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大圆二色信号的结构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场测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大圆二色信号的结构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圆二色性是涉及圆偏振光的二色性,即左旋光的和右旋光的差分吸收,圆偏振光是光矢量端点的轨迹为一圆,即光矢量不断旋转,其大小不变,但方向随时间有规律地变化的光,圆二色性表示一个装置很重要的光学特性。现有技术,采用的手段一般就是人为设计一些微纳金属结构,利用该人造微纳金属结构与天然分子链接来增强天然分子的圆二色信号强度,三维微纳金属结构圆二色信号比较强,但制备很复杂,对实验设备精度要求高,目前的实验条件还很难达到,更无法大批量生产制备,所以,人们大多采用平面微纳金属结构来与天然分子结合,从而增强天然分子的圆二色性。但现有技术中的平面人造微纳金属结构的圆二色性还比较弱,这就给天然分子的进一步检测研究制造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大圆二色信号的结构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平面人造微纳金属结构的圆二色性还比较弱,这就给天然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大圆二色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第三金属板、第四金属板、第五金属板和第六金属板;/n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所述第四金属板、所述第五金属板和所述第六金属板依次连接,形成“L”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所述第四金属板、所述第五金属板和所述第六金属板的垂直高度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大圆二色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第三金属板、第四金属板、第五金属板和第六金属板;
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所述第四金属板、所述第五金属板和所述第六金属板依次连接,形成“L”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所述第四金属板、所述第五金属板和所述第六金属板的垂直高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圆二色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还包括金属柱,所述金属柱设置在所述“L”形结构内部,且所述金属柱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所述第四金属板、所述第五金属板和所述第六金属板的垂直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大圆二色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所述第四金属板、所述第五金属板和所述第六金属板的垂直高度的垂直高度均不高于30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圆二色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和所述第四金属板的垂直高度均为80纳米,所述第五金属板的垂直高度为200纳米和所述第六金属板的垂直高度为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瑜,景志敏,张中月,李颖,李琪,任亚琪,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