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的抗菌除味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782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业发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的抗菌除味处理方法,将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置于含有抗菌多孔吸附材料的处理液中振荡清洗,处理时间短,效果显著;制备得到的抗菌多孔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大,发达的孔结构和很强的吸附能力,不会对蝉蛹蛋白纤维造成损坏,保持蝉蛹蛋白纤维表面光泽度和力学强度,并且在物理化学性能上十分稳定,具有优异的抗菌吸附性,能够除异味,防变色,吸附脱除有害物质,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变得更加柔软,手感细滑,扩大了蝉蛹蛋白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范围,该工艺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蝉蛹蛋白纤维易水解,加工处理性能不佳的工艺困境,蛋白纤维流失率低于0.01%。

An antibacterial and deodorizing method of cicada pupa protein fiber text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的抗菌除味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业发展
,具体涉及一种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的抗菌除味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蝉蛹蛋白纤维是天然的动物蛋白质纤维,是丝绸织造最主要的原料。光滑柔软,富有光泽,有冬暖夏凉的感觉,磨擦时有独特的"丝鸣"现象,有很好的延伸性,较好的耐热性。将蚕蛹蛋白提纯配制成溶液按比例与粘胶共混,采用湿法纺丝形成具有皮芯结构的含蛋白纤维。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透气性,手感柔软、悬垂性好。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虽具有众多的优点,但成本较高,并且保养条件严格,限制了其市场销售份额。天然蛋白容易滋生细菌,且其自身的味道较难去除,由于其不耐盐水浸蚀,不宜用含氯漂白剂或洗涤剂处理,造成加工过程中的出品率低,加工方法的抗菌除味效果一般,产品质量得不到消费者的信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的抗菌除味处理方法,在提高纺织品抗菌防臭性的同时,织物强度得到维护,蛋白质流失率显著下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r>一种蝉蛹蛋白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的抗菌除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制备得到的抗菌多孔吸附材料配制蛋白纤维纺织品处理液,将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置于处理液中振荡清洗,然后水洗晾干即可;所述抗菌多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取干净烧杯A,向烧杯A中加入1.2-1.3升去离子水,在搅拌下加入34-36克硝酸铜溶液、90-95克硅酸钠溶液和2.8-3.0克碳酸钠,持续搅拌30-40分钟,在30-35℃下静置2-3小时备用;/n(2)取360-380克石膏粉置于烧杯B中,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为1:30-35的比例混合,电动搅拌1-2小时,向烧杯B中加入25-30毫升质量浓度为0.7-1.0%的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的抗菌除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制备得到的抗菌多孔吸附材料配制蛋白纤维纺织品处理液,将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置于处理液中振荡清洗,然后水洗晾干即可;所述抗菌多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干净烧杯A,向烧杯A中加入1.2-1.3升去离子水,在搅拌下加入34-36克硝酸铜溶液、90-95克硅酸钠溶液和2.8-3.0克碳酸钠,持续搅拌30-40分钟,在30-35℃下静置2-3小时备用;
(2)取360-380克石膏粉置于烧杯B中,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为1:30-35的比例混合,电动搅拌1-2小时,向烧杯B中加入25-30毫升质量浓度为0.7-1.0%的柠檬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混合均匀,静置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取上层浆料加入到烧杯A中,搅拌混合均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在9.2-9.4之间,然后置于60-70℃烘箱中静置过夜,形成凝胶态,继续置于40-45℃恒温水浴槽中磁力搅拌30-35分钟,静置陈化15-20小时,进行抽滤,使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然后再使用乙醇洗涤至中性,抽滤得到固体置于80-9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12小时,研磨成粉,置于马弗炉中,升温至440-450℃,保温煅烧2-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抗菌多孔吸附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蝉蛹蛋白纤维纺织品的抗菌除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清洗处理工艺步骤为:将制备得到的抗菌多孔吸附材料分散至聚乙醇水溶液中,分散质量比为1:600-620,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锦元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