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18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49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自右向左依次排列的并且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纤维引入模块、加热区箱体模块、过渡箱体模块和冷却区箱体模块,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纤维引入模块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将收集于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过渡箱体模块以及冷却区箱体模块的余热回引至所述纤维引入模块而对进入纤维引入模块的无纺织纤维棉网层进行预热的余热回收机构,该余热回收机构自纤维引入模块的下侧部伸出后依次途经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的下侧部和所述过渡箱体模块的下侧部延伸至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的下侧部并且与加热区箱体模块、过渡箱体模块以及冷却区箱体模块相通。体现优异的节能效果。

Hot air oven with waste heat recovery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
技术介绍
前述的热风烘箱是成套热风类无纺织产品生产系统或称生产流水线中的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热风烘箱的功用是使高温热风穿透无纺织物层或棉网层,使合成纤维在加热时表现出玻璃态、高弹态、软化态以及熔融态,最终使低熔点纤维和/或合成纤维相互粘合并在出热风烘箱自然冷却后定型。对此可以参见并非限于的如下专利文献:CN201428045Y(热风穿透式烘箱)、CN202292956U(一种热风穿透冷却定型烘箱)、CN201537998U(循环式热风烘箱)、CN201081519Y(循环热风烘箱)、CN87201262U(一种有分风板的导流式热风烘箱)、CN1208592C(组合式烘箱)、CN102384639B(热风烘箱)、CN203024542U(改进的箱结构)、CN206572905U(一种无纺布加烘箱设备)、CN205279657U(一种用于无纺布烘干的远红外烘箱)和CN208170943U(圆网热风烘箱),等等。通过对上述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热风烘箱自纤维层进入口(也称“纤维引入模块”)至纤维毡垫行出口这一区间的机构排布依次为加热区箱体模块、过渡箱体模块和冷却区箱体模块,并且加热区箱体模块通常有两组,每组由一上加热箱体和一下加热箱体组成,在对应于每组加热区箱体的上部各设置有通常由燃烧器和热风风机组成的高温空气发生机构,过渡箱体模块由上过渡箱体和下过渡箱体组成,冷却区箱体模块由冷却区上箱体和冷却区下箱体组成,构成于上加热箱体与下加热箱体之间加热箱体通道、构成于上过渡箱体与下过渡箱体之间的过渡箱体通道以及构成于上冷却箱体与下冷却箱体之间的冷却箱体通道共同构成为纤维层通道。具体地讲,由前道工序输入的无纺织纤维棉网层依次经无纺织纤维引入模块、加热箱体通道、过渡箱体通道以及冷却箱体通道行出热风烘箱而形成纤维毡垫或其它类似的产品;更具体地讲,前述无纺织纤维棉网层在处于由上钢丝网环帘与下钢丝网环帘共同挟持的状态下从前述通道中经过并从行出口行出,而上、下钢丝网环帘则由设置在冷却区箱体模块左侧的即设置在行出口的部位的钢丝网环帘驱动机构驱动。如业界所知,在热风烘箱处于工作的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不能将余热充分或称最大限度地加以回用,那么一方面造成能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无纺织产品如前述纤维毡垫的生产综合成本提高。如果将前述过渡箱体模块担当起余热回收职责并经管路将余热引至前述纤维层进入口,即纤维引入模块对从纤维引入模块引入的无纺织纤维棉网层预热,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由于加热箱体模块的量大且温度高的余热并不能得到直接回收,因而实际回收效果并不能达到期望的目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加热区箱体模块、过渡箱体模块以及冷却区箱体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良好地回收而得以体现优异的节能效果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包括自右向左依次排列的并且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纤维引入模块、加热区箱体模块、过渡箱体模块和冷却区箱体模块,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纤维引入模块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将收集于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过渡箱体模块以及冷却区箱体模块的余热回引至所述纤维引入模块而对进入纤维引入模块的无纺织纤维棉网层进行预热的余热回收机构,该余热回收机构自纤维引入模块的下侧部伸出后依次途经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的下侧部和所述过渡箱体模块的下侧部延伸至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的下侧部并且与加热区箱体模块、过渡箱体模块以及冷却区箱体模块相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纤维引入模块包括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一纤维引入箱顶板和一纤维引入箱下连接条,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彼此以前后对应的状态设置并且各构成有一箱架腔,纤维引入箱顶板固定在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的相向一侧的上部之间,并且在该纤维引入箱顶板上设置有一湿气排出罩,纤维引入箱下连接条固定在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的相向一侧的下部之间,由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和一纤维引入箱顶板共同围合成的空间构成为用于引入无纺织纤维棉网层的纤维层进入口,该纤维层进入口与所述的加热区箱体模块相通,而该加热区箱体模块与所述过渡箱体模块相通,该过渡箱体模块与所述的冷却区箱体模块相通,所述的余热回收机构设置在所述箱架腔内并且与所述的纤维层进入口相通;所述湿气排出罩与纤维层进入口相通。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箱架腔的位置设置有箱架腔蔽护门,在对应于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的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加热区箱体模块蔽护门,在对应于所述过渡箱体模块的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过渡箱体模块蔽护门,在对应于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的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冷却区箱体模块蔽护门;加热区箱体模块蔽护门与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热风风腔,过渡箱体模块蔽护门与所述过渡箱体模块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过渡箱体导风腔,冷却区箱体模块蔽护门与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冷却箱余热风腔;设置在所述箱架腔内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与所述热风风腔、过渡箱体导风腔以及冷却箱余热风腔相通。