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龙专利>正文

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5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解决了现有的手动式全高转闸使用范围小的问题;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包括闸体、旋转门、控制装置和驱动机构;闸体上设有供通行的开口;旋转门包括转轴和推杆组,转轴转动设置在闸体上并将开口分隔为通行区和监控区;推杆组有多组并均匀设置在转轴上,一个推杆组由若干个竖直分布的推杆组成;控制装置设置在监控区上并电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限速组件和锁紧组件,限速组件和锁紧组件均与转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通过控制装置感应并控制锁紧组件保证了旋转门在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之间切换,增加了使用范围。

A kind of full height turnstile with one-way traff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
本技术属于门禁
,具体涉及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
技术介绍
转闸适用于严格的管制区,可有效防止攀爬、钻越,转闸主要分全高转闸、半高转闸,然后就有分单向转闸、90°转闸、120°转闸等等。通行人员在通过转闸时,受管理权限控制的转闸可以拒绝没有权限的人员进入,如通过权限允许通过,转闸会自动放行。进一步,还有通行人员手推实现转动的手动式全高转闸,现有的手动式全高转闸采用不锈钢钢管制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双向通行,对于严格限制通行方向的管制区,现有的手动式全高转闸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解决了现有的手动式全高转闸使用范围小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包括闸体、旋转门、控制装置和驱动机构;所述闸体上设有供通行的开口;所述旋转门包括转轴和推杆组,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闸体上并将开口分隔为通行区和监控区;所述推杆组有多组并均匀设置在转轴上,一个推杆组由若干个竖直分布的推杆组成;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监控区上并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限速组件和锁紧组件,所述限速组件和所述锁紧组件均与所述转轴相连。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棘轮、电机、锁紧杆、转动轴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棘轮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锁紧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且锁紧杆的一端与棘轮相接触,锁紧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优选地,所述限速组件包括驱动件、从动件和限速块;所述驱动件包括轴套和若干个驱动杆,所述轴套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驱动杆均匀分布在轴套上,且驱动杆上设有驱动孔;所述从动件包括减速套、壳体、从动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减速套套接在转轴上,所述壳体环绕减速套设置且壳体内设有环形的安装槽,壳体上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一端设置所述从动杆,滑动槽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且第二弹性件沿着滑动槽布置并与从动杆相连;所述限速块转动设置所述壳体内,限速块的转动中心与从动杆同轴并位于从动杆的内侧,且限速块的转动中心与从动杆的连线指向转轴的转动中心。优选地,所述限速块包括转动部、减速部和连接柄;所述转动部通过竖杆与壳体相连,且所述竖杆上设有扭簧;所述减速部的减速端面的尺寸与所述减速套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柄连接转动部与减速部。优选地,所述滑动槽包括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设置在壳体一侧侧壁上且贯穿,所述第二滑动槽设置在壳体另一侧侧壁的内壁面上且与第一滑动槽相匹配。优选地,所述从动杆包括下杆、上杆和第三弹性件;所述下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下杆的顶端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上杆一端与下杆相连且设有第二电磁铁,上杆另一端穿出壳体;所述第三弹性件连接下杆和上杆。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有若干个并均匀设置在监控区的上方,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传感器、限速组件和锁紧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通过控制装置感应并控制锁紧组件保证了旋转门在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之间切换,增加了使用范围,单向通行时避免了有人将危险物品带入,同时,锁紧组件的动作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通过限速组件的设置防止了旋转门转速过快导致的通行人员受伤;控制装置实现了自动监控,减少工作人员的设置,减少成本;旋转门的重量轻,方便了通行人员的推动,提高了通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驱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A-A的旋转剖视示意图。