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593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包括前盖、套管、插芯、压块、调节环和镜座,前盖内沿其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套管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通孔内,插芯至少部分收容于套管内,压块内沿其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压块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压块通过第二开口套装在前盖上,插芯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通孔内,镜座内沿其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三通孔,镜座通过调节环与压块相连,第三通孔内设有透镜,该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中,将原来固定插芯、透镜的一件金属,更改为压块、调节环和镜座三件金属,使得插芯、透镜可在XYZ三轴上进行调整,保证产品光路的一致性,提高了后续工序中产品使用的良率。

A collimator assembly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纤准直器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40G及100G光模块中,采用的是4*10G或者4*25G的方案,其中一类为BOX方案,在此方案中需要将一路光分成四路,耦盒到接收芯片中,常规的组件方案,因光路过长,会使用C-Lens将发散的光改变为高斯光束,即准直光,可以实现在BOX空间里长距离传输。现有技术(请参考附图3),采用Lens与插芯为同轴设计,外径大小基本一致,但在装配时,受金属件加工精度影响,导致Lens在与插插对接时,无法做到绝对的同轴,导致输出的光未能完全按直线方式传输,角度偏差较大时,会导致器件内光路中光学晶体无法安装,从而影响良率;但金属加工的能力已基本接近极限,无法在金属加工精度上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包括前盖、套管、插芯、压块、调节环和镜座,所述前盖、压块和镜座均呈筒状,前盖内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1)、套管(2)、插芯(3)、压块(4)、调节环(5)和镜座(6),所述前盖(1)、压块(4)和镜座(6)均呈筒状,前盖(1)内沿其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01),所述套管(2)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通孔(101)内,所述插芯(3)至少部分收容于套管(2)内,所述压块(4)内沿其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401),压块(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402)和第二开口(403),所述第二开口(403)与前盖(1)的左端匹配,所述压块(4)通过第二开口(403)套装在前盖(1)上,所述插芯(3)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通孔(401)内,所述调节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1)、套管(2)、插芯(3)、压块(4)、调节环(5)和镜座(6),所述前盖(1)、压块(4)和镜座(6)均呈筒状,前盖(1)内沿其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01),所述套管(2)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通孔(101)内,所述插芯(3)至少部分收容于套管(2)内,所述压块(4)内沿其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401),压块(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402)和第二开口(403),所述第二开口(403)与前盖(1)的左端匹配,所述压块(4)通过第二开口(403)套装在前盖(1)上,所述插芯(3)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通孔(401)内,所述调节环(5)与压块(4)的左端间隙配合,所述压块(4)至少部分收容于调节环(5)内,所述镜座(6)内沿其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三通孔(601),镜座(6)设置在压块(4)的左端,镜座(6)通过调节环(5)与压块(4)相连,所述第三通孔(601)内设有透镜(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1)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筒体(102)和第二筒体(103),所述第一筒体(102)的直径小于第二筒体(103)的直径,第一筒体(102)与第二筒体(103)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性能优良的准直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支农
申请(专利权)人:高安天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