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中专利>正文

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25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能燃烧器。由蓄能器和带有稳焰器的燃烧器组成。空气经空压机压入蓄能器内施压于燃油,它就能分别将燃油和空气以同等压力输入雾化器内,迫使燃油雾化成油雾,一经点火,便可进行稳定地燃烧。节能多管燃烧器,可作为中餐灶、加热炉、热水炉、锅炉、热泵空调机、吸收式制冷机和太阳能集热器等工业产品的理想的外加热源装置。因它不需用油泵来输油,故使产品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并具有节能,燃料费用低和安全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用液体燃料的灶和炉,尤其是带有多管本燃烧器的多种需热源的工业设备。 在现有
中燃用液体燃料如柴油、煤油等家用燃油灶(亦名气化炉),因其结构仍旧、燃烧时须用予热装置,使燃油受热后才能进行燃烧。它不仅燃烧不完全,油烟味刺鼻,且喷油口很易积炭而堵塞。因此,工作可靠性差。对于大中型商用燃油灶,点火时不方便,须用油棉纱。且熄火时产生烟雾,造成环境污染。并要用油泵把燃油压送到喷油器,才能进行燃烧。由此造成它整体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同时在现有的工业加热炉、烘干机、热泵式空调机等所用的外加热源,都采用电加热或燃气(城市煤气)加热。它们不仅使用成本高,且燃气一经泄漏,易产生中毒或爆炸事故,故安全性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徐氏高效燃油燃烧器(简称徐氏燃烧器)制成的燃油灶和燃油炉,以及徐氏多管燃烧器作为所需外加热源的装置。从而克服了上述的现有
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本人曾专利技术的“无油泵燃油灶”(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93102045、X)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试验,进一步改进设计而成。该专利技术的核心装置之一的“蓄能器”仍继续采用。本技术方案由蓄能器和带有稳焰器的燃烧器两个核心装置组成为徐氏燃烧器。现将它们分述如下 1、蓄能器是一种能量储存器,它的功能是把位能储成为压力能,工作时把压力能输出。它就是用一空压机把压缩空气压入于贮油钢瓶内,使被压缩的空气和燃油以同等压力压送到雾化器内,为燃油的顺利雾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此在燃油雾化过程中就不需用油泵来输送燃油。2、带有稳焰器的燃烧器。它由雾化器、喷油雾管,控制阀,稳焰器、二次进风罩、火盖组成。其中雾化器结构仍采取上述本人专利技术的“无油泵燃油灶”中的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内套与外套,内套的顶端中心有一喷油孔与伸入于蓄能器底部的吸油管相连接。在喷油孔两侧各有一个气孔。当经吸油管和喷油孔喷出的燃油与从二个气孔被压出的空气,二者在内、外套之间所形成园锥体状的空腔内发生相互剧烈的冲击,迫使燃油雾化成微细油雾,从外套的喷雾孔中高速喷射到与外套上端连接的喷油雾管内。当控制阀打开对,一经点火,即产生园柱状火焰,经位于该管顶端的稳焰器,进入二次进风罩内。在该罩上端置有火盖。至此,火焰从二次进风罩与炽热的火盖的四周环缝中,呈兰色的火焰喷出而可供燃烧。其中稳焰器与火盖起着恒定的点火源作用。即在空气压力有变动时仍能够很稳定持续地燃烧而无脱火现象。从而保证了本燃烧器的工作可靠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优点是1、点火方便,不须预热装置;2、带有本燃烧器的大小型燃油灶和燃油炉,结构简单,可降低制造成本;3、单管本燃烧器的额定热负荷为10MJ/h(兆焦/时),对于一些大中型所需外加热源的设备,则可视其热负荷大小来决定本燃烧器的管数。它可采取“组合式”(即小火密集型)的装配工艺,制成多管式本燃烧器的加热装置。因此,它的整体结构极为简单,制造成本大可降低;4、目前家用空调机领域中,大半非全空调,无制暖功能。用本燃烧器匹配,可达到全空调的目的。