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923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涉及纸制品折叠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纸张折叠效率低且费时费力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支撑板、设置在两支撑板顶部的两相互平行的竖板、设置在两竖板顶部的两支板以及设置在两竖板之间以及支板之间的折纸机构;纸张先在两支板之间的传送带上被输送至两支板之间的折纸机构处,压板下压,两折叠辊同时转动,完成对纸张的第一次折叠,折叠之后的纸张落入到两竖板之间的传送带上并且经过两竖板之间的传送带被送到两竖板之间的折纸机构处,经过折纸机构进行第二次折叠之后落入到两支撑板之间的传送带上被传送出,无需人工进行两次折叠,节省了人力并且提高了折叠的效率。

Double process automatic forming system of printing products in film covered assembly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纸制品折叠的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书籍等印刷制品,为了保证表面印刷的字迹以及图案等不容易脱落,通常都需要在覆膜流水线上进行加工,在印刷结束的纸张的表面贴付一层透明塑料薄膜,通过膜对纸张表面的字迹和图案进行保护;书籍覆膜完毕之后都需要先进行折叠,然后再进行装订以及包装,但是对于试卷类型的大幅印刷品,在进行印刷完毕之后一般只进行折叠,然后直接进行包装。参见附图1,为一已经印刷完毕的纸张,纸张在进行包装的时候需要先将纸张以第一折叠线7进行折叠,然后将折叠一次的纸张沿第二折叠线71进行折叠,经过两次折叠之后,在对纸张进行堆叠包装。现有的纸张印刷完毕之后,大多通过人工对纸张进行两次折叠,从而使得纸张折叠的过程当中存在纸张折叠效率低并且浪费人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纸张先在两支板之间的传送带上被输送至两支板之间的折纸机构处,压板下压,两折叠辊同时转动,完成对纸张的第一次折叠,折叠之后的纸张落入到两竖板之间的传送带上并且经过两竖板之间的传送带被送到两竖板之间的折纸机构处,经过折纸机构进行第二次折叠之后落入到两支撑板之间的传送带上被传送出,无需人工进行两次折叠,节省了人力并且提高了折叠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包括两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设置在两支撑板顶部的两相互平行的竖板、设置在两竖板顶部的两支板以及设置在两竖板之间以及支板之间的折纸机构;两支撑板之间、两竖板之间以及两纸板之间都设置有一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包括两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转轴以及绕设在两转轴上的两传送带,两转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传输带在两转轴上沿转轴的轴线方向排布;两支撑板之间的转轴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板相互垂直,两竖板之间的两转轴的轴线方向与竖板相互垂直,两支板之间的转轴的轴线方向与支板相互垂直;折纸机构包括位于两传送带之间中间位置的两折叠辊、设置在两折叠辊顶部的能够上下运动的压板,两折叠辊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并且向下转动,折叠辊的轴线方向与折叠辊两端的转轴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压板位于两折叠辊相互接触一侧的正上方,两折叠辊的顶部与两折叠辊两侧的两传送带的顶部相互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将纸张放置在两支板之间的传送带的顶部,纸张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被输送到两支板之间的折纸机构处,然后向下压,压板的底部与纸张上第一折叠线的位置接触,然后继续向下压,使得纸张与两折叠辊相互接触,在两折叠辊的作用下实现对纸张的第一次折叠,第一次折叠结束的纸张落入到两竖板之间的传送带的顶部,在两竖板之间的传送带的传送作用下被输送到两竖板之间的折纸机构处,进行第二次折叠,第二次折叠之后的纸张落入到两支撑板之间的传送带上,通过两支撑板之间的传送带被传送出,无需人工对纸张进行两次折叠,节省了人力并且提高了纸张折叠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纸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两折叠辊下方的引导辊,引导辊带动两折叠辊折叠后竖直状态的纸张的底部朝向折叠辊底部的传送带的出料方向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引导辊,能够使得折叠后处于竖直状态的纸张的底部朝向传送带的出料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折叠后的纸张能够水平的落入到传送带的顶部,便于进行下一次折叠或者便于将折叠后的纸张送出收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顶部都设置有用于对传送带顶部的纸张进行限位的限位板,位于两支板之间的传送带顶部与位于两支板之间的限位板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纸张的厚度,位于两竖板之间的传送带顶部与位于两竖板之间的限位板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纸板厚度的两倍,位于两支撑板之间的传送带顶部与位于两支撑板之间的限位板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纸板厚度的四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能够在纸张输送的过程当中对纸张进行限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一传输组件顶部的两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底部与传送带的顶部相互平齐,挡板位于折叠辊靠近传送带出料方向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能够在纸板运动至两转动辊顶部的时候对纸板进行阻挡,使得压板下压的时候,能够保证纸板位于两转动辊的顶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之间的传送带顶部的限位板靠近位于该限位板上方的折叠辊的一端呈弧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板的端部设置成弧形,使得纸板在传送带上传送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容易的进入到传送带与限位板之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压板相互垂直并且竖直设置的定位板,定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槽,