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94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包括酸化罐和注酸组件,所述酸化罐的外部安装有注酸组件,所述酸化罐包括罐盖和罐体,所述酸化罐的上端为罐体,所述酸化罐的中部为罐体,所述注酸组件包括气泵、注入口、气泵支架、第一管道、蓄酸罐、第二管道和环形固定架,所述罐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蓄酸罐,所述蓄酸罐的侧壁上开设有外接口。本装置通过气泵驱动气压从注入口进入,通过第一管道向蓄酸罐内部施压,使得蓄酸罐内部的酸液在气压作用下从出液孔向酸化罐中排出,在气泵驱动,阀门调节的状态下实现罐体内部定点定量释放酸液,从而能够达到酸液短时间内扩散均匀,罐体内部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

A special acidizing device for side chain synthesis of erythromyc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酸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
技术介绍
溴喹啉为原料经3步合成侧链,然后从红霉素A肟开始,经酯化、烃基化、去保护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合成了ABT-773侧链和关键中间体。其中需要酸化装置进行酸化反应,而酸化反应适宜条件:反应温度0~5℃,酸滴加速度为1ml/min,加入3mol/l盐酸保持溶液pH4.0-4.3,且该数据值随反应的进行会发生细微变动,在实际操作中,酸化装置想维持溶液pH值的稳定,通常采用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酸液,但搅拌会带来震动、噪音以及其他的弊端,并且不能根据反应的进行对酸液注入量进行细微调节,使得反应中酸液均匀度低,不同反应区域的pH值波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具备酸化均匀,pH值稳定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包括酸化罐和注酸组件,所述酸化罐的外部安装有注酸组件,所述酸化罐包括罐盖和罐体,所述酸化罐的上端为罐体,所述酸化罐的中部为罐体,所述注酸组件包括气泵、注入口、气泵支架、第一管道、蓄酸罐、第二管道和环形固定架,所述罐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蓄酸罐,所述蓄酸罐的侧壁上开设有外接口,所述外接口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环形固定架,所述环形固定架套接于罐体的外部,所述蓄酸罐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泵支架,所述气泵支架的中部上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贯穿连接有蓄酸罐,所述气泵的上端贯穿连接有注入口;所述环形固定架包括上接口、侧向接口、第三管道和出液孔,所述环形固定架的上端设有上接口,所述上接口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环形固定架的内壁上开设有侧向接口,所述侧向接口和上接口相连接,所述侧向接口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罐体侧壁,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设有出液孔。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为软管,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为硬管。优选的,所述上接口、侧向接口和外接口均呈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注入口均连接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通过气泵驱动气压从注入口进入,通过第一管道向蓄酸罐内部施压,使得蓄酸罐内部的酸液在气压作用下从外接口被压入第二管道,酸液从蓄酸罐依次进入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然后从出液孔向酸化罐中排出,其中利用环形固定架对第二管道的下端进行定位,因为环形固定架和蓄酸罐之间连接的第二管道呈环形分布,并向环形的储液孔中供液,出液孔可以延伸至罐体内部,在气泵驱动,阀门调节的状态下实现罐体内部任意位置定点定量释放酸液,从而能够达到酸液短时间内扩散均匀,罐体内部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注酸组件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环形固定架结构图。图中:1、酸化罐;11、罐盖;12、罐体;2、注酸组件;21、气泵;22、注入口;23、气泵支架;24、第一管道;25、蓄酸罐;251、外接口;26、第二管道;27、环形固定架;271、上接口;272、侧向接口;273、第三管道;274、出液孔;28、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包括酸化罐1和注酸组件2,酸化罐1的外部安装有注酸组件2,酸化罐1包括罐盖11和罐体12,酸化罐1的上端为罐体12,酸化罐1的中部为罐体12,注酸组件2包括气泵21、注入口22、气泵支架23、第一管道24、蓄酸罐25、第二管道26和环形固定架27,罐盖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蓄酸罐25,蓄酸罐25的侧壁上开设有外接口251,外接口251连接有第二管道26,第二管道26的另一端连接有环形固定架27,环形固定架27对第二管道26的下