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595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它包括测试平台(1)、裁剪刀(2)、电控箱(3)、一对测量标尺(4)和多个快速夹钳(5),所述测试平台(1)上设有可供OPGW光单元放置的卡槽(6),所述裁剪刀(2)有两对且分别位于测试平台(1)的两端,所述电控箱(3)安装在测试平台(1)的一侧并与裁剪刀(2)电连接,所述测量标尺(4)固定在测试平台(1)上并分别位于两裁剪刀(2)的一侧,所述多个快速夹钳(5)均安装在测试平台(1)上,并位于卡槽(6)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成本低、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可有效对不锈钢光单元余长进行测试。

A test device for surplus length of OPGW optical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缆生产
,特别是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OPGW光缆生产过程中余长控制是光缆成品质量的关键控制因素,余长测试的数据用于检验工艺的合理性,预判成品的最终质量,且生产过程中测试的工作量大,所以测试的准确性与方便性至关重要。通常采取的测试方法为:截取一段松套管(不锈钢光纤单元),同时从两端剪断,先测量松套管的长度,记为L0,然后抽出其中的光纤,测量光纤的长度,记为L1。根据余长的定义,(L1-L0)/L0*1000‰即为套管中光纤的余长。此过程中关键之处在于:1.保证套管剪切时处于平直且不受力的状态。2.两端在剪断过程中不出现时间差,保证同步剪断。针对第一点比较容易实现,即在平台上划线、开直槽等方式。为达到第二点要求,目前一般采用人工剪断,即两端各有一人,手持裁剪刀,喊口令后同时剪断;此外还有采用气缸驱动裁剪刀实现自动剪切的方式。上述的剪断方式均存在缺陷:靠人工喊口令操作的方式无疑很难达到一致;而气动控制方式因气体的可压缩性及缸体、管路的摩擦力不同的影响,也很难实现同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它包括测试平台、裁剪刀、电控箱、一对测量标尺和多个快速夹钳,所述测试平台上设有可供OPGW光单元放置的卡槽,所述裁剪刀有两对且分别位于测试平台的两端,所述电控箱安装在测试平台的一侧并与裁剪刀电连接,所述测量标尺固定在测试平台上并分别位于两裁剪刀的一侧,所述多个快速夹钳均安装在测试平台上,并位于卡槽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裁剪刀包括固定刀、活动刀和电磁铁,所述固定刀安装在测试平台上,并垂向设置在卡槽的底部,所述活动刀位于固定刀的上方,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活动刀的顶部,并与电控箱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快速夹钳包括底座、手柄和压紧块,所述底座固定在卡槽的一侧,所述手柄与底座铰接,所述压紧块固定在手柄上并位于卡槽的上方,压紧块上设有顶紧螺栓。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快速夹钳的间距为600~800mm。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标尺的零点位置与裁剪刀的裁剪面平齐。进一步地,还包括操作开关,所述操作开关安装在测试平台的一侧并与电控箱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为V形槽。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经济性好:制作成本低。采用标准化的型材制作平台,无需通过机加工制作数米长的V型槽;采用标准化的快速夹钳,经济美观;无需成本较高的机加工环节,制作成本低。2、准确性高:被测光单元处于V型槽中,并通过夹钳夹紧,确保光单元处于平直状态;两端电磁铁很容易实现同步工作,保证两端同时剪断,保证测试的准确性;3、操作方便:电动“一按剪断”操作;标尺直接读数,简化繁琐的计算过程,方便直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快速夹钳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快速夹钳夹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余长读数示意图;图中:1-测试平台,2-裁剪刀,3-电控箱,4-测量标尺,5-快速夹钳,6-卡槽,7-固定刀,8-活动刀,9-电磁铁,10-底座,11-手柄,12-压紧块,13-顶紧螺栓,14-操作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5所示,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它包括测试平台1、裁剪刀2、电控箱3、一对测量标尺4和多个快速夹钳5,所述测试平台1上设有可供OPGW光单元放置的卡槽6,所述裁剪刀2有两对且分别位于测试平台1的两端,所述电控箱3安装在测试平台1的一侧并与裁剪刀2电连接,电控箱3内设有时间继电器,用于设置电磁铁的通电时间,避免长时间通电造成过热损坏,所述测量标尺4固定在测试平台1上并分别位于两裁剪刀2的一侧,所述多个快速夹钳5均安装在测试平台1上,并位于卡槽6的一侧。