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改善高强热轧带钢内应力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68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成本改善高强热轧带钢内应力的生产方法,包括:1)控制带钢断面形状;2)控制带钢板形;3)带钢保温及温度补偿措施,减小轧件横、纵向温度差;4)层流冷却控制方式,平衡钢板上下面冷却速度;5)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的控制,避免在两相区轧制,避免得到不均匀的混晶组织,可以减小因组织不均造成的内应力;6)轧后进缓冷罩存放处理,利用钢卷余温对钢卷进行自回火热处理,实现去除应力的目的;7)轧后浪形钢卷的平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已有生产条件,有效消除钢板的内应力,钢板经剪切后翘曲和镰刀弯严重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满足用户对内应力较为苛刻的求。

A low cost produc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stress of high strength hot rolled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改善高强热轧带钢内应力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成本改善高强热轧带钢内应力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所谓高强度钢一般是指屈服强度460MPa以上级别的钢种。但目前高强钢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钢板内应力不均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特别是屈服强度超过500MPa的工程机械钢、汽车大梁板等产品的内应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高强度热轧带钢内应力问题的突出表现为钢板开平或纵切裁条后出现翘曲、扭曲、镰刀弯、弓背等板形缺陷,造成的后果是钢板打孔错位、冷弯成型后出现形状不正、回弹,焊接时无法对齐等问题出现,甚至钢板无法使用。主原因是由于钢板残余应力较大,大多数用户加工机组能力有限,虽然钢板通过充分矫直再进行开平或纵切效果仍不能满足使用求,但通过热处理方式改善钢板内应力虽可以有效消除内应力,成本又大幅提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改善高强热轧带钢内应力的生产方法,钢板经剪切后翘曲和镰刀弯严重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满足用户对内应力较为苛刻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成本改善高强热轧带钢内应力的生产方法,包括:1.控制带钢断面形状带钢轧制时,带钢的凸度控制在45μm之内,并且带钢的楔形绝对值控制在32μm之内;2.控制带钢板形带钢轧制时,采取微双边浪轧制,带钢的平坦度控制在3~6IU;3.带钢保温及温度补偿措施精轧前保温罩全程投入,精轧轧制前利用边部加热器对轧件进行边部温度进行补偿,边部补偿温度控制在85~135℃;4.层流冷却控制方式层流采取中段、后段冷却方式或隔组分散冷却方式,并且控制层流上下集管水量,上下集管水量比控制在1:1.2~1:1.5之间;5.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的控制终轧温度应控制在Ar3+50℃~950℃范围内,远离两相区,避免产生混晶等异常组织,卷取温度控制在525℃以上;6.轧后进缓冷罩存放处理轧后在30分钟内快速将钢卷放入保温耐材建造的密闭缓冷罩,待钢卷降温到100℃以下,将钢卷取出;7.轧后浪形钢卷的平整对于轧后厚度≤6mm的钢带,在平整机组平整板形过程中,平整辊辊型凸度控制在0~+50μm,正弯辊力不超过最大弯辊力3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已有生产条件,有效消除钢板的内应力,钢板经剪切后翘曲和镰刀弯严重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满足用户对内应力较为苛刻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钢板镰刀湾测量方法示意图。图2为钢卷头尾处钢板镰刀弯的测量统计数据对比图。图3为钢卷中部钢板镰刀弯的测量统计数据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一种低成本改善高强热轧带钢内应力的生产方法,包括:1.