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60753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共轭梯形聚合物包覆于碳纳米管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共轭梯形聚合物与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甲磺酸中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滴加水并搅拌,当生成絮状物后停止滴加水,洗涤絮状物得到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碳纳米管为支撑,共轭梯形聚合物沿着碳纳米管外管壁生长,形成包覆结构,碳纳米管提供很好的导电通道,增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电性,提高其循环性能和倍率特性,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

Conjugated trapezoidal polymer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近20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绿色能源技术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作为绿色能源中一员,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工具等领域,并且逐步向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工程领域拓展,这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和成本的降低,关键在于高性能电极材料的研发。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由于其较低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1)限制了其应用,而一些有机物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分子的可控性、结构多样性、高的安全性及资源的可利用性等优点,也被认为是有潜力的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但有机物材料存在自身的缺陷,如易与电解液作用、溶于电解液、电子电导率差,使其表现出较差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限制了发展。目前,一些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共轭梯形聚合物包覆于碳纳米管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共轭梯形聚合物包覆于碳纳米管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共轭梯形聚合物为聚苯并双咪唑二苯并菲罗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优选地,碳纳米管的外径直径为10~400nm;优选地,碳纳米管的外径直径为40~150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共轭梯形聚合物与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甲磺酸中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滴加水并搅拌,当生成絮状物后停止滴加水,洗涤絮状物得到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共轭梯形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滴加水时,混合液的温度为-10~30℃;优选地,滴加水时,混合液的温度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