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9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井盖,包括井盖本体、排水机构A,所述井盖本体包括该盖体、位于盖体下方并与至相连接的骨架,骨架安装在井盖本体下侧面,盖体中部设置有中间孔,排水机构A包括杆体、浮力块,浮力块设置在中间孔内,杆体竖直设置其套设在骨架上,杆体上端与浮力块设相连接,杆体上部外周设置有限位挡块,还包括安装台、排水机构B,排水机构B包括水箱、堵块,盖体上开设有若干快排孔,每个快排孔内设置一个堵块,所述堵块经连接杆与水箱相连接,所述水箱上端不封闭,水箱与盖体同轴心,水箱与外套设有导套,导套安装在骨架上,安装台安装在骨架上并位于水箱正下方,水箱底部经弹簧连接安装台,水箱底部或下部周侧设置有至少一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安全,在雨时能够快速排水。

Drainage well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井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井盖。
技术介绍
随着气候变暖趋势加剧,世界各地降雨量日益增加,造成许多城市积水严重,内涝成灾,相关新闻屡现报端,这给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究其原因就是市政排水不畅导致的。排水不畅引起的积水除了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外,也给社会的经济财产带来很大损失,如地下车库中的汽车被淹(地面上汽车被水泡),甚至发生漏电现象,引发安全事故等。所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刻不容缓。城市排水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排水系统,二是排水设施。排水系统是一个全局规划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发现积水严重很大一个原因是排水设施在降雨量大时,因为排水面积小,而难于快速排水,所以通过更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能够较好的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现阶段,市场上井盖形式主要有以球墨铸铁为代表的实心形式,以及以雨水篦子为代表的镂空形式。但二者存在诸多缺点,前者开孔面积小,快速排水能力差,但优点在于结构安全,不会发生掉落物体现象;后者开孔面积大,排水快,但是在平时易发生贵重物品掉落进下水道,且单个孔而言,尺寸较小,易发生杂物堵塞等现象,给生活以及排水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排水井盖。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排水井盖,包括井盖本体、排水机构A,所述井盖本体包括该盖体、位于盖体下方并与之相连接的骨架,所述盖体中部设置有中间孔,所述排水机构A包括杆体、浮力块,所述浮力块设置在中间孔内,杆体竖直设置其套设在骨架上,杆体上端与浮力块设相连接,杆体上部外周设置有限位挡块。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于中间孔外周圆周均布有若干泄水小孔。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台、排水机构B,所述排水机构B包括水箱、堵块,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若干快排孔,每个快排孔内设置一个堵块,所述堵块经连接杆与水箱相连接,所述水箱上端不封闭,水箱与盖体同轴心,水箱与外套设有导套,导套安装在骨架上,安装台安装在骨架上并位于水箱正下方,水箱底部经弹簧连接安装台,水箱底部或下部周侧设置有至少一排水口。进一步的,所述快排孔为圆周均布的若干径向条孔,所述井盖上设置有与中间孔同轴心的环孔,环孔位于中间孔外侧,径向条孔内端连通环孔,所述堵块包括条状块、环形块,条状块内端与环形块制成一体或相连接,条状块设置在径向条孔内,环形块设置在环孔内,环形块经连接杆连接水箱。进一步的,水箱上部外周圆周均布至少两个连接耳,每个连接耳经一连接杆连接环形块。进一步的,水箱上端中心处设置有与其同轴心的套筒,套筒外周经连杆连接水箱,套筒套设置在杆体上。进一步的,杆体外周设置有螺旋凸部,套筒内设置有与螺旋凸部相配合的螺旋槽。进一步的,盖体上表面中间比其外周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构安全,在雨时能够快速排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堵块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盖体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水箱的俯视图。