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摩擦增阻剂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30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摩擦增阻剂反应釜,包括筒体和密封筒,密封筒和筒体间形成有储液腔,密封筒内设有活塞,所述筒体外部上方设有推动元件,活塞将密封筒内腔隔离为下进液腔和上出液腔,密封筒筒壁底端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匹配有单向阀,密封筒筒壁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内匹配有单向阀,所述活塞竖直方向设有将浆液由下进液腔输入至上出液腔的通道,该通道内设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产摩擦增阻剂反应釜,设置了活塞式导流机构,实现浆液循环式混合作业方式,该混液方式平稳性较强,且浆液在密封筒外流动方向和加热棒一致,因此,解决现实中搅拌桨式混料浆液和及加热棒撞击现象的发生。

A kind of reactor for the production of friction and resistance increasing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摩擦增阻剂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摩擦增阻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产摩擦增阻剂反应釜。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摩擦剂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中,尤其是地砖及地板生产中,为了增强地砖及地板的防滑性能,经常在地砖及地板表面喷涂防滑剂。防滑剂生产中,需要将碳酸钙、或二氧化硅等基料和洁净剂、润湿剂、胶粘剂、色素、水等化合物在反应釜中混合,最终形成浆液,在浆液生产过程中,为提高浆液制备速率及质量,浆液制备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通常采用在反应釜中设置加热棒实现对浆液的加热升温效果,常规浆液搅拌机构采用搅拌桨实现,由于加热棒的存在,浆液和加热棒产生碰撞,甚至激溅,影响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生产摩擦增阻剂反应釜,以实现浆液循环式混料生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摩擦增阻剂反应釜,包括筒体,该筒体内同心设有密封筒,密封筒和筒体间形成有储液腔,密封筒内设有活塞,所述筒体外部上方设有推动元件,推动元件和筒体位置相对固定,该推动元件推杆向下伸入至密封筒内和活塞固接,活塞将密封筒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摩擦增阻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该筒体(1)内同心设有密封筒(3),密封筒(3)和筒体(1)间形成有储液腔,密封筒(3)内设有活塞(6),所述筒体(1)外部上方设有推动元件(5),推动元件(5)和筒体(1)位置相对固定,该推动元件(5)推杆向下伸入至密封筒内和活塞(6)固接,活塞(6)将密封筒(3)内腔隔离为下进液腔(31)和上出液腔(32),密封筒(3)筒壁底端设有将浆液由储液腔输入至下进液腔(31)的进液口,进液口匹配有第一单向控流机构(8),密封筒(3)筒壁顶端设有将浆液由上出液腔(32)输出至储液腔的出液口,出液口内匹配有第二单向控流机构(4),所述活塞(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摩擦增阻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该筒体(1)内同心设有密封筒(3),密封筒(3)和筒体(1)间形成有储液腔,密封筒(3)内设有活塞(6),所述筒体(1)外部上方设有推动元件(5),推动元件(5)和筒体(1)位置相对固定,该推动元件(5)推杆向下伸入至密封筒内和活塞(6)固接,活塞(6)将密封筒(3)内腔隔离为下进液腔(31)和上出液腔(32),密封筒(3)筒壁底端设有将浆液由储液腔输入至下进液腔(31)的进液口,进液口匹配有第一单向控流机构(8),密封筒(3)筒壁顶端设有将浆液由上出液腔(32)输出至储液腔的出液口,出液口内匹配有第二单向控流机构(4),所述活塞(6)竖直方向设有将浆液由下进液腔(31)输入至上出液腔(32)的通道,该通道内设有第三单向控流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洋
申请(专利权)人:一诺精诚天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