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影像科用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影像科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影像科作为现代医疗诊断不可缺少的科室,通常利用X光机、DR机、CT机和手术室DSA机对人体内部进行扫描查看。但是这些设备都具有辐射,长时间处于辐射环境内会造成身体病变和功能性疾病,因此,为了更好的防护医护人员的健康,放射科室除了墙面、门、窗必须做防辐射处理外,还需要进一步防护射线,如大家最常见的,防辐射铅衣、铅帽、铅围脖、铅围裙、铅手套、铅眼镜或铅头盔等;但是这些衣服的防辐射性能较差,而且医护人员穿戴过后不便行动,现有的影像科用防护装置封密性能差,且在使用时不能移动,因此设计一种影像科用防护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影像科用防护装置,能够有效的为医护人员提供防辐射功能,封密性好,且在防辐射内可以方便的进行前后左右移动,有效地解决了防辐射性能差、不便行动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影像科用防护装置,包括半圆柱壳,所述半圆柱壳后端固 ...
【技术保护点】
1.影像科用防护装置,包括半圆柱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壳(2)后端固定连接有铅板(4),铅板(4)前端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铅门(6);所述半圆柱壳(2)内部安装有可升降的坐板(15),所述坐板(15)前端安装有可向上翻转的方板(18);所述半圆柱壳(2)下端安装有底板(24),底板(24)左端后侧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后轮(52),底板(24)右端后侧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二后轮(23),底板(24)下端前侧安装有两个可左右转动的前轮(22),所述前轮(22)内侧安装有可控制前轮(22)左右转动的控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影像科用防护装置,包括半圆柱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壳(2)后端固定连接有铅板(4),铅板(4)前端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铅门(6);所述半圆柱壳(2)内部安装有可升降的坐板(15),所述坐板(15)前端安装有可向上翻转的方板(18);所述半圆柱壳(2)下端安装有底板(24),底板(24)左端后侧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后轮(52),底板(24)右端后侧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二后轮(23),底板(24)下端前侧安装有两个可左右转动的前轮(22),所述前轮(22)内侧安装有可控制前轮(22)左右转动的控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科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门(6)前端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方架(8),所述铅门(6)上端表面右侧铰接有第一连杆(7),第一连杆(7)另端铰接在方架(8)上端右侧,所述铅门(6)上端表面左侧铰接有第二连杆(9),第二连杆(9)另端铰接在方架(8)上端左侧,所述铅门(6)下端表面左侧铰接有第三连杆(10),第三连杆(10)另端铰接在方架(8)下端左侧,所述铅门(6)下端表面右侧铰接有第四连杆(11),第四连杆(11)另端铰接在方架(8)下端右侧;铅板(4)前端表面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轨(5),两个导轨(5)内侧表面均开设有长矩形槽,所述方架(8)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Y形板(49),Y形板(49)外侧表面均开设有小矩形凹槽,小矩形凹槽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圆柱轮(12),圆柱轮(12)均滑动连接在长矩形槽内壁;所述第三连杆(10)下端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对应的铅板(4)前端表面处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杆(13)相配合的限位板(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科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5)下端表面中部连接有螺纹柱(16),螺纹柱(16)外表面下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7),螺纹筒(17)下端表面固定连接在半圆柱壳(2)内壁底端表面;所述方板(18)前端铰接在半圆柱壳(2)内壁,所述方板(18)后侧下端铰接有两个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