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70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墙体结构墙体与构造柱之间整体性差,稳固性不够高,砌筑施工环境差,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构造柱和墙体,所述构造柱包括竖直分布的主筋和环套所述主筋的钢筋笼,所述主筋上垂直设置有配筋,所述墙体包括横柱和砌体,所述配筋位于所述横柱中,所述砌体包括多个预制砌体构件,所述预制砌体构件包括横向筋和竖向筋,所述横向筋与所述主筋连接,所述竖向筋与所述配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墙体结构整体性好,稳固且现场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A stable building wa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在修建房屋时,一般会先修筑构造柱和圈梁,然后再在构造柱和圈梁之间砌筑墙体,但是墙体和构造柱以及圈梁之间缺乏稳固的连接,这就导致整个墙体的结构不够稳固,尤其是在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容易出现垮塌,另外,在建筑施工现场,现有的墙体砌筑方式是在现场采用砂浆一块砖一块砖地进行砌筑,灰尘重,现场环境恶劣,工人施工不便。随着现在对建筑结构质量要求的提升,设计和修建更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以及简化施工过程相当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建筑墙体结构墙体与构造柱之间整体性差,稳固性不够高,砌筑施工环境差,效率低下。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包括构造柱和墙体,所述构造柱包括竖直分布的主筋和环套所述主筋的钢筋笼,所述主筋上垂直设置有配筋,所述墙体包括横柱和砌体,所述配筋位于所述横柱中,所述砌体包括多个预制砌体构件,所述预制砌体构件包括横向筋和竖向筋,所述横向筋与所述主筋连接,所述竖向筋与所述配筋连接。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砌体与所述构造柱和配筋之间均采用钢筋连接,提升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而砌体是采用预制砌体组件连接而成,使得砌体可以根据墙体的大小进行提前预制,再运输到现场进行砌筑,无需在施工现场一一砌筑,减少了施工工人在现场的施工时间,且大大减少了现场水泥砂浆等使用,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本技术优选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每一个横柱中的配筋数量至少为2根,2根以上的配筋有利于增加与竖向筋的连接数,提升整体性。本技术优选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相互垂直的两个墙体之间的配筋环绕在所述主筋上且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墙体中,即伸入相互垂直的两个墙体的配筋为一根配筋环绕在主筋上再向两个分开,这种有利于保证配筋以及其与主筋之间的连接整体性。本技术优选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所述横向筋的端部设置弯钩并钩在所述主筋上,所述竖向筋的端部设置第二弯钩并钩在所述配筋上,弯钩结构可保证连接处的强度,且在横向和竖向均设置弯钩连接,对砌体在两个方向均有约束力,提升了墙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本技术优选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所述弯钩和第二弯钩表面均涂覆有氟碳涂层,氟碳涂层既可以增大强度又可以减小腐蚀。本技术优选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所述预制砌体构件由多个砖体构成,所述砖体上设置横向孔和竖向孔,横向筋和竖向筋通过所述横向孔和竖向孔连接所述砖体。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构造柱、横柱以及砌体之间均有钢筋连接,提升了墙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2.本技术的砌体可根据墙体尺寸提前预制,减少现场施工时间,改善了施工现场环境,而且砌体的内部连接更为稳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构造柱,10-主筋,11-配筋,110-环绕部,12-钢筋笼,2-砌体,20-横向筋,200-弯钩,21-竖向筋,210-第二弯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构造柱1和墙体,所述构造柱1包括竖直分布的主筋10和环套所述主筋10的钢筋笼12,所述主筋10上垂直设置有配筋11,所述墙体包括横柱和砌体2,所述配筋11位于所述横柱中,所述砌体2包括多个预制砌体构件,所述预制砌体构件包括横向筋20和竖向筋21,所述横向筋20与所述主筋10连接,所述竖向筋21与所述配筋11连接。所述主筋10为4根且围合成截面呈正方形的钢架,钢筋笼12横向换套在主筋10外围对主筋10起到收拢作用,所述构造柱1的四面均设置墙体。砌体2与所述构造柱1和配筋11之间均采用钢筋连接,提升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而砌体2是采用预制砌体组件连接而成,使得砌体2可以根据墙体的大小进行提前预制,再运输到现场进行砌筑,无需在施工现场一一砌筑,减少了施工工人在现场的施工时间,且大大减少了现场水泥砂浆等使用,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每一个横柱中的配筋11数量为2根,2根的配筋11有利于增加与竖向筋21的连接数,提升整体性。相互垂直的两个墙体之间的配筋11环绕在所述主筋10上且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墙体中,即伸入相互垂直的两个墙体的配筋11为一根配筋11,中间为环绕部110,环绕在主筋10上再向两个方向分开,这种有利于保证配筋11以及其与主筋10之间的连接整体性。所述横向筋20的端部设置弯钩200并钩在所述主筋10上,所述竖向筋21的端部设置第二弯钩210并钩在所述配筋11上,弯钩200结构可保证连接处的强度,且在横向和竖向均设置弯钩200连接,对砌体2在两个方向均有约束力,提升了墙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所述弯钩200和第二弯钩210表面均涂覆有氟碳涂层,所述配筋11整体涂覆有氟碳涂层,氟碳涂层既可以增大强度又可以减小腐蚀。所述预制砌体构件由多个砖体构成,所述砖体上设置横向孔和竖向孔,横向筋20和竖向筋21通过所述横向孔和竖向孔连接所述砖体,所述横向孔和竖向孔是通过在所述砖块为湿坯时打孔制得。在制备上述预制砌体构件时,在水平方向需要使相邻的砖块之间的横向孔相贯通,再在相贯通的横向穿筋孔内穿过横向筋20,而在竖直方向上,同样需要使相邻的砖块之间的竖向穿孔相贯通,再在相贯通的竖向孔内穿设竖向筋21,从而使得砖块分别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实现了互相串接。同时,为了增加建筑块材1之间的连接强度,互相串接的各砖块之间再通过砌筑砂浆互相粘接。对于从最上层砖块穿出的竖向筋21的端部设置的第二弯钩210,钩住上排配筋11,而对于从构造柱1一侧穿出的横向筋20,在端部设置有弯钩200,钩住主筋10。对于连接好的配筋11与竖向筋21之间形成的钢架体,可以浇筑混凝土形成横柱,主筋10形成的钢架之间也浇筑混凝土形成构造柱1,从而提升结构整体性和稳固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横向筋20与所述主筋10焊接,所述竖向筋21与所述配筋11焊接。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包括构造柱(1)和墙体,所述构造柱(1)包括竖直分布的主筋(10)和环套所述主筋(10)的钢筋笼(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10)上垂直设置有配筋(11),所述墙体包括横柱和砌体(2),所述配筋(11)位于所述横柱中,所述砌体(2)包括多个预制砌体构件,所述预制砌体构件包括横向筋(20)和竖向筋(21),所述横向筋(20)与所述主筋(10)连接,所述竖向筋(21)与所述配筋(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包括构造柱(1)和墙体,所述构造柱(1)包括竖直分布的主筋(10)和环套所述主筋(10)的钢筋笼(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10)上垂直设置有配筋(11),所述墙体包括横柱和砌体(2),所述配筋(11)位于所述横柱中,所述砌体(2)包括多个预制砌体构件,所述预制砌体构件包括横向筋(20)和竖向筋(21),所述横向筋(20)与所述主筋(10)连接,所述竖向筋(21)与所述配筋(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横柱中的配筋(11)数量至少为2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固的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墙体之间的配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翔苏志德梁义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