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缝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745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17
一种金属丝缝纫装置,属于缝纫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移装置、金属丝引导装置(5)以及引线装置(6),金属丝引导装置(5)和引线装置(6)均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并随平移装置同步移动,金属丝引导装置(5)和引线装置(6)分别设置在待缝纫物品的两侧,引线装置(6)上设置有用于将缝纫线送至金属丝引导装置(5)一侧的缝纫针,金属丝引导装置(5)与缝纫针相配合对金属丝进行缝制。本金属丝缝纫装置的平移装置带动引线装置和金属丝引导装置平移,从而实现了金属丝的缝制,引线装置通过缝纫针使缝纫线穿过待缝纫物品,然后金属丝引导装置引导金属丝穿过缝纫线,从而完成金属丝的缝制,实现了自动缝制,缝制效果好。

A kind of metal wire sew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丝缝纫装置
一种金属丝缝纫装置,属于缝纫设备

技术介绍
热服又称风湿肺疾理疗服,是新一代劳动保护、理疗保健服饰,产品源自航天服电热技术,是电气与服装的完美结合,具有保暖、增温、理疗、保健多种功效,引领服装轻薄化新趋势,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户外工程施工人员和骑摩托电瓶车的人员,大容量电池供电安全无辐射,是户外劳动保护、孝敬父母、出差旅行、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发热服通常是通过在衣服上设置发热体,发热体通过电池供电,从而实现了发热功能。但是目前大都数衣服上都不带发热体,为了实现发热功能,可以认为的在衣服上缝制金属发热丝,从而实现自发热功能。但是目前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金属发热丝的缝制,这样一方面缝制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就是金属丝发热丝与传统的线不同,金属发热丝的硬度较大,因此缝制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缝纫线将金属丝缝制在布料上,实现了自动缝纫的金属丝缝纫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金属丝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移装置、金属丝引导装置以及引线装置,金属丝引导装置和引线装置均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并随平移装置同步移动,金属丝引导装置和引线装置分别设置在待缝纫物品的两侧,引线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将缝纫线送至金属丝引导装置一侧的缝纫针,金属丝引导装置与缝纫针相配合对金属丝进行缝制。优选的,所述的缝纫针包括固定针、摆动针以及缝纫针直线马达,固定针设置在引线装置上,摆动针的中部与固定针的中部转动连接,摆动针与缝纫针直线马达相连并随其同步摆动,摆动针的另一端与固定针的对应一端合并成针尖。优选的,所述的引线装置上滑动安装有滑块,固定针安装在滑块上缝纫针直线马达与滑块相连并推动其平移,引线装置上设置有导向槽,摆动针远离针尖的一端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柱。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针上设置有中部内凹的弧形的固定针夹持部,摆动针上设置有中部内凹的弧形的摆动针夹持部,固定针夹持部和摆动针夹持部合围成弧形的用于容纳缝纫线的容纳孔。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针夹持部和摆动针夹持部靠近针尖的一侧均为倾斜状,使固定针夹持部和摆动针夹持部的间距沿靠近针尖的方向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的金属丝引导装置包括换向架、摆动杆、活动线夹以及固定线夹,换向架转动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并在垂直于缝纫针的平面内摆动,换向架连接有带动其摆动的换向架往复移动装置,摆动杆的一端与换向架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活动线夹,摆动杆连接有带动其摆动的摆动杆动力装置,摆动杆与换向架的摆动平面平行或重合,换向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换向机构。优选的,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换设置在换向架上的换向部以及换向辊,换向架的自由端设置有中部内凹的半圆形的凹槽,形成换向部,换向辊设置在换向部一侧,换向辊连接有带动其移入或移出换向部的换向辊动力装置。优选的,所述的金属丝引导装置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引线装置滑动安装在平移机构上,且引线装置连接有带动其在两个金属丝引导装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金属丝缝纫装置的平移装置带动引线装置和金属丝引导装置平移,从而实现了金属丝的缝制,引线装置通过缝纫针使缝纫线穿过待缝纫物品,然后金属丝引导装置引导金属丝穿过缝纫线,从而完成金属丝的缝制,实现了自动缝制,缝制效果好,且解决了由于金属丝质硬难以缝纫的问题。2、缝纫针直线马达推动摆动针摆动,从而夹住缝纫线后再穿过待缝纫物品,省去了穿线的步骤,解决了穿线麻烦的问题。3、摆动针与导向槽相对移动,导向槽对摆动针进行导向,从而实现了摆动针相对于固定针的摆动,方便夹取缝纫线,并在将缝纫线穿过待缝纫物品后松开缝纫线。4、固定针夹持部与摆动针夹持部相配合夹持缝纫线,避免由于缝纫线的存在导致固定针和摆动针无法合拢,影响缝纫针的使用。5、固定针夹持部和摆动针夹持部的间距沿靠近针尖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将缝纫针穿过待缝纫物品后,由于金属丝的阻拦,缝纫线会直接滑出缝纫针,操作方便。