图中:1-盖体;2-骨架;3-浮力块;4-连接杆;5-杆体;6-限位挡块;7-导套;8-水箱;9-排水口;10-弹簧;11-安装台;12-环形块;13-条状块;14-中间孔;15-泄水小孔;16-环孔;17-快排孔;18-套筒;19-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排水井盖,包括井盖本体、排水机构A,所述井盖本体包括该盖体、位于盖体下方并与之相连接的骨架,所述盖体中部设置有中间孔,所述排水机构A包括杆体、浮力块,所述浮力块设置在中间孔内,杆体竖直设置其套设在骨架上,杆体上端与浮力块设相连接,杆体上部外周设置有限位挡块,还包括安装台、排水机构B,所述排水机构B包括水箱、堵块,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若干快排孔,每个快排孔内设置一个堵块,所述堵块经连接杆与水箱相连接,所述水箱上端不封闭,水箱与盖体同轴心,水箱与外套设有导套,导套安装在骨架上,安装台安装在骨架上并位于水箱正下方,水箱底部经弹簧连接安装台,水箱底部或下部周侧设置有至少一排水口,以排除水箱内的水,从而保证在地表无积水后,水箱内水能够排走,减轻整体重量,从而使装置能够在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杆体横截面为矩形,保证排水机构B上下移动过程中旋转固定角度,确保能够复位。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挡块套设在杆体上并经螺钉锁固。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大径部、小径部,大径部、小径部形成支撑浮力块的阶梯面,限位挡块外端位于小径部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骨架采用金属材料如铸铁或型钢制作,固定平台与骨架制成一体或焊接,密封块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制作,连接杆采用金属材料,将水箱与密封块组成一体,共同下落或上升,浮力块采用轻质材料制作,以保证积水较深时,能够在浮力作用下带动杆体上升,从而开启中间孔,快速将积水排至水箱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于中间孔外周圆周均布有若干泄水小孔,用以排除降雨量不大的雨水,泄水小孔与中间孔的圆心距加上泄水小孔的半径之和小于水箱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快排孔为圆周均布的若干径向条孔,所述井盖上设置有与中间孔同轴心的环孔,环孔位于中间孔外侧,径向条孔内端连通环孔,所述堵块包括条状块、环形块,条状块内端与环形块制成一体或相连接,条状块设置在径向条孔内,环形块设置在环孔内,环形块经连接杆连接水箱。在本实施例中,水箱上部外周圆周均布至少两个连接耳,每个连接耳经一连接杆连接环形块。在本实施例中,水箱上端中心处设置有与其同轴心的套筒,套筒外周经连杆连接水箱,套筒套设置在杆体上。在本实施例中,杆体外周设置有螺旋凸部,套筒内设置有与螺旋凸部相配合的螺旋槽。在本实施例中,盖体上表面中间比其外周低形成一定坡度,用以确保在降雨时,表面雨水能够快速积聚在井盖中部。在平时,浮力块依靠自重落在中间孔上,根据排水机构B重量,计算其升至顶部所需弹力,从而计算出弹簧所需压缩值,使得堵块充填泄水孔,盖体整体维持密状态。当雨水量不大时,由于在井盖中部附近留有泄水小孔,可依靠该泄水小孔完成排水。当降雨量较大,泄水小孔不满足排水需求时,随着井盖上积水的增多,浮力块逐步上移,当其脱离盖体表面时,井盖表面的积水通过中间孔流入水箱内,随着水箱积水的增加到一定值时,依靠增加的水重,打破平衡状态,弹簧进一步被压缩,水箱向下移动,并带动堵块下移,当下降到预订位置后(可通过调整限位挡块的位置来实现),快排孔被完全打开,从而进行快速排水。当降雨停止或减小后,随着路面积水被快速排走,积水深度逐步降低,浮力块慢慢回落。随着浮力块的完全回落,表面水不再由中间孔流入水箱内,由于在水箱底部留有排水口,水箱内的积水慢慢被排走,水的重力逐步减小,水箱在弹簧作用下慢慢上升,直至水箱内水完全排走后,水箱、堵块完全复位。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排水机构A,所述井盖本体包括盖体、位于盖体下方并与之相连接的骨架,所述盖体中部设置有中间孔,所述排水机构A包括杆体、浮力块,所述浮力块设置在中间孔内,杆体竖直设置其套设在骨架上,杆体上端与浮力块设相连接,杆体上部外周设置有限位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排水机构A,所述井盖本体包括盖体、位于盖体下方并与之相连接的骨架,所述盖体中部设置有中间孔,所述排水机构A包括杆体、浮力块,所述浮力块设置在中间孔内,杆体竖直设置其套设在骨架上,杆体上端与浮力块设相连接,杆体上部外周设置有限位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于中间孔外周圆周均布有若干泄水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台、排水机构B,所述排水机构B包括水箱、堵块,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若干快排孔,每个快排孔内设置一个堵块,所述堵块经连接杆与水箱相连接,所述水箱上端不封闭,水箱与盖体同轴心,水箱与外套设有导套,导套安装在骨架上,安装台安装在骨架上并位于水箱正下方,水箱底部经弹簧连接安装台,水箱底部或下部周侧设置有若干排水口。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要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江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