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内孔的球头铣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428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内孔的球头铣铰刀,包括刃部和柄部,所述刃部包括孔底R弧、过渡R角一、成型内孔R弧、内孔侧刃、过渡R角二、R弧成型侧刃、内孔成型侧刃、孔口倒角、刀背和排屑槽,孔底R弧设置在刃部的最前端,过渡R角一设置在孔底R弧的后侧,成型内孔R弧设置在过渡R角一和内孔侧刃之间,过渡R角二设置在内孔侧刃的后侧,R弧成型侧刃设置在过渡R角二和内孔成型侧刃之间,孔口倒角设置在内孔成型侧刃的后侧,刀背螺旋设置在刃部上,排屑槽螺旋设置在刀背的两侧。集孔底圆弧成型、锥度成型加工、孔口倒角加工、孔内侧弧成型等多功能于一体,将多阶多型结构合成一把刀具,大大的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工效率高。

A ball end milling reamer for machining inner hole of martensitic precipitation hardening stainless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内孔的球头铣铰刀
本技术涉及刀具
,具体说,是一种加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内孔的球头铣铰刀。
技术介绍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较好的耐腐蚀、抗氧化和可焊性,适用于制造400℃以下工作的高强度耐蚀零件,如飞机、导弹的紧固件、发动机涡轮机匣的前后安装边、涡轮叶片、阀门和结构套管等部件。然而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用户对产品的加工质量、加工可靠性、刀具的交货期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使用刀具在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制成的工件的内孔加工过程中,对于切削的刀具要求比较高,而且钻孔加工时,由于没有专门配备的刀具,一般情况下需要多款刀具配合完成,更换刀具占用一定的工作时间,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内孔的球头铣铰刀。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加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内孔的球头铣铰刀,包括刃部和柄部,所述刃部包括孔底R弧、过渡R角一、成型内孔R弧、内孔侧刃、过渡R角二、R弧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内孔的球头铣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刃部(1)和柄部(2),所述刃部(1)包括孔底R弧(11)、过渡R角一(12)、成型内孔R弧(13)、内孔侧刃(14)、过渡R角二(15)、R弧成型侧刃(17)、内孔成型侧刃(18)、孔口倒角(19)、刀背(110)和排屑槽(111),所述孔底R弧(11)设置在刃部(1)的最前端,所述过渡R角一(12)设置在孔底R弧(11)的后侧,所述成型内孔R弧(13)设置在过渡R角一(12)和内孔侧刃(14)之间,所述过渡R角二(15)设置在内孔侧刃(14)的后侧,R弧成型侧刃(17)设置在过渡R角二(15)和内孔成型侧刃(18)之间,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内孔的球头铣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刃部(1)和柄部(2),所述刃部(1)包括孔底R弧(11)、过渡R角一(12)、成型内孔R弧(13)、内孔侧刃(14)、过渡R角二(15)、R弧成型侧刃(17)、内孔成型侧刃(18)、孔口倒角(19)、刀背(110)和排屑槽(111),所述孔底R弧(11)设置在刃部(1)的最前端,所述过渡R角一(12)设置在孔底R弧(11)的后侧,所述成型内孔R弧(13)设置在过渡R角一(12)和内孔侧刃(14)之间,所述过渡R角二(15)设置在内孔侧刃(14)的后侧,R弧成型侧刃(17)设置在过渡R角二(15)和内孔成型侧刃(18)之间,所述孔口倒角(19)设置在内孔成型侧刃(18)的后侧,刀背(110)螺旋设置在刃部(1)上,排屑槽(111)螺旋设置在刀背(110)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内孔的球头铣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1)和柄部(2)中心处设有单直内冷通道(3),所述单直内冷通道(3)位于刃部(1)前端设有侧孔一(31)和侧孔二(32),所述侧孔一(31)和侧孔二(32)交错设置,且侧孔一(31)和侧孔二(32)均与单直内冷通道(3)所成夹角为30°,所述柄部(2)端部设有与单直内冷通道(3)相通的注水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锑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