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95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柜体固定有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上,第一风扇安装在第一驱动件上,第二风扇安装在第二驱动件上,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驱动空气流动的方向相同,启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从而在柜体内形成气流将电气设备上的灰尘吹落下来,并且第一驱动件携带第一风扇沿第一环形导轨移动,第二驱动件携带第二风扇沿第二环形导轨移动,使得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循环移动以将电气设备不同位置上的灰尘吹落下来;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可以自行清理内的灰尘,避免柜体内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

A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with self-clea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是一种为用电设备以及用电的系统分配电能的一种装置,该种设备内部的洁净度要求高,尘土的含量不能超过一个限定的值,否则会影响配电柜内部的配电设备,所以配电柜的内部一般要有防尘和除尘的设施;目前常见的配电柜大多除尘防尘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包括柜体、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柜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位于柜体内并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上,第一驱动件可在自身动力驱动下沿第一环形导轨移动,第二驱动件可在自身动力驱动下沿第二环形导轨移动;第一风扇安装在第一驱动件上,第二风扇安装在第二驱动件上,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驱动空气流动的方向相同。优选地,第一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优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一通孔内壁铰接,第一挡板外周壁与第一通孔内壁吻合,第一挡板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产生风力作用下绕铰接轴向第一侧板内侧或外侧翻转,第一挡板外周壁固定有第一永磁体,第一通孔内壁嵌有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具有吸附力;第二挡板与第二通孔内壁铰接,第二挡板外周壁与第二通孔内壁吻合,第二挡板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产生风力作用下绕铰接轴向第二侧板内侧或外侧翻转,第二挡板外周壁固定有第三永磁体,第二通孔内壁嵌有第四永磁体,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之间具有吸附力。优选地,第一挡板所绕铰接轴与第一永磁体上下设置,第一侧板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永磁体位于第一容纳腔内并可上下移动;第二挡板所绕铰接轴与第三永磁体上下设置,第二侧板内设有第二容纳腔,第四永磁体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并可上下移动。优选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一马达;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抵靠在第一环形导轨两侧,第一马达输出轴与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连接,第一风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三滚轮、第四滚轮和第二马达;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安装在第二安装架上,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抵靠在第二环形导轨两侧,第二马达输出轴与第三滚轮或第四滚轮连接,第二风扇安装在第二安装架上。优选地,柜体底部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柜体内靠近底部一侧设有第三风扇。本技术中,所提出的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柜体运行一段时间后内部的电气设备上积累有灰尘,启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驱动空气的方向相同,从而在柜体内形成气流将电气设备上的灰尘吹落下来,并且第一驱动件携带第一风扇沿第一环形导轨移动,第二驱动件携带第二风扇沿第二环形导轨移动,使得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循环移动以将电气设备不同位置上的灰尘吹落下来;可见本技术提出的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可以自行清理内的灰尘,避免柜体内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中第一侧板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中第一侧板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第一侧板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中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中第一侧板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中第一侧板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第一侧板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中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包括柜体1、第一环形导轨2、第二环形导轨、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柜体1具有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位于柜体1内并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上,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平行设置;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上,第一驱动件可在自身动力驱动下沿第一环形导轨2移动,第二驱动件可在自身动力驱动下沿第二环形导轨移动;第一风扇4安装在第一驱动件上,第一驱动件携带第一风扇4沿第一环形导轨2移动,第二风扇5安装在第二驱动件上,第二驱动件携带第二风扇5沿第二环形导轨移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驱动空气流动的方向相同,启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后,柜体1内形成沿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的气流。柜体1内的电气设备表面上集聚一定的灰尘后,启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驱送气体形成的气流吹向电气设备表面,从而将电气设备表面的灰尘吹落下来,并且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移动过程中处于始终处于相同高度,这样所形成的气流的流速最大,灰尘被吹落的效率更高。进一步地,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可以实现正反转,这样气流流向可以改变,从而更能将灰尘吹落下来。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启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后,外界空气从第一通孔进入柜体1内,再从通过第二通孔排出,或者是外界空气从第二通孔进入柜体1内,再从通过第一通孔排出,从而将吹落下来的灰尘随气流排至柜体1外。参照图2-4,还包括多个第一挡板6和多个第二挡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截面为矩形;第一挡板6与第一通孔内壁铰接,第一挡板6外周壁与第一通孔内壁吻合,第一挡板6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所产生风力作用下绕铰接轴向第一侧板11内侧或外侧翻转,第一挡板6外周壁固定有第一永磁体7,第一通孔内壁嵌有第二永磁体8,第一永磁体7和第二永磁体8之间具有吸附力,参照图2,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时,第一永磁体7和第二永磁体8相互吸附,使得第一挡板6恰好处于第一通孔中,将第一通孔封堵,避免灰尘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柜体1内,启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后,参照图3-4,在气流的作用下,第一挡板6转动,空气从第一通孔中经过;第二挡板与第二通孔内壁铰接,第二挡板外周壁与第二通孔内壁吻合,第二挡板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所产生风力作用下绕铰接轴向第二侧板内侧或外侧翻转,第二挡板外周壁固定有第三永磁体,第二通孔内壁嵌有第四永磁体,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之间具有吸附力,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时,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相互吸附,使得第二挡板恰好处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第一环形导轨(2)、第二环形导轨、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n柜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位于柜体(1)内并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上;/n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上,第一驱动件可在自身动力驱动下沿第一环形导轨(2)移动,第二驱动件可在自身动力驱动下沿第二环形导轨移动;/n第一风扇(4)安装在第一驱动件上,第二风扇(5)安装在第二驱动件上,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驱动空气流动的方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第一环形导轨(2)、第二环形导轨、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
柜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位于柜体(1)内并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上;
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环形导轨(2)和第二环形导轨上,第一驱动件可在自身动力驱动下沿第一环形导轨(2)移动,第二驱动件可在自身动力驱动下沿第二环形导轨移动;
第一风扇(4)安装在第一驱动件上,第二风扇(5)安装在第二驱动件上,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驱动空气流动的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1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清灰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挡板(6)和多个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6)与第一通孔内壁铰接,第一挡板(6)外周壁与第一通孔内壁吻合,第一挡板(6)在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所产生风力作用下绕铰接轴向第一侧板(11)内侧或外侧翻转,第一挡板(6)外周壁固定有第一永磁体(7),第一通孔内壁嵌有第二永磁体(8),第一永磁体(7)和第二永磁体(8)之间具有吸附力;
第二挡板与第二通孔内壁铰接,第二挡板外周壁与第二通孔内壁吻合,第二挡板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