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2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焙烧玻璃微珠的配气均匀的燃气燃烧器。其由燃气管道(10)及与燃气管道相连的燃烧器头部组成,燃烧器头部包含有空气通道、气体混合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头部包括前后两块对应均匀设置有相同孔眼(3)、(3′)的两块蒙板(1)、(2),其中后蒙板中空部位与燃气管道(10)相连,前蒙板(2)中部封闭无孔隙呈圆形,两块蒙板由外管(14)连接,在两蒙板对应孔眼(3)、(3′)外由过气小管道(4)相连,形成空气通道,在每个所述过气小管道(4)表面上设有混气小孔(5),在所述的燃烧器头部以固定可调的方式安装有上面布满小孔的气体均分板(6),气体均分板(6)与前蒙板之间形成气体均分区(15)。它在工作过程中配气均匀,火焰均布,温度恒定,提高生产效率,调节气量配比方便,装配简单,体积小,价格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用燃气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焙烧玻璃微珠的配气均匀的燃气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焙烧玻璃微珠的。燃气燃烧器,大多采用喷枪式,如ZL01262228.1号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燃气喷枪结构,其是在传统的喷枪燃气管中心增设一个空气管以使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更均匀,但由于其仅仅增设了一个空气管且管径较大,不能使气体回流互混,依然达不到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的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中CN1396130A公开了喷射式燃烧器(喷枪)的安装使用状况,使用时玻璃微珠原料从垂直于燃烧器火焰的方向进行焙烧,此时原料会与喷枪管壁发生碰撞形成旋风,容易造成原料外部熔化而内部粘结成团、块的情况,易形成物料堵塞,造成原料的损失、成品率降低、生产效率降低。这种喷枪口小使火焰的截面积小,全铸造管件也使其装配复杂,难以拆卸,成本高,因其可调节点少而使配比调节不易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它在工作过程中配气均匀充分,火焰均布,温度恒定,腔内不会产生物料沉积从而提高原料的的利用率并提高生产效率,调节气量配比方便,装配简单,体积小,价格低。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燃气燃烧器,由燃气管道及与燃气管道相连的燃烧器头部组成,燃烧器头部包含有空气通道、气体混合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头部包括前后两块对应均匀设置有相同孔眼3、3′的两块蒙板1、2,其中后蒙板1呈中空环状,中空部位与燃气管道10相连,前蒙板2中部封闭无孔隙呈圆形,两块蒙板由外管14连接,在两蒙板对应孔眼3、3′外由过气小管道4相连,过气小管道4设置于外管14内部,形成空气通道,在每个所述过气小管道4表面上设有混气小孔5,该小孔形成空气、燃气的混合通道,在所述的燃烧器头部以固定可调的方式安装有上面布满小孔的气体均分板6,气体均分板6与前蒙板之间形成气体均分区15。所述燃气管道10与燃烧器头部采用常用的螺纹、销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前后蒙板2、1上的孔眼3′、3的数量从圆心自内向外逐渐增加,并且每排孔眼均匀设置。所述过气小管道4上的混气孔眼5与该管道轴向垂直。所述过气小管道4上的混气孔眼5、5′与该管道轴向垂直并且相互形成直角。靠近所述蒙板中心处的过气小管道4上混气孔眼数量较少,靠近所述蒙板边缘的过气小管道4上的混气孔眼数量较多。所述蒙板上的孔眼有三排,第一、二排每个过气小管道上的混气孔眼数为2个,第三排过气小管道上的混气孔眼数为4个。所述混气孔眼设置于过气小管道4的轴向中部。在所述前蒙板2上的孔眼3之间设置有出气小孔12。所述气体均分板6以螺栓7或销等常用的固定方式与前蒙板表面联接,且该联接点可位于不影响气体均分的任何位置。所述过气小管道4以铆接或者焊接的的方式与蒙板1、2上的孔眼连接。所述气体均分板6上交错均匀地布置有均布小孔13,小孔为圆形或细小的长方形。采用上述方案制成的燃气燃烧器,其燃气管道前有压力表或阀门控制燃气的流量,空气经过气压阀后进入燃烧器,而且燃烧器头部与气体均分板之间的距离(气体均分区)通过调整螺栓的长度或销子的不同锲入点可以调节,而装配燃烧器的燃烧室采用间槽连接方式,燃烧室的长度也可调节,通过这四个部位的调节可很方便地完成燃烧器的燃气配比,并可方便地按不同要求调节火焰的长度及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焙烧温度及时间。