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线方向与压板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定位杆,定位杆的顶部与弧形槽相互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杆和弧形槽,能够对压板进行定位,保证压板能够一直处于两折叠辊相互接触一侧的正上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之间的传输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板、设置在出料板两端的两出料轴以及绕设在两出料轴上的出料带,出料带同时绕卷在两出料轴上,出料轴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板之间的转轴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出料轴的转动速度小于转轴的转动速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轴的转动速度小于转轴的转动速度,使得送入到进料板顶部的能够缓慢的向前输送,使得送入的纸张能够堆叠在前一张被送入的纸张上,便于人工对纸张进行堆叠收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折叠之后的纸张压紧在出料板上的压紧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紧轮,能够对落入到进料板顶部的纸张进行压紧,使得纸张能够贴紧在出料带上,保证纸张能够被顺利输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折叠机构以及三个传输机构,人工将纸张放置在两支板之间的传送带的顶部,纸张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被输送到两支板之间的折纸机构处,然后向下压,压板的底部与纸张上第一折叠线的位置接触,然后继续向下压,使得纸张与两折叠辊相互接触,在两折叠辊的作用下实现对纸张的第一次折叠,第一次折叠结束的纸张落入到两竖板之间的传送带的顶部,在两竖板之间的传送带的传送作用下被输送到两竖板之间的折纸机构处,进行第二次折叠,第二次折叠之后的纸张落入到两支撑板之间的传送带上,通过两支撑板之间的传送带被传送出,无需人工对纸张进行两次折叠,节省了人力并且提高了纸张折叠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引导辊,能够使得折叠后处于竖直状态的纸张的底部朝向传送带的出料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折叠后的纸张能够水平的落入到传送带的顶部,便于进行下一次折叠或者便于将折叠后的纸张送出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的第一折叠线和第二折叠线的示意图;图2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轴测图;图3为实施例体现折纸机构的轴测图;图4为实施例体现齿轮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设置在两支撑板(1)顶部的两相互平行的竖板(2)、设置在两竖板(2)顶部的两支板(3)以及设置在两竖板(2)之间以及支板(3)之间的折纸机构(6);/n两支撑板(1)之间、两竖板(2)之间以及两纸板之间都设置有一传输机构(5),传输机构(5)包括两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转轴(51)以及绕设在两转轴(51)上的两传送带(52),两转轴(51)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传输带在两转轴(51)上沿转轴(51)的轴线方向排布;两支撑板(1)之间的转轴(51)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板(1)相互垂直,两竖板(2)之间的两转轴(51)的轴线方向与竖板(2)相互垂直,两支板(3)之间的转轴(51)的轴线方向与支板(3)相互垂直;/n折纸机构(6)包括位于两传送带(52)之间中间位置的两折叠辊(61)、设置在两折叠辊(61)顶部的能够上下运动的压板(62),两折叠辊(61)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并且向下转动,折叠辊(61)的轴线方向与折叠辊(61)两端的转轴(51)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压板(62)位于两折叠辊(61)相互接触一侧的正上方,两折叠辊(61)的顶部与两折叠辊(61)两侧的两传送带(52)的顶部相互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设置在两支撑板(1)顶部的两相互平行的竖板(2)、设置在两竖板(2)顶部的两支板(3)以及设置在两竖板(2)之间以及支板(3)之间的折纸机构(6);
两支撑板(1)之间、两竖板(2)之间以及两纸板之间都设置有一传输机构(5),传输机构(5)包括两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转轴(51)以及绕设在两转轴(51)上的两传送带(52),两转轴(51)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传输带在两转轴(51)上沿转轴(51)的轴线方向排布;两支撑板(1)之间的转轴(51)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板(1)相互垂直,两竖板(2)之间的两转轴(51)的轴线方向与竖板(2)相互垂直,两支板(3)之间的转轴(51)的轴线方向与支板(3)相互垂直;
折纸机构(6)包括位于两传送带(52)之间中间位置的两折叠辊(61)、设置在两折叠辊(61)顶部的能够上下运动的压板(62),两折叠辊(61)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并且向下转动,折叠辊(61)的轴线方向与折叠辊(61)两端的转轴(51)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压板(62)位于两折叠辊(61)相互接触一侧的正上方,两折叠辊(61)的顶部与两折叠辊(61)两侧的两传送带(52)的顶部相互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纸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两折叠辊(61)下方的引导辊(65),引导辊(65)带动两折叠辊(61)折叠后竖直状态的纸张的底部朝向折叠辊(61)底部的传送带(52)的出料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流水线的印刷品双工序自动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52)的顶部都设置有用于对传送带(52)顶部的纸张进行限位的限位板(54),位于两支板(3)之间的传送带(52)顶部与位于两支板(3)之间的限位板(54)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纸张的厚度,位于两竖板(2)之间的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庆
申请(专利权)人:华辉印刷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