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光缆直埋式敷设施工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讯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大直径光缆直埋式敷设施工车。
技术介绍
光缆、电缆的埋设需要挖沟、放缆、回填等工作这些工作通常是用人力完成施工作业的,用人力施工劳动强度大、费工、费力、效率低、破坏面积大、不利于环保,因此很不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电讯工程建设需要,为减轻人力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因此,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缆线直埋机【专利号:ZL200620160706.5;授权公告号:CN200985519】。这种缆线直埋机,包括一台牵引车,和一台由牵引车牵引的装有缆线直埋机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在牵引车上固装有可转动的缠绕缆线的绕线架,该绕线架上的缆线通过装在拖车底架上的滑车送到输缆管中;所述的缆线直埋机是由一台发动机,传动系统,一套液压系统,挖沟下缆回填系统组成。但是,对于大直径光缆的直埋施工时,往往需要相应开较大的沟,而这种缆线直埋机无法在开沟后进行回填,产生了回填工作的劳动力需要,同时,这种缆线直埋机需要外在牵引车,占用过多的资源。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光缆直埋式敷设施工车,包括车体和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上铰接有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三和支架四,所述的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三、支架四上分别设置有车轮一、车轮二、车轮三、车轮四;所述的车体的下表面竖直固定导线板,导线板上竖直开设有导线通孔,导线板的一侧面上焊接有开沟犁刀,所述的车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初步回填装置,初步回填装置位于背向开沟犁刀刀刃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光缆直埋式敷设施工车,包括车体和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上铰接有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三和支架四,所述的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三、支架四上分别设置有车轮一、车轮二、车轮三、车轮四;所述的车体的下表面竖直固定导线板,导线板上竖直开设有导线通孔,导线板的一侧面上焊接有开沟犁刀,所述的车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初步回填装置,初步回填装置位于背向开沟犁刀刀刃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光缆直埋式敷设施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的一竖直面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设有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的支架一的一端焊接在转轴一上,支架一的另一端设置有车轮托架一,车轮一转动设置在车轮托架一上,支架二的一端焊接在转轴二上,支架二的另一端设置有车轮托架二,车轮二转动设置在车轮托架二上;所述的车体的相对的另一竖直面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设有转轴三和转轴四,转轴三和转轴四相互平行,所述的支架三的一端焊接在转轴三上,支架三的另一端设置有车轮托架三,车轮三转动设置在车轮托架三上,支架四的一端焊接在转轴四上,支架四的另一端设置有车轮托架四,车轮四转动设置在车轮托架四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径光缆直埋式敷设施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上水平固定调节电机一,调节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丝杠,丝杠的另一端焊接有挡环,丝杠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上通过铰接座有支撑臂一和支撑臂二,支撑臂一、支撑臂二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铰接座铰接在支架一、支架二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径光缆直埋式敷设施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上固定有调节电机二和调节电机三,调节电机二和调节电机三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转轴三、转轴四的上端均穿出轴承座,调节电机二、调节电机三的输出轴分别与转轴三、转轴四的上端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光缆直埋式敷设施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支柱一和支柱二,支柱一朝向支柱二的一侧面上通过轴承水平固定有连接轴一,支柱二朝向支柱一的一侧面上通过轴承水平固定有连接轴二,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之间焊接有导向架,导向架具有方槽,且导向架方槽内底面上开设有圆孔,圆孔上连接有导向管,导向管的另一端与导线板上导线通孔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