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锡合金基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锡合金基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无机配位杂合物(Organic-inorganiccoordinationcomplex)是由无机金属中心(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桥连的有机物通过配位作用相互连接,形成的一类具有网络结构的晶态多孔材料。由于这类材料具有多孔、大比表面积、结构丰富多样及多金属位点等特点,它们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催化、传感器、光学、分子磁体与抗癌药物等。虽然金属配位杂合物在与能源相关的领域及应用方面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以其作为模板/前驱物用于能源转化与储能设备的研究则少见报道。特别是以锡为金属源的有机无机配位杂合物,由于锡离子在水中极易水解产生沉淀,因此关于锡基有机无机配位杂合物的制备的报道十分稀少;此外,二元甚至多元金属配位杂合物,因其可能反应产物多样且复杂、反应条件不易控制等,关于二元甚至多元金属配位杂合物的可控制备的文献报道则更为少见。通过改变金属离子、有机配体和添加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锡合金基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粒径在300~500nm的纳米球,所述的纳米球由部分石墨烯化的碳基质与镶嵌在其中的镍锡合金基纳米颗粒自组装形成,所述的镍锡合金基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60nm,所述的部分石墨烯化的碳基质在纳米颗粒与碳的界面处有3~6个石墨烯层,所述的镍锡合金基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所述的部分石墨烯化的碳基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锡合金基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粒径在300~500nm的纳米球,所述的纳米球由部分石墨烯化的碳基质与镶嵌在其中的镍锡合金基纳米颗粒自组装形成,所述的镍锡合金基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60nm,所述的部分石墨烯化的碳基质在纳米颗粒与碳的界面处有3~6个石墨烯层,所述的镍锡合金基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所述的部分石墨烯化的碳基质中。
2.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锡合金基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称取镍盐、锡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⑵将步骤(1)中称取的各反应原料分散在甘油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于超声条件下进行充分溶解与分散,形成淡绿色的反应清液;
⑶将步骤(2)中的淡绿色的反应清液转移至有Teflon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于烘箱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为镍锡二元甘油酸盐材料;
⑷以步骤(3)得到的镍锡二元甘油酸盐为前驱物,在氩气气氛保护的管式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得到的镍锡合金基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镍锡合金基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镍盐和锡盐的摩尔比为:镍盐∶锡盐=2∶1~1:2,步骤1)中PVP和总过渡金属盐的比例为:PVP:总盐=1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