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648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包括第一机构和设置在第一机构上方的第二机构,第一机构垂直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构相连接,第一机构包括呈方型的框架,框架套设在护筒上,框架内设有第一导向圈,第一导向圈的内径与钢筋笼外径相等,第一导向圈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框架相连,框架的四个侧面的中心位置还设有第一顶托;第二机构包括第二导向圈,第二导向圈与第一导向圈共轴线设置且直径相等,第二导向圈上设有沿第二导向圈周向均布设置的至少4个第二顶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能循环使用,能有效防止钢筋笼偏位和钢筋笼上浮,保证筋笼中心与桩中心十字线重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A kind of limit and guide device for reinforcement cage of pile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工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桥梁工程大规模的在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等展开施工,在大部分的桥梁施工中,桩基作为桥梁的基础结构必不可少。桩基主要由钢筋笼和混凝土组成,这使得钢筋笼作为桩基“骨架”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领域,钻孔灌注桩的应用较为广泛,属于典型的隐蔽工程,在施工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问题或事故。其中钢筋笼偏位是出现概率较大的质量问题。尤其对于桩接柱结构,若出现钢筋笼偏位会给焊接墩柱钢筋笼带来很大的麻烦,当钢筋笼偏位超过规范要求时,甚至需要截除部分桩身,调整钢筋至设计位置后再进行接桩,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工期损失。为了防止钢筋笼偏位和钢筋笼上浮,保证筋笼中心与桩中心十字线重合,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可循环使用兼具钢筋笼下放导向功能的限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能循环使用,能有效防止钢筋笼偏位和钢筋笼上浮,保证筋笼中心与桩中心十字线重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包括第一机构和设置在第一机构上方的第二机构,所述第一机构垂直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机构包括呈方型的框架,所述框架套设在护筒上,所述框架内设有第一导向圈,所述第一导向圈的内径与钢筋笼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导向圈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框架相连,所述框架的四个侧面的中心位置还设有第一顶托;所述第二机构包括第二导向圈,所述第二导向圈与所述第一导向圈共轴线设置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导向圈上设有沿第二导向圈周向均布设置的至少4个第二顶托。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四个侧面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固定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螺母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呈“U”型,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栓。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由4根平行设置的且沿所述第一导向圈周向均布的钢管组成,所述钢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圈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托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顶托的数量相一致,所述第二顶托与所述第一顶托呈上下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时通过调整,利用第一顶托支撑在护筒外壁,第二顶托支撑在护筒内壁,使第一导向圈和第二导向圈与桩中心十字线重合,利用第一导向圈和第二导向圈进行限位和导向,有效防止了钢筋笼偏位,保证了筋笼中心与桩中心十字线重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墩柱保护层厚度误差较大的问题,而且减小了工人的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桩接柱施工的效率;另外,本技术制作材料来源广泛、制作简单、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二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2第一导向圈;3第一支架;4第一丝杠;5螺母;6支撑架;7第二导向圈;8第二支架;9螺栓;10护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包括第一机构和设置在第一机构上方的第二机构,更进一步的,第一机构与第二机构之间的间距为2米,第一机构垂直连接有支撑架6,支撑架6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构相连接;其中,第一机构包括呈方型的框架1,框架1套设在护筒10上,框架的四个侧面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框架1内设有第一导向圈2,具体的,第一导向圈2可以采用Φ28mm的钢筋弯制焊接而成,第一导向圈2的内径与钢筋笼外径相等,第一导向圈2连接有第一支架3,具体的,第一支架3可以是由6根呈对称设置的钢筋制作而成,上下两侧各设有3根钢筋,第一支架3的另一端与框架1相连,框架1的四个侧面的中心位置还设有第一顶托,第一顶托包括螺母5,螺母5固定设置在通孔内,螺母5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4。第二机构包括第二导向圈7,更进一步的,第二导向圈7由6mm厚的钢板弯制而成,第二导向圈7的高度为15cm,第二导向圈7与第一导向圈2共轴线设置且直径相等,第二导向圈7上设有沿第二导向圈2周向均布设置的至少4个第二顶托。第二顶托包括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呈“U”型,第二支架8上开设有螺纹孔(未示出),螺纹孔内设有螺栓9。具体的,支撑架6由4根平行设置的且沿第一导向圈2周向均布的钢管组成,钢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导向圈7的外壁上。更进一步的,第二顶托的数量与第一顶托的数量相一致,第二顶托与第一顶托呈上下对应设置。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利用吊车将整个装置吊起,然后慢慢下放,待第二导向圈7下放到护筒10口位置时,在护筒10上拉设两根相互垂直的拉绳,两条拉绳的交点即为护筒10的中心点,然后工人利用盒尺在上下左右等不同方向不断测量该中心点到第二导向圈7的距离,不断调整第二导向圈7上的4个螺栓9,使该交点在各个方向到第二导向圈7的距离相等,此时第二导向圈7的中心位置与护筒10中心相重合,然后继续下放,第二导向圈7进入到护筒10内,待第一机构到达护筒口10位置时,利用上述调整原理,调整框架1上的第一丝杠4,使第一导向圈2的中心与护筒10中心相重合,然后拧紧第一丝杠4,第一丝杠4夹持在护筒外壁上,使整个装置固定在护筒10上,然后将钢筋笼放入第一导向圈2内,由于第一导向圈2的内径与钢筋笼外径相等,在下放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起到限位作用,由于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上下两层设置,能起到导向作用,有效防止了钢筋笼偏位,保证了筋笼中心与桩中心十字线重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墩柱保护层厚度误差较大的问题,而且减小了工人的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桩接柱施工的效率;另外,本技术制作材料来源广泛、制作简单、节省了成本。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构和设置在第一机构上方的第二机构,所述第一机构垂直连接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机构包括呈方型的框架(1),所述框架(1)套设在护筒(10)上,所述框架(1)内设有第一导向圈(2),所述第一导向圈(2)的内径与钢筋笼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导向圈(2)连接有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与所述框架(1)相连,所述框架(1)的四个侧面的中心位置还设有第一顶托;所述第二机构包括第二导向圈(7),所述第二导向圈(7)与所述第一导向圈(2)共轴线设置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导向圈(7)上设有沿第二导向圈(7)周向均布设置的至少4个第二顶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构和设置在第一机构上方的第二机构,所述第一机构垂直连接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机构包括呈方型的框架(1),所述框架(1)套设在护筒(10)上,所述框架(1)内设有第一导向圈(2),所述第一导向圈(2)的内径与钢筋笼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导向圈(2)连接有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与所述框架(1)相连,所述框架(1)的四个侧面的中心位置还设有第一顶托;所述第二机构包括第二导向圈(7),所述第二导向圈(7)与所述第一导向圈(2)共轴线设置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导向圈(7)上设有沿第二导向圈(7)周向均布设置的至少4个第二顶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钢筋笼限位及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四个侧面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通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岗林昊张奉春李国锋郭之起李红红王晓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