控制带钢断面形状热轧带钢轧制时控制带钢断面形状,带钢的凸度控制在45μm之内,并且带钢的楔形绝对值控制在32μm之内。2.控制带钢板形带钢轧制时通过调整弯棍或PC轧机PC角,采取微双边浪轧制,带钢的平坦度控制在3~6IU。3.带钢保温及温度补偿措施精轧前保温罩全程投入,如有热卷箱,则投入热卷箱,如精轧前装备边部加热器,精轧轧制前利用边部加热器对轧件进行边部温度进行补偿,边部补偿温度控制在85~135℃。其目的是减小轧件横、纵向温度差。4.层流冷却控制方式层流采取中段、后段冷却方式或隔组分散冷却方式,并且控制层流上下集管水量,上下集管水量比控制在1:1.2~1:1.5之间。主目的层流采取缓冷方式,降低冷却速度,平衡钢板上下面冷却速度。5.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的控制亚共析钢终轧温度高于Ar3相变点50℃以上,远离两相区,避免在两相区轧制,避免得到不均匀的混晶组织,可以减小因组织不均造成的内应力。卷取温度不宜过低,应控制在525℃以上,一是避免冷却温度过低、冷速过快造成带钢产生更大的内应力,二是钢卷有较高卷后温度有利于为后续缓冷保温提供足够的热源。6.轧后进缓冷罩存放处理轧后在30分钟内快速将钢卷放入用保温耐材建设的简易密闭保温设施,待钢卷降温到100℃以下,可将钢卷取出。主目的一方面可以利用钢卷余温对钢卷进行自回火热处理,从而实现去除应力的目的,一方面钢卷在缓冷罩内进行缓慢冷却,以使钢卷内外圈不会出现较大温度差,整体均匀缓慢降温,这样以消除或减少钢板应力。7.轧后浪形钢卷的平整对于轧后厚度≤6mm存在较严重浪形的钢带,在使用平整机组平整板形过程中,平整机使用平辊或微凸度辊,平整辊辊型凸度控制在0~+50μm,正弯辊力不超过最大弯辊力30%。此方法可以避免钢带在平整机平整过程中钢带中部延伸过大,造成钢板横向应力严重不均匀,以免钢板切条后边部钢板出现严重的镰刀弯。方法中的第1、2、7条可以改善钢板横向内应力不均,第3条可以改善钢板横、纵向内应力不均,第4、5条可以改善钢板横、纵向及上下表面的应力不均,第6条利用钢板轧制冷却后自身温度保温进行自回火处理,可以有效的改善钢板的各向的内应力不均。实施例表1为实施例工艺参数。表1:实施例钢板经剪切成12m长钢板翘曲和镰刀弯结果见表2。表2:钢板镰刀湾测量方法如下:将宽钢带纵切成4条宽度相等窄带钢,后取边部内应力影响最严重的边部2条窄带,这2条窄带在横切成长度6~12m不等的钢板,然后在钢板一侧用细绳在钢板长度方向将细绳固定后拉直,用直尺量取直线到钢板边缘的最大直线距离H,即为钢板的镰刀弯大小,如图1所示。屈服强度600Mpa级热轧钢带,规格8*1730,钢卷头尾处钢板和中部镰刀弯的测量统计数据与原有工艺统计数据比较见图2、图3。通过测量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镰刀弯效果明显大幅好于改进后,而且钢卷头尾处钢板和中部镰刀弯差异很小。通过对比可以得出,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消除热轧钢板内应力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明显,且整卷差异性小。上面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成本改善高强热轧带钢内应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控制带钢断面形状/n带钢轧制时,带钢的凸度控制在45μm之内,并且带钢的楔形绝对值控制在32μm之内;/n2)控制带钢板形/n带钢轧制时,采取微双边浪轧制,带钢的平坦度控制在3~6IU;/n3)带钢保温及温度补偿措施/n精轧前保温罩全程投入,精轧轧制前利用边部加热器对轧件进行边部温度进行补偿,边部补偿温度控制在85~135℃;/n4)层流冷却控制方式/n层流采取中段、后段冷却方式或隔组分散冷却方式,并且控制层流上下集管水量,上下集管水量比控制在1:1.2~1:1.5之间;/n5)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的控制/n终轧温度应控制在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改善高强热轧带钢内应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控制带钢断面形状
带钢轧制时,带钢的凸度控制在45μm之内,并且带钢的楔形绝对值控制在32μm之内;
2)控制带钢板形
带钢轧制时,采取微双边浪轧制,带钢的平坦度控制在3~6IU;
3)带钢保温及温度补偿措施
精轧前保温罩全程投入,精轧轧制前利用边部加热器对轧件进行边部温度进行补偿,边部补偿温度控制在85~135℃;
4)层流冷却控制方式
层流采取中段、后段冷却方式或隔组分散冷却方式,并且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谷春阳于洋王尊呈李东宇刘志伟张瑞琦张英慧孔祥磊孙傲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