽取足够的静脉血;但是现在的压脉带存在如下缺陷,橡胶管捆扎人体肢体时,容易出现勒得过紧,使得人体皮肤夹入橡胶管接头缝隙内,拉扯皮肤导致被压脉人疼痛并产生恐惧感;之后橡胶管松开后,绷紧橡胶管容易直接弹到病人的皮肤上造成伤害;现有的卡扣式的压脉带同样具有卡扣头挤伤或挫伤病人皮肤的缺点。为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止皮肤被压脉带挤伤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病人皮肤容易被压脉带挤伤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包括垫层环带、环袋和橡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环带为有弹性的布料围拢一圈形成的长条环带,垫层环带的内层贴近人体皮肤,外层固定连接有环袋;所述环袋为内部中空的圆环体,环袋围绕并固定贴合在垫层环带的外层,环袋的两端开口之间存在间隔;所述橡胶管设置在环袋的内部,橡胶管的长度大于垫层环带的周长。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垫层环带的弹性的布料为聚氨酯类纤维面料。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环袋的长度小于垫层环带的周长。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橡胶管的直径小于环袋的中空内部直径。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垫层环带和环袋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缝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很低,垫层环带可以很好的阻隔橡胶管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可以很好的防止病人皮肤被绑紧的橡胶管挤伤,在松开橡胶管时也可以避免绷紧的橡胶管直接抽打到病人皮肤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垫层环带,2.环袋,3、橡胶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1-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为一种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包括垫层环带1、环袋2和橡胶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环带1为有弹性的布料围拢一圈形成的长条环带,垫层环带1的内层贴近人体皮肤,外层固定连接有环袋2;所述环袋2为内部中空的圆环体,环袋2围绕并固定贴合在垫层环带1的外层,环袋2的两端开口之间存在间隔,间隔距离大于橡皮管3的直径的两倍,以便于橡皮管3的绑扎;所述橡胶管3设置在环袋2的内部,橡胶管3的长度大于垫层环带1的周长。其中,所述垫层环带1的弹性的布料为聚氨酯类纤维面料,这类面料不仅是高弹性面料,而且是亲肤面料,可以在勒紧的情况下使得皮肤有比较舒适的感受;所述环袋2的长度小于垫层环带1的周长,以保证环袋2的两端间隔一定距离;所述橡胶管3的直径小于环袋2的中空内部直径,方便橡胶管3在环袋2内部的顺滑移动;所述垫层环带1和环袋2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缝合连接,缝合成本低廉,而且便于日后的维修。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将本实施例的垫层环带1撑开戴到病人手臂的需要压脉位置,具有弹性的垫层环带1收紧进行预先固定,之后医护人员绑扎橡皮管3,由于橡皮管3与皮肤之间有垫层环带1的阻隔,所以病人皮肤不会被橡胶管3的连接处挤伤;当松开橡皮管时,绷紧的橡皮管也不会直接弹在病人的皮肤上,有了垫层环带1的缓冲,可以避免病人皮肤被橡皮管抽打到的疼痛情况发生。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包括垫层环带(1)、环袋(2)和橡胶管(3),其特征在于:/n所述垫层环带(1)为有弹性的布料围拢一圈形成的长条环带,垫层环带(1)的内层贴近人体皮肤,外层固定连接有环袋(2);所述环袋(2)为内部中空的圆环体,环袋(2)围绕并固定贴合在垫层环带(1)的外层,环袋(2)的两端开口之间存在间隔;所述橡胶管(3)设置在环袋(2)的内部,橡胶管(3)的长度大于垫层环带(1)的周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压脉带,包括垫层环带(1)、环袋(2)和橡胶管(3),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层环带(1)为有弹性的布料围拢一圈形成的长条环带,垫层环带(1)的内层贴近人体皮肤,外层固定连接有环袋(2);所述环袋(2)为内部中空的圆环体,环袋(2)围绕并固定贴合在垫层环带(1)的外层,环袋(2)的两端开口之间存在间隔;所述橡胶管(3)设置在环袋(2)的内部,橡胶管(3)的长度大于垫层环带(1)的周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挤伤皮肤的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张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