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余热回收风机、余热回收风机进风管、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和冗余空气导出管,余热回收风机设置在所述的箱架腔内并且由风机驱动电机驱动,该余热回收风机的余热回收风机进风接口与余热回收风机进风管的右端配接,而该余热回收风机进风管的左端依次经所述热风风腔的下部和过渡箱体导风腔的下部并且延伸至所述冷却箱余热风腔的下部并且与热风风腔、过渡箱体导风腔以及冷却箱余热风腔相通,余热回收风机的余热回收风机出风接口同时与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的前端以及冗余空气导出管的下端连接,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的中部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孔,该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孔与所述的纤维层进入口相通,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的后端与设置在所述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纤维引入箱箱架的所述箱架腔内的余热回收机构的余热回收风机的余热回收风机出风接口连接,所述冗余空气导出管的上端通过开设在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的顶部的冗余气体排出孔与外界相通,其中,在冗余空气导出管内活动地设置有一风门开关;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的加热区箱体模块蔽护门的下部、所述过渡箱体模块的过渡箱体模块蔽护门的下部以及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的冷却区箱体模块蔽护门的下部与所述余热回收风机进风管朝向外的一侧贴触。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余热回收风机进风管的管路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热风风腔的区域开设有热风风腔余热回收孔,而在对应于所述过渡箱体导风腔的区域开设有过渡箱体导风腔余热回收孔,以及在对应于所述冷却箱余热风腔的区域开设有冷却箱余热风腔余热回收孔。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纤维层进入口的位置设置有一纤维层导入机构,而在对应于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纤维毡垫导出机构。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包括自右向左依次排列的并且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纤维引入模块(1)、加热区箱体模块(2)、过渡箱体模块(3)和冷却区箱体模块(4),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纤维引入模块(1)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将收集于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2)、过渡箱体模块(3)以及冷却区箱体模块(4)的余热回引至所述纤维引入模块(1)而对进入纤维引入模块(1)的无纺织纤维棉网层进行预热的余热回收机构(5),该余热回收机构(5)自纤维引入模块(1)的下侧部伸出后依次途经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2)的下侧部和所述过渡箱体模块(3)的下侧部延伸至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4)的下侧部并且与加热区箱体模块(2)、过渡箱体模块(3)以及冷却区箱体模块(4)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包括自右向左依次排列的并且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纤维引入模块(1)、加热区箱体模块(2)、过渡箱体模块(3)和冷却区箱体模块(4),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纤维引入模块(1)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将收集于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2)、过渡箱体模块(3)以及冷却区箱体模块(4)的余热回引至所述纤维引入模块(1)而对进入纤维引入模块(1)的无纺织纤维棉网层进行预热的余热回收机构(5),该余热回收机构(5)自纤维引入模块(1)的下侧部伸出后依次途经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2)的下侧部和所述过渡箱体模块(3)的下侧部延伸至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4)的下侧部并且与加热区箱体模块(2)、过渡箱体模块(3)以及冷却区箱体模块(4)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引入模块(1)包括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11)、一纤维引入箱顶板(12)和一纤维引入箱下连接条(13),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11)彼此以前后对应的状态设置并且各构成有一箱架腔(111),纤维引入箱顶板(12)固定在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11)的相向一侧的上部之间,并且在该纤维引入箱顶板(12)上设置有一湿气排出罩(121),纤维引入箱下连接条(13)固定在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11)的相向一侧的下部之间,由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11)和一纤维引入箱顶板(12)共同围合成的空间构成为用于引入无纺织纤维棉网层的纤维层进入口(14),该纤维层进入口(14)与所述的加热区箱体模块(2)相通,而该加热区箱体模块(2)与所述过渡箱体模块(3)相通,该过渡箱体模块(3)与所述的冷却区箱体模块(4)相通,所述的余热回收机构(5)设置在所述箱架腔(111)内并且与所述的纤维层进入口(14)相通;所述湿气排出罩(121)与纤维层进入口(14)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箱架腔(111)的位置设置有箱架腔蔽护门(1111),在对应于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2)的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加热区箱体模块蔽护门(21),在对应于所述过渡箱体模块(3)的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过渡箱体模块蔽护门(31),在对应于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4)的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冷却区箱体模块蔽护门(41);加热区箱体模块蔽护门(21)与所述加热区箱体模块(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热风风腔(211),过渡箱体模块蔽护门(31)与所述过渡箱体模块(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过渡箱体导风腔(32),冷却区箱体模块蔽护门(41)与所述冷却区箱体模块(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冷却箱余热风腔(42);设置在所述箱架腔(111)内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5)与所述热风风腔(211)、过渡箱体导风腔(32)以及冷却箱余热风腔(4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机构(5)包括余热回收风机(51)、余热回收风机进风管(52)、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53)和冗余空气导出管(54),余热回收风机(51)设置在所述的箱架腔(111)内并且由风机驱动电机驱动,该余热回收风机(51)的余热回收风机进风接口(511)与余热回收风机进风管(52)的右端配接,而该余热回收风机进风管(52)的左端依次经所述热风风腔(211)的下部和过渡箱体导风腔(32)的下部并且延伸至所述冷却箱余热风腔(42)的的下部并且与热风风腔(211)、过渡箱体导风腔(32)以及冷却箱余热风腔(42)相通,余热回收风机(51)的余热回收风机出风接口(512)同时与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53)的前端以及冗余空气导出管(54)的下端连接,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53)的中部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孔(531),该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孔(531)与所述的纤维层进入口(14)相通,余热回收风机出风管(53)的后端与设置在所述一对纤维引入箱箱架(11)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纤维引入箱箱架的所述箱架腔(111)内的余热回收机构(5)的余热回收风机的余热回收风机出风接口(512)连接,所述冗余空气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