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21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及方法,连接结构包括内筒、外筒、内筒防磨块、内筒承接圈,通过在待连接的上截带衬里管和下截带衬里管之间设置相互套设的内外筒实现两节带衬里管的连接,内外筒与带衬里管之间预留有径向的膨胀间隙,而且两节带衬里管端头之间预留有膨胀缝,避免了带衬里管膨胀伸长和径向膨胀导致挤坏管道的问题,而在两节带衬里管端头之间膨胀缝处设置有内筒防磨块,避免输送粉体对预留膨胀缝冲刷磨损;内外筒套设结构安装时在外筒与下截带衬里管形成的环隙内灌入适量被输送粉体,内筒插入外筒内后起到封堵缝隙的作用,避免了粉体从膨胀间隙和膨胀缝泄漏的风险,实现通道的可靠、高效连接。

A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powder conveying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体工程领域,涉及粉体气力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热应力以及磨损问题广泛存在于矿物加工、冶金、热能与动力、化工及炼油等工程领域。对于高温粉体气力输送过程而言,颗粒对器壁冲刷通常比较严重,此外,输送通道从冷启动到热运行或者反向过程中,都存在温度的变化,进而引发热胀冷缩的热应力变化,因此,在高温粉体输送通道设计时需要同时克服热应力以及磨损问题。考虑到磨损及隔热,通常在输送通道内浇筑耐磨耐火材料,考虑到热应力,通常在衬里连接处预留膨胀缝,并根据计算结果酌情在膨胀缝处设置膨胀节等结构。然而,当带内衬粉体输送通道需要安装在带内衬主设备内,且带内衬粉体输送通道较长时,考虑到震动等不利因素,通常将每一节通道与主设备的外壁分别进行固定连接。与冷态相比,在热态时,当主设备内的带内衬粉体输送管壁温度远高于主设备外壁温度时,则每节带内衬粉体输送通道相对主设备外壁有较大的膨胀伸长量,因此,务必在每两节带内衬粉体输送通道之间预留膨胀缝。但在冷态时,部分输送气流会携带着粉体窜入预留膨胀缝,对其冲刷磨损的同时使得部分输送气及粉体严重泄漏。对于上述类似工况,若采用金属膨胀节连接两节带内衬粉体输送通道,金属膨胀节内壁容易被气流夹带的高温粉体冲刷而磨穿,此外,当金属膨胀节所处温度较高时容易被拉裂而造成两相流泄漏。可见,针对类似上述恶劣工况,亟待专利技术一种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以同时克服热应力及防磨损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及方法,实现恶劣工况下通道的高效连接,避免气力输送粉体的外漏及粉体对衬里通道之间预留膨胀缝的磨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包括内筒、外筒、内筒防磨块以及内筒承接圈;待连接的上截带衬里管和下截带衬里管均由输送管内衬里和输送管外壳两部分组成;所述内筒上端与内筒防磨块无缝连接后套设在下截带衬里管外部、并与下截带衬里管之间预留有径向间隙,内筒防磨块与内筒承接圈无缝连接,内筒承接圈套设在上截带衬里管外部并与上截带衬里管的输送管外壳无缝连接,上截带衬里管和下截带衬里管的端头之间预留有膨胀缝,内筒防磨块位于该膨胀缝处;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筒外部,外筒下端与下截带衬里管的输送管外壳无缝连接、并与内筒之间预留有径向间隙。进一步,所述外筒设置有环形的外筒底板,外筒下端与外筒底板无缝连接,外筒底板与下截带衬里管的输送管外壳无缝连接。进一步,所述外筒底板的下方沿输送管外壳外圆设置有多块用于支撑外筒底板的三角形外筒筋板,三角形的外筒筋板一边与外筒底板底部连接、另一边与下截带衬里管的输送管外壳无缝连接。进一步,所述内筒的内径d2大于下截带衬里管的输送管外壳外径d1,且二者差值为1~300mm范围;外筒的内径d4大于内筒的外径d3,且二者差值为1~500mm。进一步,所述内筒的伸缩距离L2大于上截带衬里管和下截带衬里管之间的膨胀缝高度L1,且二者差值为1~500mm;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错位高度差L3大于内筒的伸缩距离L2,且二者差值为1~500mm。进一步,所述内筒的料封高度L4与内筒的内径d2以及输送管外壳的外径d1有如下约束关系,即L4之值是d2与d1差值的2~20倍。进一步,下截带衬里管的输送管内衬里顶部设置有倒角,倒角θ小于90°。进一步,所述内筒底部外缘设置有斜角,且斜角不小于30°。进一步,所述内筒防磨块上端不低于上截带衬里管下边缘,内筒防磨块下端不高于下截带衬里管上边缘。一种粉体输送通道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筒模块组装在指定标高处将外筒下端与下截带衬里管的输送管外壳焊接;2)内筒模块组装首先,将内筒与内筒防磨块的一端环向满焊;随后,将内筒防磨块的另一端与内筒承接圈环向满焊;最后,将内筒承接圈与上截带衬里管的输送管外壳环向满焊;3)内外筒组装在外筒与下截带衬里管所形成的径向环隙内灌入适量被输送粉体,并通过上截带衬里管与下截带衬里管的相对运动将内筒插入至外筒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在待连接的上截带衬里管和下截带衬里管之间设置相互套设的内外筒实现两节带衬里管的连接,内外筒与带衬里管之间预留有径向的膨胀间隙,而且两节带衬里管端头之间预留有膨胀缝,避免了带衬里管膨胀伸长和径向膨胀导致挤坏管道的问题,而在两节带衬里管端头之间膨胀缝处设置有内筒防磨块,避免输送粉体对预留膨胀缝冲刷磨损;内外筒套设结构安装时在外筒与下截带衬里管形成的环隙内灌入适量被输送粉体,内筒插入外筒内后起到封堵缝隙的作用,避免了粉体从膨胀间隙和膨胀缝泄漏的风险,实现通道的可靠、高效连接。