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板、金属板组件及清水墙建筑
本技术属于建筑
,且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板、金属板组件及清水墙建筑。
技术介绍
现仿古清水墙建筑中,大都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外砌筑清水墙形式,砌筑的清水墙独立于框架结构体系之外,由于清水墙砌筑过高、过长,会有倾覆的危险。因此,为满足仿古清水砖花式砌法的需要,必须采用轻型、稳定、拉结效果好的骨架系统,用于粘结清水墙与框架结构,提高整体稳定、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板,该金属板结构简单,其所设置的穿孔能有效地与砌体粘结在一起,其设置的肋能够有效控制灰缝的宽度。将其代替拉结钢筋,能够有效提高与砖砌体的拉结性能,降低砌体的重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板组件,该金属板组件主要用于建筑砌筑中,有利于提高墙体的抗震要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水墙建筑,该清水墙建筑能够满足墙体整体性及抗震要求,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金属板,该金属板设有多个穿孔,金属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设有多个穿孔,所述金属板的对应每个所述穿孔的位置均分别设有向远离所述金属板的板面的方向凸出的肋。/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设有多个穿孔,所述金属板的对应每个所述穿孔的位置均分别设有向远离所述金属板的板面的方向凸出的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穿孔沿所述金属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金属板上在相邻两个所述穿孔的位置设置的所述肋的凸出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穿孔的直径为35-4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穿孔的直径为4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穿孔之间的间距为15-2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肋由所述金属板向远离所述金属板的方向凸出的高度为4-6mm。
技术研发人员:周骏骏,李胜,许力,曾志军,林冠仰,陈桂贤,何月华,向伟,展银梁,张玉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