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安全监管设备保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具体是一种电梯安全监管设备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电梯安全监管设备作为电梯中十分重要的设备需要设置专门的保护机构对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安全监管设备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轿厢本体(1)外侧并对设备本体(3)进行保护的保护罩(2);所述保护罩(2)罩设在设备本体(3)的外侧,所述保护罩(2)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撞机构(6),所述防撞机构(6)包括拱形结构的防撞罩(17),所述保护罩(2)位于防撞罩(17)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9),防撞罩(17)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槽(19)的内部,且防撞罩(17)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根第三弹簧(16)与两个滑槽(19)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通风机构(7),所述通风机构(7)包括开设在保护罩(2)上的通风口(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梯安全监管设备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轿厢本体(1)外侧并对设备本体(3)进行保护的保护罩(2);所述保护罩(2)罩设在设备本体(3)的外侧,所述保护罩(2)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撞机构(6),所述防撞机构(6)包括拱形结构的防撞罩(17),所述保护罩(2)位于防撞罩(17)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9),防撞罩(17)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槽(19)的内部,且防撞罩(17)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根第三弹簧(16)与两个滑槽(19)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通风机构(7),所述通风机构(7)包括开设在保护罩(2)上的通风口(8),通风口(8)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若干挡尘板(9),挡尘板(9)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在通风口(8)上,每根旋转轴上均安装有链轮(10);所述通风口(8)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摆动板(14)和第一摆动板(12),第一摆动板(12)和第二摆动板(14)均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在通风口(8)上,且第一摆动板(12)和第二摆动板(14)的旋转轴上均安装有链轮(10),多个链轮(10)通过链条(13)传动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蔡贤云,廖志强,吴翩卉,李嘉强,谢传振,胡光雄,杨维勇,简文斐,陈坚柱,颜振波,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梅州检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