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768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供水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包括聚集器,所述原动水箱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有市政水源,所述原动水箱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有地面水箱,所述地面水箱连接有供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相连通有用水区和高楼水箱,所述出水管道用水区连接,所述聚集器通过连接管与储存箱连通,所述聚集器包括外筒圈和内筒,所述内筒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水圈,所述接水圈侧壁通过延伸圈固定连接有蒸发罩,所述蒸发罩底部固定连接有聚水圈,所述聚水圈位于外筒圈上方,所述内筒侧壁开设有多个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仅地面供水产生的供水不足的问题,实现雨水的收集处理与利用,节省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Building water supply system based on B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供水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
技术介绍
BIM技术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的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人口密度进一步攀升,城镇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量也在不断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城镇生活用水存在相当程度的浪费,尤其是各类写字楼、办公楼、宾馆、饭店、医院、商业楼宇、住宅楼等城镇建筑楼宇的用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包括原动水箱(1)、地面水箱(2)、高楼水箱(3)和聚集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水箱(1)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有市政水源(5),所述原动水箱(1)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有地面水箱(2),所述地面水箱(2)内固定安装有过滤芯,所述地面水箱(2)连接有供水总管(6),所述供水总管(6)相连通有用水区(7)和高楼水箱(3),所述高楼水箱(3)设置在所供水建筑物顶部,所述高楼水箱(3)相连通有出水管道(8),所述出水管道(8)用水区(7)连接,所述聚集器(4)设置在所供水建筑物顶部,所述聚集器(4)通过连接管与储存箱(9)连通,所述储存箱(9)通过各路水管与用水区(7)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包括原动水箱(1)、地面水箱(2)、高楼水箱(3)和聚集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水箱(1)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有市政水源(5),所述原动水箱(1)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有地面水箱(2),所述地面水箱(2)内固定安装有过滤芯,所述地面水箱(2)连接有供水总管(6),所述供水总管(6)相连通有用水区(7)和高楼水箱(3),所述高楼水箱(3)设置在所供水建筑物顶部,所述高楼水箱(3)相连通有出水管道(8),所述出水管道(8)用水区(7)连接,所述聚集器(4)设置在所供水建筑物顶部,所述聚集器(4)通过连接管与储存箱(9)连通,所述储存箱(9)通过各路水管与用水区(7)连接,所述聚集器(4)包括外筒圈(10)和内筒(11),所述内筒(11)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水圈(12),所述接水圈(12)侧壁通过延伸圈(13)固定连接有蒸发罩(14),所述蒸发罩(14)底部固定连接有聚水圈(15),所述聚水圈(15)位于外筒圈(10)上方,所述内筒(11)侧壁开设有多个水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达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