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渗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33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农业用渗水管,包括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包括内层管及其外侧套装的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外圆周面上均布设有数个支撑条,各支撑条长度方向与内层管轴向一致,支撑条与外层管内壁间密封,相邻两支撑条与内、外层管间形成槽体,至少一个槽体内填充有吸水海绵,且在该槽体所对应的外层管上设有过水孔、内层管上设有渗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结构设计合理,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水体会经过吸水海绵后再经过外层管的喷射孔外渗,对农作物所处环境进行加湿或补水。当提高供水压力,还可以形成喷射浇灌的作业模式,用途广泛,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A kind of agricultural seepag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渗水管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农业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农业用渗水管。
技术介绍
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用水大户,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意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方式,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及物力资源。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逐渐推广节水灌溉设备以及成为现代社会,农业的一个主流。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0%以上,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损耗,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农业灌溉的形式很多,有沟灌、喷灌、滴灌和渗灌等。但现有的渗水管大多为单层管结构,且在管体上均布设置大量的渗水孔,这种结构的渗水管渗水量无法很好的控制,应用范围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农业用渗水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业用渗水管,包括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包括内层管及其外侧套装的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外圆周面上均布设有数个支撑条,各支撑条长度方向与内层管轴向一致,支撑条与外层管内壁间密封,相邻两支撑条与内、外层管间形成槽体,至少一个槽体内填充有吸水海绵,且在该槽体所对应的外层管上设有过水孔、内层管上设有渗水孔。进一步,所述管本体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进一步,所述外层管的外侧套装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弧状的遮挡板,以及用于将遮挡板安装在外层管上的连接环。进一步,所述遮挡板弧度与外层管匹配。进一步,所述内层管上设有过水孔的部分占内层管外圆周表面的1/4-1/3,对应的,外层管上设有渗水孔的部分占外层管外圆周表面的1/4-1/3。进一步,所述外层管上设有能够切断管本体内水体流动的截止阀门。进一步,所述过水孔以及渗水孔均无规则排布。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结构设计合理,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水体会经过吸水海绵后再经过外层管的喷射孔外渗,对农作物所处环境进行加湿或补水。当提高供水压力,还可以形成喷射浇灌的作业模式,用途广泛,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利用遮挡组件遮盖住管本体渗水孔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本专利技术创造由下侧向上侧观察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管本体去掉吸水海绵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中内层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内层管;3-外层管;4-支撑条;5-槽体;6-吸水海绵;7-过水孔;8-渗水孔;9-固定套;10-遮挡板;11-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一种农业用渗水管,如图1至6所示,包括安装在支撑架1上的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包括内层管2及其外侧套装的外层管3;所述内层管外圆周面上均布设有数个支撑条4(也起到隔挡作用,如以下所记载的,支撑条与外层管间密封,可以分隔出用于水体经过的槽体),各支撑条长度方向与内层管轴向一致,支撑条与外层管内壁间密封,相邻两支撑条与内、外层管间形成槽体5,至少一个槽体内填充有吸水海绵6,且在该(设有吸水海绵的)槽体所对应的外层管上设有过水孔7、内层管上设有渗水孔8。过水孔及渗水孔均无规则排布。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作为渗水管使用,水体会经过吸水海绵后再经过外层管的喷射孔外渗,对农作物所处环境进行加湿或补水。如应用于农业大棚等工况下,需要为大棚内加湿时或为作物适当补水,则可以采用渗水的方式。上述管本体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具体的,可以是在支撑架顶部设置固定套9,将管本体的外层管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套内,辅助使用定位螺钉或者是其它定位件将管本体固定住即可,在需要浇灌时,可以转动管本体,使管本体上设有过水孔/渗水孔的部分朝向下(朝向需要浇灌的作物),向农作物的茎叶上喷洒水分,类似于雨水浇灌的模式,增强了作物水分吸收的效果。当不需要浇灌时,可以将管本体过水孔/渗水孔一侧扭转至上侧,即使管内有部分水分,也不会再流出,浇灌水量可控性强。上述外层管的外侧套装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弧状的遮挡板10,以及用于将遮挡板安装在外层管上的连接环11。连接环直径可以是大于外层管管径,使连接环与外层管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用于转动调整遮挡板的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在无需转动管本体的情况下,通过转动遮挡板,使遮挡板来遮盖渗水孔,或是漏出渗水孔,使渗水孔进行浇灌作业。上述遮挡板弧度与外层管匹配。通常,上述内层管上设有过水孔的部分占内层管外圆周表面的1/4-1/3,对应的,外层管上设有渗水孔的部分占外层管外圆周表面的1/4-1/3。需要喷灌浇水时,则可以是通过加大水压,达到喷射灌溉的效果。应用在此工况下时,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层管上设有能够切断管本体内水体流动的截止阀门。当需要喷射浇灌(而不是洒落水滴)时,则可以关闭截止阀门,使截止阀门之后的管本体部分不再供水,进而也提高了截止阀门之前管本体内水压力,渗水孔此时作为喷射孔,水压增大,随之提高的是喷射水流的压力,喷射的更远,覆盖范围更广。至于截止阀门设置的位置以及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进行设计。在管道上安装阀门,用于截流,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为了提高水体压力,达到较远的喷射作用力,也可以是提高进水的压力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内外套管,分别对水体进行两次阻隔,在内层管内供水时,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作为渗水管使用,水体会经过吸水海绵后再经过外层管的喷射孔外渗,对农作物所处环境进行加湿或补水。当提高供水压力,还可以形成喷射浇灌的作业模式,用途广泛,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渗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包括内层管及其外侧套装的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外圆周面上均布设有数个支撑条,各支撑条长度方向与内层管轴向一致,支撑条与外层管内壁间密封,相邻两支撑条与内、外层管间形成槽体,至少一个槽体内填充有吸水海绵,且在该槽体所对应的外层管上设有过水孔、内层管上设有渗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渗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包括内层管及其外侧套装的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外圆周面上均布设有数个支撑条,各支撑条长度方向与内层管轴向一致,支撑条与外层管内壁间密封,相邻两支撑条与内、外层管间形成槽体,至少一个槽体内填充有吸水海绵,且在该槽体所对应的外层管上设有过水孔、内层管上设有渗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渗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渗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的外侧套装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弧状的遮挡板,以及用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凤和周连明刘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周凤和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