一定压力的燃气在管道10内向前流动时,前蒙板2中部无缝隙地将通道堵住产生了气流阻滞,形成气流回流,燃气就会自然而然地沿着过气小管道4上的混气小孔5、5′自中心向四周、由近及远地向过气小管道4扩散,达到自动混合空气与燃气的目的。此时混合气体再进入气体均分区15进行二次混合,通过均分板上的密布的均分孔而使气体混合均匀充分,最后在均分板外,达到均分配比的混合气体燃烧,形成火焰。这种方式的混气装置由于空气沿着燃烧器内均匀布置的过气小管道进入,首先使空气能在燃烧器内均匀分布,而燃气因气压及气流阻滞沿着混气小孔进入各过气小管道,因混气小孔孔径较小而燃气气压较大,使燃气以一定的流速喷入混气小孔与过气小管道内的空气快速混合,空气原有的压力使两股气体相互碰撞,混气充分,同时因燃气管道位于蒙板中部,蒙板呈圆形,各过气小管道均匀布置,混气小孔位于过气小管道上,使得一次混合气就能达到比较均匀的效果,通过燃气均分区进行二次混合后,再通过气体均分板上密布的均分小孔上进行第三次混合,此时的混合气体已经相当均匀了,这样就可使火焰均匀分布喷射而出。采用这种装置的燃烧器焙烧物料时,物料由燃烧器的火焰之前输入,因该燃烧器的前蒙板中心部位封闭,混合燃烧气体由均布板上的小孔涌出,该均布板呈中空的环形,这样形成一个中空的气流,输入的物料本身即为粉状,在送入燃烧室后就已被室内的气流打散,成为单独的颗粒,受到气流的作用力物料被悬浮地送入燃烧区,同样因中空气流的原因燃烧器燃烧出的火焰为中空火焰呈水平状喷射,使得物料在进入燃烧区后被水平地沿火焰方向边烧制边平稳地向前推进,中空火焰使物质被包裹在火焰中心,因上、下气流的影响使物料不会落入燃烧室下部,物料是被托着在上下火焰之间不断烧制直至被送出燃烧区,此时根据物料的不同情况调节火焰的长度就可使物料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达到燃烧腔内物料无沉积的技术效果,同时物料不会堵塞,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这种燃烧器的管径长度小,(无需长时间的气体混合)体积小,并且无需使用铸造件,使其制造成本较传统喷枪大大降低,体重轻且可拆卸性强。燃气管道10与燃烧器头部采用常用的螺纹、销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使本专利技术的组装更方便,可拆卸性强,与传统的长长的喷枪管相比大大地节约了所占的空间;蒙板上的孔眼的数量从圆心向外逐渐增加,并且每排孔眼均匀设置可使过气小管道的设置更加均匀,配气效果更加优化;混气孔眼5与该过气管道轴向垂直可使燃气在混气过程中以垂直的方向与空气流混合,气体呈打散状态而互混,混气更加均匀充分;因燃气流速随着混气小孔的距离增大而变小,而在各管件中的空气流量基本一致通,这样远处管件内的燃气也应与近外燃气量基本相同,采用近蒙板中心处的过气小管上混气孔眼数量较少而近蒙板边缘的过小管上的混气孔眼数量较多的设置方法,能达到配气均匀充分的效果;混气小孔位于过气小管件轴向中部可有效避免气流的能量损失,从而也能使燃气量在各管件中基本一致;在前蒙板中设置出气小孔,使混气小孔中的混合燃烧气能直接进入气体均分区而无须再次通过过气小管道,减少了气体的能量损失,并可在出气小孔处将燃烧气再次混合,增加了一次混气机会使配气更加均匀充分,燃烧时火焰稳定性更好;气体均分板以螺栓或销等常用的固定方式与前蒙板表面联接,且该联接点可位于不影响气体均分的任何位置,气体均分区的长度根据物料以及空气、燃气的不同配比进行调节;过气小管道与蒙板的连接采用铆接、焊接等通用方式;燃烧器的大小以及物料的参数决定着设置于燃烧器头部上的过气小管道个数、蒙板上孔眼的排数以及每种孔眼的直径尺寸,一般而言,过气小管道4的直径尺寸Φ8-15mm,混气孔眼5、5′直径尺寸Φ2.5-4.5mm,均布小孔直径尺寸Φ1.5-4.5m,可调节螺栓长度18-50mm。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燃烧室内的装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燃烧器,由燃气管道(10)及与燃气管道相连的燃烧器头部组成,燃烧器头部包含有空气通道、气体混合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头部包括前后两块对应均匀设置有相同孔眼(3)、(3′)的两块蒙板(1)、(2),其中后蒙板(1)呈中空环状,中空部位与燃气管道(10)相连,前蒙板(2)中部封闭无孔隙呈圆形,两块蒙板由外管(14)连接,在两蒙板对应孔眼(3)、(3′)外由过气小管道(4)相连,过气小管道(4)设置于外管(14)内部,形成空气通道,在每个所述过气小管道(4)表面上设有混气小孔(5),该小孔形成空气、燃气的混合通道,在所述的燃烧器头部以固定可调的方式安装有上面布满小孔的气体均分板(6),气体均分板(6)与前蒙板之间形成气体均分区(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双流县万像科技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