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过滤组件,尤指一种应用金属玻璃材料的过滤组件。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该过滤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许多工业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由于油会浮在水上且会干扰光的反向散射,若前述含油废水直接排放至环境中,将会严重影响水中生物的生态。因此,在排放含油废水之前,必须先针对含油废水执行过滤及净化处理,尽可能使油水分离,以降低含油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传统废水处理方式是利用表面活性剂促使油水初步分离,再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将油过滤或吸收,以便将剩余水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然而前述方式仍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随着科技进步,近年来有厂商开始研发膜过滤技术,利用具有不同孔径的薄膜以物理方式处理含油废水,相较于传统废水处理方式更为环保。然而,前述薄膜为了配合具有特定成分的废水处理需求,必须先经过部分辅助处理改变其性质,且前述薄膜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容易结垢或产生衰变,进而影响废水处理的效率并增加处理成本。因此,如何能研发出能提升过滤效果且耐用的过滤组件,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组件,包括:/n一多孔膜,以一高分子材料制成;以及/n一金属玻璃材料,形成于该多孔膜的两个相对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180919 US 62/733,2621.一种过滤组件,包括:
一多孔膜,以一高分子材料制成;以及
一金属玻璃材料,形成于该多孔膜的两个相对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该多孔膜包括多个纤维结构,通过该多个纤维结构形成多个孔,且该金属玻璃材料覆盖该多个纤维结构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于该金属玻璃材料已覆盖该多个纤维结构的外表面后,各该纤维结构的一直径介于160nm及550n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于该金属玻璃材料已覆盖该多个纤维结构的外表面后,各该孔的一孔径介于0.34μm至1.56μ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该金属玻璃材料的一厚度介于20nm及65n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该过滤组件的一水接触角在大气环境中为100°至1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该多孔膜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该金属玻璃材料包括一锆基金属玻璃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该锆基金属玻璃材料为一ZraCubAlcNid合金,a为55±10at%、b为25±5at%、c为15±5at%及d为1~10at%,a、b、c与d均为≥1的整数,且a+b+c+d=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通过一射频磁控溅镀制程以沉积该金属玻璃材料于该多孔膜的两个相对的表面。
技术研发人员:朱瑾,台默史根·卡萨夏薇,胡蒨杰,赖君义,陈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朱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