端进行定位,环形固定架27套接于罐体12的外部,蓄酸罐25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泵支架23,气泵支架23的中部上端连接有气泵21,气泵21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24贯穿连接有蓄酸罐25,气泵21的上端贯穿连接有注入口22,通过气泵21驱动气压从注入口22进入,通过第一管道24向蓄酸罐25内部施压,使得蓄酸罐25内部的酸液在气压作用下从外接口251被压入第二管道26,酸液从蓄酸罐25依次进入第二管道26和第三管道273,然后从出液孔274向酸化罐1中排出,第二管道26为软管,第一管道24和第三管道273为硬管,第一管道24、第二管道26、第三管道273和注入口22均连接有阀门28,阀门28的开启状态能够调节酸液通过量,其中采用单向阀门28还能够防止逆流,在蓄酸罐25内部酸液排放光需要重新注入时需要将蓄酸罐25上下端第一管道24、第二管道26上的阀门28全部关闭。请参阅图3-4,环形固定架27包括上接口271、侧向接口272、第三管道273和出液孔274,环形固定架27的上端设有上接口271,上接口271连接有第二管道26,环形固定架27的内壁上开设有侧向接口272,侧向接口272和上接口271相连接,上接口271、侧向接口272和外接口251均呈环形分布,环形固定架27和蓄酸罐25之间连接的第二管道26呈环形分布,并向环形的储液孔中供液,出液孔274可以延伸至罐体12内部,在气泵21驱动,阀门28调节的状态下实现罐体12内部任意位置定点定量释放酸液,从而能够达到酸液短时间内扩散均匀,罐体12内部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侧向接口272连接有第三管道273,第三管道273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罐体12侧壁,第三管道273的一端设有出液孔27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通过气泵21驱动气压从注入口22进入,通过第一管道24向蓄酸罐25内部施压,使得蓄酸罐25内部的酸液在气压作用下从外接口251被压入第二管道26,酸液从蓄酸罐25依次进入第二管道26和第三管道273,然后从出液孔274向酸化罐1中排出,其中利用环形固定架27对第二管道26的下端进行定位,因为环形固定架27和蓄酸罐25之间连接的第二管道26呈环形分布,并向环形的储液孔中供液,出液孔274可以延伸至罐体12内部,在气泵21驱动,阀门28调节的状态下实现罐体12内部任意位置定点定量释放酸液,从而能够达到酸液短时间内扩散均匀,罐体12内部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包括酸化罐(1)和注酸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罐(1)的外部安装有注酸组件(2),所述酸化罐(1)包括罐盖(11)和罐体(12),所述酸化罐(1)的上端为罐体(12),所述酸化罐(1)的中部为罐体(12),所述注酸组件(2)包括气泵(21)、注入口(22)、气泵支架(23)、第一管道(24)、蓄酸罐(25)、第二管道(26)和环形固定架(27),所述罐盖(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蓄酸罐(25),所述蓄酸罐(25)的侧壁上开设有外接口(251),所述外接口(251)连接有第二管道(26),所述第二管道(26)的另一端连接有环形固定架(27),所述环形固定架(27)套接于罐体(12)的外部,所述蓄酸罐(25)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泵支架(23),所述气泵支架(23)的中部上端连接有气泵(21),所述气泵(21)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24)贯穿连接有蓄酸罐(25),所述气泵(21)的上端贯穿连接有注入口(22);/n所述环形固定架(27)包括上接口(271)、侧向接口(272)、第三管道(273)和出液孔(274),所述环形固定架(27)的上端设有上接口(271),所述上接口(271)连接有第二管道(26),所述环形固定架(27)的内壁上开设有侧向接口(272),所述侧向接口(272)和上接口(271)相连接,所述侧向接口(272)连接有第三管道(273),所述第三管道(273)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罐体(12)侧壁,所述第三管道(273)的一端设有出液孔(27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酸化装置,包括酸化罐(1)和注酸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罐(1)的外部安装有注酸组件(2),所述酸化罐(1)包括罐盖(11)和罐体(12),所述酸化罐(1)的上端为罐体(12),所述酸化罐(1)的中部为罐体(12),所述注酸组件(2)包括气泵(21)、注入口(22)、气泵支架(23)、第一管道(24)、蓄酸罐(25)、第二管道(26)和环形固定架(27),所述罐盖(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蓄酸罐(25),所述蓄酸罐(25)的侧壁上开设有外接口(251),所述外接口(251)连接有第二管道(26),所述第二管道(26)的另一端连接有环形固定架(27),所述环形固定架(27)套接于罐体(12)的外部,所述蓄酸罐(25)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泵支架(23),所述气泵支架(23)的中部上端连接有气泵(21),所述气泵(21)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24)贯穿连接有蓄酸罐(25),所述气泵(21)的上端贯穿连接有注入口(22);
所述环形固定架(27)包括上接口(271)、侧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