测试平台1采用标准化的型材制作平台,通常为5米或10米,无需通过机加工制作数米长的V型槽;采用标准化的快速夹钳5,经济美观。进一步地,所述裁剪刀2包括固定刀7、活动刀8和电磁铁9,所述固定刀7安装在测试平台1上,并垂向设置在卡槽6的底部,所述活动刀8位于固定刀7的上方,所述电磁铁9设置在活动刀8的顶部,并与电控箱3电连接。电磁铁9选用交流24V低电压推拉式电磁铁,具自复位功能,断电后在弹簧作用下复位。进一步地,所述快速夹钳5包括底座10、手柄11和压紧块12,所述底座10固定在卡槽6的一侧,所述手柄11与底座10铰接,所述压紧块12固定在手柄11上并位于卡槽6的上方,压紧块12上设有顶紧螺栓13。通过调节顶紧螺栓13控制压紧块12的高度,进而压紧光单元,由于不锈钢光单元抗侧压能力达数万牛顿/米,所以光单元在压紧状态不致移位,同时不会发生轴向变形。相对于两端采用配重块来拉直光单元的方式,光单元不受轴向拉力,无初期拉伸,完全处于自由平直状态,使余长测量结果更准确。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快速夹钳5的间距为600~800mm,以确保光单元处于平直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标尺4的零点位置与裁剪刀2的裁剪面平齐。进一步地,还包括操作开关14,所述操作开关14安装在测试平台1的一侧并与电控箱3电连接。通过旋动开关14驱动两端的电磁铁9工作,以保证两端同步剪断。进一步地,所述卡槽6为V形槽。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光单元放置在平直的卡槽6中,从一端开始,用手按住光单元,使其紧贴卡槽6的两侧面,通过调节顶紧螺栓13控制压紧块12的高度,进而压紧光单元,开启操作开关14,两端电磁铁9同步工作,将光单元的两端同时剪断,剪断后,将抽出的光纤一端对准其中一侧标尺的零点,光纤的另一端在另一侧标尺位置的读数即为光纤比套管多出的长度。如图6所示,标尺的读数为24mm,即光纤比套管长24mm。根据余长定义,假如平台长度为10米,则余长为24/10000*1000%=2.4‰;假如平台长度为5米,则余长为24/5000*10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测试平台(1)、裁剪刀(2)、电控箱(3)、一对测量标尺(4)和多个快速夹钳(5),所述测试平台(1)上设有可供OPGW光单元放置的卡槽(6),所述裁剪刀(2)有两对且分别位于测试平台(1)的两端,所述电控箱(3)安装在测试平台(1)的一侧并与裁剪刀(2)电连接,所述测量标尺(4)固定在测试平台(1)上并分别位于两裁剪刀(2)的一侧,所述多个快速夹钳(5)均安装在测试平台(1)上,并位于卡槽(6)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测试平台(1)、裁剪刀(2)、电控箱(3)、一对测量标尺(4)和多个快速夹钳(5),所述测试平台(1)上设有可供OPGW光单元放置的卡槽(6),所述裁剪刀(2)有两对且分别位于测试平台(1)的两端,所述电控箱(3)安装在测试平台(1)的一侧并与裁剪刀(2)电连接,所述测量标尺(4)固定在测试平台(1)上并分别位于两裁剪刀(2)的一侧,所述多个快速夹钳(5)均安装在测试平台(1)上,并位于卡槽(6)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PGW光单元余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刀(2)包括固定刀(7)、活动刀(8)和电磁铁(9),所述固定刀(7)安装在测试平台(1)上,并垂向设置在卡槽(6)的底部,所述活动刀(8)位于固定刀(7)的上方,所述电磁铁(9)设置在活动刀(8)的顶部,并与电控箱(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PGW光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启平罗毅蔡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源光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