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电缆,包括中心结构加强件、第一导体和隔离耐磨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工作时,第一导体和若干第二导体使得传输能力更佳,第一橡胶层和聚乙烯层可有效保护第一导体,第二橡胶层和绕包层可有效防护第二导体,中心结构加强件使得电缆不容易被扭曲,或者被扭曲后更易恢复,同时可牢牢固定隔绝第二导体的位置,防止其相互干扰,第三橡胶层和填充层可增加电缆整体强度和防护性,干扰屏蔽层和玻璃纤维带绕包层可在提高耐蚀性、耐磨性、绝缘性和耐热性的同时,额外消除电磁干扰,并具有屏蔽有害电磁波的优良性能,在隔离耐磨条的作用下,可解决现实施工中,拖拽电缆导致磨损的问题。
A flexibl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是一种柔性电缆。
技术介绍
柔性电缆是拖链运动系统中,电力传输材料,信号传递载体的首选电缆,又名:拖链电缆,拖曳电缆,移动电缆,机器人电缆等,柔性电缆的导线结构主要依据DINVDE0295和IEC228标准的绞合铜导线结构,护套多采用低黏性,柔性耐磨材料,以减缓电缆在连续往返移动中的磨损率,柔性电缆根据功能划分主要分为:传感器/编码器电缆,伺服电机电缆,机器人电缆,清洁电缆,拖链电缆。电缆一般均需要具备良好的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和阻燃等特性,且一般电缆内部导体不知一个。目前,现有的电缆一般在长期扭曲或者碰撞过后容易发生不同的导体之间产生干扰,影响信息的传输,同时现有的电缆在防电磁干扰上的能力较差,且在电缆安装等拖拽过程中,容易磨损电缆,造成传输故障,或者防护性下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柔性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电缆,包括中心结构加强件、第一导体和隔离耐磨条,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一导体,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侧端周向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导体,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外部套设有第三橡胶层,所述第三橡胶层外层设置有干扰屏蔽层,所述干扰屏蔽层外层设置有玻璃纤维带绕包层,所述玻璃纤维带绕包层外层粘结有所述隔离耐磨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体外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外部设置有聚乙烯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且凹槽的个数至少为五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体外部设置有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外侧设置有绕包层,所述绕包层的材料为芳纶纤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橡胶层和中心结构加强件之间粘结有韧性填充层,所述韧性填充层选用聚丙烯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扰屏蔽层的材料为阳极氧化铝箔,所述隔离耐磨条的个数至少为八个,所述隔离耐磨条平行粘结缠绕于玻璃纤维带绕包层表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工作时,第一导体和若干第二导体使得传输能力更佳,第一橡胶层和聚乙烯层可有效保护第一导体,第二橡胶层和绕包层可有效防护第二导体,中心结构加强件使得电缆不容易被扭曲,或者被扭曲后更易恢复,同时可牢牢固定隔绝第二导体的位置,防止其相互干扰,第三橡胶层和填充层可增加电缆整体强度和防护性,干扰屏蔽层和玻璃纤维带绕包层可在提高耐蚀性、耐磨性、绝缘性和耐热性的同时,额外消除电磁干扰,并具有屏蔽有害电磁波的优良性能,在隔离耐磨条的作用下,可解决现实施工中,拖拽电缆导致磨损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柔性电缆的横截面图。图2为一种柔性电缆的侧视图。图中:中心结构加强件1、第一导体2、第一橡胶层3、聚乙烯层4、第二导体5、第二橡胶层6、绕包层7、第三橡胶层8、韧性填充层9、干扰屏蔽层10、玻璃纤维带绕包层11、隔离耐磨条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柔性电缆,包括中心结构加强件1、第一导体2和隔离耐磨条12,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1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一导体2,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1侧端周向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导体5,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1外部套设有第三橡胶层8,所述第三橡胶层8外层设置有干扰屏蔽层10,所述干扰屏蔽层10外层设置有玻璃纤维带绕包层11,所述玻璃纤维带绕包层11外层粘结有所述隔离耐磨条12。所述第一导体2外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层3,所述第一橡胶层3外部设置有聚乙烯层4。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且凹槽的个数至少为五个。所述第二导体5外部设置有第二橡胶层6,所述第二橡胶层6外侧设置有绕包层7,所述绕包层7的材料为芳纶纤维。所述第三橡胶层8和中心结构加强件1之间粘结有韧性填充层9,所述韧性填充层9选用聚丙烯带。所述干扰屏蔽层10的材料为阳极氧化铝箔,所述隔离耐磨条12的个数至少为八个,所述隔离耐磨条12平行粘结缠绕于玻璃纤维带绕包层11表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电缆,工作时,在第一导体2和若干第二导体5的作用下,传输能力更佳,第一橡胶层3和聚乙烯层4可有效保护第一导体2,第二橡胶层6和绕包层7可有效防护第二导体5,在中心结构加强件1的作用下,使得电缆不容易被扭曲,或者被扭曲后更易恢复,同时可牢牢固定隔绝第二导体5的位置,防止其相互干扰,在第三橡胶层8和填充层9的作用下,增加电缆整体强度和防护性,干扰屏蔽层10和玻璃纤维带绕包层11可在提高耐蚀性、耐磨性、绝缘性和耐热性的同时,额外消除电磁干扰,并具有屏蔽有害电磁波的优良性能,在隔离耐磨条12的作用下,可解决现实施工中,拖拽电缆导致磨损的问题。本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工作时,第一导体和若干第二导体使得传输能力更佳,第一橡胶层和聚乙烯层可有效保护第一导体,第二橡胶层和绕包层可有效防护第二导体,中心结构加强件使得电缆不容易被扭曲,或者被扭曲后更易恢复,同时可牢牢固定隔绝第二导体的位置,防止其相互干扰,第三橡胶层和填充层可增加电缆整体强度和防护性,干扰屏蔽层和玻璃纤维带绕包层可在提高耐蚀性、耐磨性、绝缘性和耐热性的同时,额外消除电磁干扰,并具有屏蔽有害电磁波的优良性能,在隔离耐磨条的作用下,可解决现实施工中,拖拽电缆导致磨损的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缆,包括中心结构加强件(1)、第一导体(2)和隔离耐磨条(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1)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一导体(2),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1)侧端周向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导体(5),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1)外部套设有第三橡胶层(8),所述第三橡胶层(8)外层设置有干扰屏蔽层(10),所述干扰屏蔽层(10)外层设置有玻璃纤维带绕包层(11),所述玻璃纤维带绕包层(11)外层粘结有所述隔离耐磨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缆,包括中心结构加强件(1)、第一导体(2)和隔离耐磨条(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1)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一导体(2),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1)侧端周向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导体(5),所述中心结构加强件(1)外部套设有第三橡胶层(8),所述第三橡胶层(8)外层设置有干扰屏蔽层(10),所述干扰屏蔽层(10)外层设置有玻璃纤维带绕包层(11),所述玻璃纤维带绕包层(11)外层粘结有所述隔离耐磨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2)外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层(3),所述第一橡胶层(3)外部设置有聚乙烯层(4)。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肖仁重,廖庆来,邓思明,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恒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