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845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选择池、强化消氧池、内源反硝化池、后缺氧池、后好氧池、二沉池和深度处理单元,二沉池至预缺氧池设置有污泥回流系统,好氧池的末端设置有在线氨氮仪,后缺氧池设置有后缺氧池碳源投加系统,深度处理单元设置有化学除磷药剂投加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设置强化消氧池控制缺氧池与后缺氧池碳源损耗,优化碳源投加点设置提高缺氧池池容利用率而充分利用内碳源,以及设置内源反硝化池强化内源反硝化的强化脱氮措施,并通过优化化学除磷药剂投加点设置恢复生物除磷效能。

An optimal operation system of sewage treatment under high discharge stand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北京、天津等地相继颁布并实施了比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更为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如天津市2015年颁布的地方标准(DB12/599-2015),将标准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标准对出水TN的排放限值由15mg/L提高到10mg/L,并且要求2018年1月1日起行政区域内设计规模超过1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执行地标A标准。Bardenpho工艺具有脱氮效率高、内回流比相对较低、节省电耗等优点,是当前高排放标准下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或新建工程采用的主流工艺,但调研发现,目前Bardenpho工艺系统运行实践中仍存在回流硝化液和后缺氧池入流DO浓度高、碳源无效损耗严重、碳源投加点设置不合理、内碳源未充分利用、碳源投加成本高、化学协同除磷药剂过量投加抑制生物除磷、池容利用率较低、风机配置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亟需针对目前Bardenpho工艺系统提出优化运行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统,包括预缺氧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选择池(5)、强化消氧池(6)、内源反硝化池(7)、后缺氧池(8)、后好氧池(9)、二沉池(10)和深度处理单元(11),其中,预缺氧池(1)的出口与厌氧池(2)的进口连接,厌氧池(2)的出口与缺氧池(3)的进口连接,缺氧池(3)的出口与好氧池(4)的进口连接,好氧池(4)的出口与选择池(5)的进口连接,选择池(5)的出口与强化消氧池(6)的进口连接,强化消氧池(6)的出口与内源反硝化池(7)的进口连接,内源反硝化池(7)的出口与后缺氧池(8)的进口连接,后缺氧池(8)的出口与后好氧池(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统,包括预缺氧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选择池(5)、强化消氧池(6)、内源反硝化池(7)、后缺氧池(8)、后好氧池(9)、二沉池(10)和深度处理单元(11),其中,预缺氧池(1)的出口与厌氧池(2)的进口连接,厌氧池(2)的出口与缺氧池(3)的进口连接,缺氧池(3)的出口与好氧池(4)的进口连接,好氧池(4)的出口与选择池(5)的进口连接,选择池(5)的出口与强化消氧池(6)的进口连接,强化消氧池(6)的出口与内源反硝化池(7)的进口连接,内源反硝化池(7)的出口与后缺氧池(8)的进口连接,后缺氧池(8)的出口与后好氧池(9)的进口连接,后好氧池(9)的出口与二沉池(10)的进口连接,二沉池(10)的出口与深度处理单元(11)的进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10)与预缺氧池(1)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系统(15),好氧池(4)的末端设置有在线氨氮仪(18),后缺氧池(8)设置有后缺氧池碳源投加系统(19),深度处理单元(11)设置有化学除磷药剂投加系统(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孙永利郭兴芳李鹏峰郑兴灿李劢熊会斌申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