图5是限速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闸体;11-开口;111-通行区;112-监控区;2-旋转门;21-转轴;22-推杆组;3-传感器;4-锁紧组件;41-电机;42-锁紧杆;43-转动轴;44-棘轮;5-驱动件;51-轴套;52-驱动杆;53-驱动孔;6-从动件;61-减速套;62-壳体;63-从动杆;631-下杆;632-上杆;64-滑动槽;641-第一滑动槽;642-第二滑动槽;65-安装槽;7-限速块;71-转动部;72-连接柄;73-减速部;731-减速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包括闸体1、旋转门2、控制装置和驱动机构;所述闸体1上设有供通行的开口11;所述旋转门2包括转轴21和推杆组22,所述转轴21转动设置在所述闸体1上并将开口11分隔为通行区111和监控区112;所述推杆组22有多组并均匀设置在转轴21上,一个推杆组22由若干个竖直分布的推杆组成;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监控区112上并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限速组件和锁紧组件4,所述限速组件和所述锁紧组件均与所述转轴21相连。本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以下简称转闸)工作时,通行人员需要经过转闸时手推旋转门2以通过转闸,为了满足单向通行的条件,设置了锁紧组件4以防止逆行,具体而言,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4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锁紧组件4包括棘轮44、电机41、锁紧杆42、转动轴43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棘轮44套接在所述转轴21上,所述锁紧杆42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3上,且锁紧杆42的一端与棘轮44相接触,锁紧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相连,电机41的输出轴上套接所述第一弹性件。锁紧组件4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控制装置检测到旋转门2的转动方向与预设的转动方向相反时,控制装置向锁紧组件发出一个信号,电机41的输出轴收缩并带动与电机41的输出轴相连的锁紧杆42运动,具体而言,锁紧杆42以转动轴43为中心转动,使锁紧杆42的近棘轮44端插入棘轮44的轮齿之间,进而卡住棘轮44使旋转门2锁死并停止转动。旋转门2需要恢复转动时,控制装置向锁紧组件4发出信号进而使电机41停止工作,在电机41的输出轴收缩时被压缩的第一弹性件恢复原形进而带动电机41的输出轴回到原位,进而使插入棘轮44的锁紧杆42脱离与棘轮44的接触,进而使旋转门2恢复转动。进一步,转闸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多个通行人员按照顺序通行的情况,此时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通行人员推动旋转门2的作用力不同,旋转门2的转速也不稳定,可能出现通行人员受伤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转闸设置了限速组件,具体而言,限速组件包括了驱动件5、从动件6和限速块7三个部分,驱动件5随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包括闸体(1)、旋转门(2)、控制装置和驱动机构;/n所述闸体(1)上设有供通行的开口(11);/n所述旋转门(2)包括转轴(21)和推杆组(22),所述转轴(21)转动设置在所述闸体(1)上并将开口(11)分隔为通行区(111)和监控区(112);所述推杆组(22)有多组并均匀设置在转轴(21)上,一个推杆组(22)由若干个竖直分布的推杆组成;/n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监控区(112)上并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n驱动机构包括限速组件和锁紧组件(4),所述限速组件和所述锁紧组件(4)均与所述转轴(2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包括闸体(1)、旋转门(2)、控制装置和驱动机构;
所述闸体(1)上设有供通行的开口(11);
所述旋转门(2)包括转轴(21)和推杆组(22),所述转轴(21)转动设置在所述闸体(1)上并将开口(11)分隔为通行区(111)和监控区(112);所述推杆组(22)有多组并均匀设置在转轴(21)上,一个推杆组(22)由若干个竖直分布的推杆组成;
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监控区(112)上并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限速组件和锁紧组件(4),所述限速组件和所述锁紧组件(4)均与所述转轴(2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4)包括棘轮(44)、电机(41)、锁紧杆(42)、转动轴(43)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棘轮(44)套接在所述转轴(21)上,所述锁紧杆(42)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3)上,且锁紧杆(42)的一端与棘轮(44)相接触,锁紧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相连,电机(41)的输出轴上套接所述第一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通行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组件包括驱动件(5)、从动件(6)和限速块(7);
所述驱动件(5)包括轴套(51)和若干个驱动杆(52),所述轴套(51)套接在所述转轴(21)上,所述驱动杆(52)均匀分布在轴套(51)上,且驱动杆(52)上设有驱动孔(53);
所述从动件(6)包括减速套(61)、壳体(62)、从动杆(63)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减速套(61)套接在转轴(21)上,所述壳体(62)环绕减速套(61)设置且壳体(62)内设有环形的安装槽(65),壳体(62)上设有滑动槽(64),滑动槽(64)一端设置所述从动杆(63),滑动槽(64)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