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拉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拉线装置。
技术介绍
线绳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有的线绳构造用完时不能很好的将其收集起来,而且易于打结,同时,长期将线绳放置在外部,线绳容易吸附空气中灰尘,下次使用时相当不卫生。于是,带伸缩性能的拉线盒应运而生,但是传统的拉线盒一般需要人工进行收线,或者通过外力转动转盘进行收线或者利用线绳的韧性将线绳慢慢地塞入拉线盒内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将线绳逐步塞入至拉线盒壳体内,此种方式多不方便而且增加了使用的复杂度,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拉线装置,可以自主回缩,降低线绳回缩的难度,提高线绳回缩的便捷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拉线装置,其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绕线盘,所述壳体内部中端设置有轴柱,所述轴柱贯穿绕线盘设置,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出线孔,所述绕线盘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路板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绕线盘,所述壳体内部中端设置有轴柱,所述轴柱贯穿绕线盘设置,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出线孔,所述绕线盘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路板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一端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一侧设置有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一侧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转向齿轮设置有第二齿轮部及第三齿轮部,所述第二齿轮部设置在第三齿轮部上方,所述绕线盘一侧设置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开设有卡槽及滑槽,所述转向齿轮卡持在卡槽内,所述驱动齿轮上设置有卡轴,所述卡轴卡持在滑槽内;所述绕线盘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绕线盘,所述壳体内部中端设置有轴柱,所述轴柱贯穿绕线盘设置,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出线孔,所述绕线盘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路板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一端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一侧设置有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一侧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转向齿轮设置有第二齿轮部及第三齿轮部,所述第二齿轮部设置在第三齿轮部上方,所述绕线盘一侧设置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开设有卡槽及滑槽,所述转向齿轮卡持在卡槽内,所述驱动齿轮上设置有卡轴,所述卡轴卡持在滑槽内;所述绕线盘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贴合设置在绕线盘一侧,所述第三电路板分别与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电路板及驱动电机设置在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部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转齿,所述第二齿轮部上间隔设置有第二转齿,所述第三齿轮部上设置有第三转齿,所述第三转齿与蜗杆啮合设置,所述驱动齿轮设置有第四转齿,所述第四转齿与第二转齿啮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