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装置,以及检测或分选样本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57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特别涉及微流控芯片、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装置,以及检测或分选样本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和/或分选捕获单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可操控单细胞微乳化液滴进入帽型腔室3,使每个帽型腔室3皆仅含一个微乳化液滴,帽型腔室3的内部或空腔中设有检测/捕捉两用电极6,可个别检测帽型腔室3内的微乳化液滴是否含有细胞从而进行分选捕获或发生反应。

Microfluidic chip, device containing the microfluidic chip,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or sorting samp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芯片、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装置,以及检测或分选样本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特别涉及微流控芯片、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装置,以及检测或分选样本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又被称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能在一个几平方厘米的微小芯片上集成传统的生物和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包括样品分离、制备、化学反应、检测等操作。微流控芯片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消耗试样和试剂极少、分析速度成十倍上百倍地提高等特点,它可以在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进行上百个样品的同时分析,并且可以在线实现样品的预处理及分析全过程。液滴微流控技术是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液滴微流控技术是在传统的单相微流控芯片技术发展而来的,最早由芝加哥大学RustemF.Ismagilov教授首先提出三入口T型微液滴芯片设计,并在之后的几年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与单相微流控系统相比,由于其水/油两相分离的特征,具有如消耗样品和试剂量更少,混合速度更快不易造成交叉污染,易于操控等优势。因此,在污染物快速高通量检测,生物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片(1),所述基片(1)设置有进样口(4)、出样口(5)、微流道(2)、帽型腔室(3)和电极(6);/n所述帽型腔室(3)设置于进样口(4)、出样口(5)之间,且所述帽型腔室(3)的开口与所述微流道(2)连通;/n所述电极(6)设置于所述帽型腔室(3)的内壁或空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片(1),所述基片(1)设置有进样口(4)、出样口(5)、微流道(2)、帽型腔室(3)和电极(6);
所述帽型腔室(3)设置于进样口(4)、出样口(5)之间,且所述帽型腔室(3)的开口与所述微流道(2)连通;
所述电极(6)设置于所述帽型腔室(3)的内壁或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型腔室(3)纵切面的开口长度不小于目标液滴和/或细胞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型腔室(3)纵切面的开口长度与目标液滴和/或细胞的直径的比不小于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型腔室(3)的纵切面为长方形、拱形或梯形;所述帽型腔室(3)的个数不少于1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6)为检测电极和/或分选捕获电极;所述检测电极的频率高于500kHz,所述检测电极的电压为5~20Vpp;所述分选捕获电极的频率高于500kHz,所述分选捕获电极的电压为10~100Vp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6)为矩阵型电极;所述电极(6)的阳极为圆弧电极、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仪蔡孟晏陆祎王竣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怡天佳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