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现场只需几处焊接即可完整连接工作,安装快捷方便,消除了上、下截带衬里通道之间由于热应力而引起预留膨胀缝的对接面挤压,同时避免了被气力输送粉体的外漏及其对衬里通道之间预留膨胀缝的磨损。所述外筒设置有环形的外筒底板,外筒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三角形的外筒筋板,使的外筒安装更加方便,而且设置外筒筋板保证对外筒可靠支撑,避免与下截带衬里管连接失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管内衬里;2、输送管外壳;3、内筒;4、外筒;5、外筒底板;6、外筒筋板;7、内筒防磨块;8、内筒承接圈;a、上截带衬里管;b、下截带衬里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包括内筒3、外筒4、外筒底板5、外筒筋板6、内筒防磨块7以及内筒承接圈8。用于连接的上截带衬里管a以及下截带衬里管b均由输送管内衬里1和输送管外壳2两部分组成。所述的内筒3、内筒防磨块7以及内筒承接圈8依次通过无缝连接的方式组合,并最终与上截带衬里管a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具体为内筒3上端与内筒防磨块7无缝连接后套设在下截带衬里管b外部、并与下截带衬里管b之间预留有径向间隙,内筒防磨块7与内筒承接圈8无缝连接,内筒承接圈8套设在上截带衬里管a外部并与上截带衬里管a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上截带衬里管a和下截带衬里管b的端头之间预留有膨胀缝,内筒防磨块7位于该膨胀缝处;所述外筒4套设在内筒3外部,外筒4下端与下截带衬里管b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并与内筒3之间预留有径向间隙。为了便于外筒4的安装,外筒4设置有环形的外筒底板5,外筒4下端与外筒底板5无缝连接,外筒底板5与下截带衬里管b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外筒底板5的下方沿输送管外壳2外圆等间距竖向设置4-6块用于支撑外筒底板5的三角形外筒筋板6,各三角形的外筒筋板6一边与外筒底板5底部无缝连接、另一边与下截带衬里管b的输送管外壳2连接,对上部外筒4和外筒底板5起支撑作用,保证外筒4牢固固定在下截带衬里管b的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3)、外筒(4)、内筒防磨块(7)以及内筒承接圈(8);/n待连接的上截带衬里管(a)和下截带衬里管(b)均由输送管内衬里(1)和输送管外壳(2)两部分组成;所述内筒(3)上端与内筒防磨块(7)无缝连接后套设在下截带衬里管(b)外部、并与下截带衬里管(b)之间预留有径向间隙,内筒防磨块(7)与内筒承接圈(8)无缝连接,内筒承接圈(8)套设在上截带衬里管(a)外部并与上截带衬里管(a)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上截带衬里管(a)和下截带衬里管(b)的端头之间预留有膨胀缝,内筒防磨块(7)位于该膨胀缝处;/n所述外筒(4)套设在内筒(3)外部,外筒(4)下端与下截带衬里管(b)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并与内筒(3)之间预留有径向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3)、外筒(4)、内筒防磨块(7)以及内筒承接圈(8);
待连接的上截带衬里管(a)和下截带衬里管(b)均由输送管内衬里(1)和输送管外壳(2)两部分组成;所述内筒(3)上端与内筒防磨块(7)无缝连接后套设在下截带衬里管(b)外部、并与下截带衬里管(b)之间预留有径向间隙,内筒防磨块(7)与内筒承接圈(8)无缝连接,内筒承接圈(8)套设在上截带衬里管(a)外部并与上截带衬里管(a)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上截带衬里管(a)和下截带衬里管(b)的端头之间预留有膨胀缝,内筒防磨块(7)位于该膨胀缝处;
所述外筒(4)套设在内筒(3)外部,外筒(4)下端与下截带衬里管(b)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并与内筒(3)之间预留有径向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4)设置有环形的外筒底板(5),外筒(4)下端与外筒底板(5)无缝连接,外筒底板(5)与下截带衬里管(b)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底板(5)的下方沿输送管外壳(2)外圆设置有多块用于支撑外筒底板(5)的三角形外筒筋板(6),三角形的外筒筋板(6)一边与外筒底板(5)底部连接、另一边与下截带衬里管(b)的输送管外壳(2)无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的内径d2大于下截带衬里管(b)的输送管外壳(2)外径d1,且二者差值为1~300mm范围;外筒(4)的内径d4大于内筒(3)的外径d3,且二者差值为1~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体输送通道连接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王武生张月明杨会民刘巧霞王研靳皎郝婷王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