6、换向架向远离待缝纫物品的方向摆动后,换向机构使金属丝换向,使金属丝的端部与缝纫线与待缝纫物品之间对正,然后换向架带动金属丝摆动,并使金属丝端部穿过缝纫线与待缝纫物品之间,然后摆动杆带动活动线夹摆动并夹住金属丝的端部,从而对金属丝进行拉动,实现了金属丝与缝纫线之间的缝制。7、换向辊向靠近换向部的方向移动,并将金属丝压入换向部内,换向部使金属丝的端部完成90°的换向,由于金属丝的塑性变形,因此方便了金属丝与缝纫线之间的配合缝制。8、金属丝引导装置有两个,往复移动装置带动引线装置在两个金属丝引线装置之间摆动,从而能够同时缝制两根金属丝,缝制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金属丝缝纫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金属丝缝纫装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引线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4为金属丝引导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换向架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换向部与换向辊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平移架3、缝纫安装架4、引导安装架5、金属丝引导装置6、引线装置7、放线电机8、夹持装置9、安装杆10、导向槽11、缝纫架12、缝纫针直线马达13、滑块14、固定针1401、固定针夹持部15、摆动针1501、摆动针夹持部16、针尖17、永磁磁铁18、电磁铁19、换向架1901、换向部20、活动线夹21、摆动杆22、连杆23、换向辊。具体实施方式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金属丝缝纫装置,包括平移装置、金属丝引导装置5以及引线装置6,金属丝引导装置5和引线装置6均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并随平移装置同步移动,金属丝引导装置5和引线装置6分别设置在待缝纫物品的两侧,引线装置6上设置有用于将缝纫线送至金属丝引导装置5一侧的缝纫针,金属丝引导装置5与缝纫针相配合对金属丝进行缝制。本金属丝缝纫装置的平移装置带动引线装置6和金属丝引导装置5平移,从而实现了金属丝的缝制,引线装置6通过缝纫针使缝纫线穿过待缝纫物品,然后金属丝引导装置5引导金属丝穿过缝纫线,从而完成金属丝的缝制,实现了自动缝制,缝制效果好,且解决了由于金属丝质硬难以缝纫的问题。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具体的:如图1~2所示:平移装置安装在机架1上,机架1的两端安装有用于夹持待缝纫物品的夹持装置8,引线装置6和金属丝引导装置5分别设置在夹持装置8的两侧,引线装置6与金属丝引导装置5均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并随平移装置在平行于待缝制物品的方向上移动。金属丝引导装置5有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引线装置6滑动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引线装置6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丝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移装置、金属丝引导装置(5)以及引线装置(6),金属丝引导装置(5)和引线装置(6)均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并随平移装置同步移动,金属丝引导装置(5)和引线装置(6)分别设置在待缝纫物品的两侧,引线装置(6)上设置有用于将缝纫线送至金属丝引导装置(5)一侧的缝纫针,金属丝引导装置(5)与缝纫针相配合对金属丝进行缝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丝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移装置、金属丝引导装置(5)以及引线装置(6),金属丝引导装置(5)和引线装置(6)均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并随平移装置同步移动,金属丝引导装置(5)和引线装置(6)分别设置在待缝纫物品的两侧,引线装置(6)上设置有用于将缝纫线送至金属丝引导装置(5)一侧的缝纫针,金属丝引导装置(5)与缝纫针相配合对金属丝进行缝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丝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纫针包括固定针(14)、摆动针(15)以及缝纫针直线马达(12),固定针(14)设置在引线装置(6)上,摆动针(15)的中部与固定针(14)的中部转动连接,摆动针(15)与缝纫针直线马达(12)相连并随其同步摆动,摆动针(15)的另一端与固定针(14)的对应一端合并成针尖(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丝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装置(6)上滑动安装有滑块(13),固定针(14)安装在滑块(13)上缝纫针直线马达(12)与滑块(13)相连并推动其平移,引线装置(6)上设置有导向槽(10),摆动针(15)远离针尖(16)的一端设置有与导向槽(10)滑动连接的导向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丝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针(14)上设置有中部内凹的弧形的固定针夹持部(1401),摆动针(15)上设置有中部内凹的弧形的摆动针夹持部(1501),固定针夹持部(1401)和摆动针夹持部(1501)合围成弧形的用于容纳缝纫线的容纳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鹏马立修杨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创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