5,徐氏多管燃烧器不仅可制成大中型商用灶具,还可作为较多工业产品如热水炉、锅炉、干燥机、工业加热炉以及正在兴起的工业领域中的热泵式空调机、溴化锂吸收式空调机,太阳能利用等的理想的外加热源装置。这样它们就能加速实现商品化。6、本专利技术具有的燃料费用低、运输方便、安全性好的优点,故与燃气燃烧器相比,它藏有巨大的潜在竞争力。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徐氏燃烧器结构示意图;图2、带有稳焰器的燃烧器的结构图;图3、“带有徐氏燃烧器的”单管燃油灶(下简称为徐氏单管燃油灶)结构示意图;图4、徐氏双管燃油灶结构示意图;图5、徐氏三管燃油灶结构示意图;图6、徐氏多管(以五管为例)燃油灶结构示意图;图7、徐氏蒸锅灶结构示意图;图8、徐氏多眼(以三眼为例)中餐灶结构示意图;图9、徐氏快速热水炉结构示意图; 图10、徐氏快速锅炉结构示意图;图11、徐氏热水取暖两用炉结构示意图;图12、徐氏热泵全空调热水三用机结构示意图;图13、徐氏热泵组合式空调机结构示意图;图14、徐氏小型吸收式全空调机结构示意图;图15、徐氏单效吸收式制冷机结构示意图;图16、徐氏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结构示意图;图17、徐氏太阳能热水取暖两用机结构示意图;图18、徐氏太阳能制冷热水两用机结构示意图;图19、徐氏服装烘干机结构示意图;图20、徐氏工业加热炉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由蓄能器1,带有稳焰器的燃烧器2的两个核心装置所组成。燃烧器2安装于蓄能器1的中央位置。其燃油雾化压力为0.2~0.4MPa。如图2所示,它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装置组成之二。由雾化器内套4,外套5,喷油雾管8,二次进风罩9,火盖10,稳焰器11,控制阀12组成。其中雾化器内套4安装于蓄能器(图1的1)支座上。内套4的顶端中心有一喷油孔,与伸入于蓄能器底部的吸油管3相连接。在喷油孔两侧各有一个气孔6。当控制阀12打开时,经吸油管3与喷油孔喷出的燃油与从二个气孔6中被压出的空气,二者在内套4与外套5之间所形成的园锥体状的空腔内,发生相互剧烈的冲击,迫使燃油雾化成微细油雾,即从外套5的喷雾孔7中以高速喷射到与外套5上端连接的喷油雾管8内,一经点火即产生园柱状火焰经喷油雾管8上端的稳焰器11,进入二吹进风罩9内,该罩的园柱表面钻有较多的进气孔。罩的上端置有火盖10,此对火焰经过二次进风罩9与火盖10的环状缝隙中喷出,从而达到火焰扩散的目的,便可进行正常燃烧。如图3所示,为家用单眼燃油灶。它由单管本燃烧器14配上灶具13组成。额定热负荷为10MJ/h。如图4所示,为家用双眼燃油灶,由本燃烧器16、17并立安装于蓄能器15上。额定热负荷为2×10=20MJ/h。如图5所示,为商用三管燃油灶。三只本燃烧器18、19、20,在径向每相隔120°等距安装于蓄能器21上。额定热负荷为3×20=60MJ/h。如图6所示,为商用多管(以五管为例)燃油灶。本燃烧器23安装在蓄能器25的中央位置,其余的22、24、26、27在径向每相隔90°配置。额定热负荷为5×20=100MJ/h。这是多管式本燃烧器用于商用燃油灶的例子。如用于其他工业设备所需的外加热源,对于多管式本燃烧器的管数,可根据其热负荷数值来决定。如图7所示,为商用蒸锅灶。由15管本燃烧器28、机砖29、外壳30,蒸锅31组成。蒸锅31安装于外壳30的上部。所组合的各个单管燃烧器的高度可按蒸锅31的底部曲面来调整安装,以保持每只燃烧器所喷出的火焰与锅底等高,从而提高其燃烧效率。热负荷为15×10=150MJ/h。如图8所示,为商用三眼中餐灶。它是由两个主火灶32、41,次火灶40,红缸砖33,外壳34,两个14管本燃烧器35、39,4管本燃烧器37,压缩空气连接管36、38组成。次火灶40位于两个主火灶32、41之间。三只蓄能器所需压缩空气是用一台空压机通过连接管36、38来提供。每个主火灶的热负荷为14×10=140MJ/h。次火灶热负荷为4×10=40MJ/h。如图9所示,为立式火管热水炉。由底座42,多管本燃烧器43,进水管44、火管45,炉身46,热水管47,烟囱48组成。多管本燃烧器43位于底座42内。火管45下端开口,上端封闭。它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徐氏燃烧器。由蓄能器(1)和带有稳焰器的燃烧器(2)组成。燃烧器(2)安装于蓄能器(1)的中央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