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24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LED驱动电路,包括PWM电路、发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红外LED负载和运算放大器,PWM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发射控制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驱动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红外LED负载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发射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通过PWM电路调节红外LED的发射功率,发射控制电路控制红外LED的通断,驱动电路驱动红外LED负载,并恒定其发射功率。由此,消除工作电压或环境温度对红外LED负载发射功率的影响,提高红外检测设备的精度;实现红外LED发射功率的自动调节并恒定,提高红外检测设备的智能化。

Infrared LED driv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LED驱动电路
本技术属于一种驱动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红外LED发射功率调节电路,大都是串联一个机械电位器,通过调节电位器的电阻阻值大小,来改变通过红外LED的电流大小,从而实现对红外LED发射功率的调节。但由于红外LED是半导体器件,其结电压有较大的温漂影响,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会影响红外LED上的结电压,从而影响经过红外LED上的电流大小,即影响其发射功率。另外,红外LED工作电压的改变,也会影响经过红外LED上的电流大小,即影响其发射功率。其次,使用机械电位器来调节红外LED的发射功率,很难实现对红外LED发射功率的自动调节,从而影响一些红外检测设备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LED驱动电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LED驱动电路,包括PWM电路、发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红外LED负载和运算放大器,PWM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发射控制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驱动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红外LED负载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发射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PWM电路的输出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发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或功率反馈信号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经过运算放大器比较后,经运算放大器比较输出连接到驱动电路,然后驱动电路连接红外LED负载,对其驱动控制。其中,通过PWM电路调节红外LED的发射功率,发射控制电路控制红外LED的通断,驱动电路驱动红外LED负载,并恒定其发射功率。由此,消除工作电压或环境温度对红外LED负载发射功率的影响,提高红外检测设备的精度;实现红外LED发射功率的自动调节并恒定,提高红外检测设备的智能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PWM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电容,第一电阻和电容串联,第一电阻与外接芯片电连接,电容的一端接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由此,由外接芯片根据所需红外LED负载的发射功率,提供相应的占空比的PWM信号至第一电阻,便于红外LED负载的发射功率调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射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均与外接芯片电连接。由此,待运算放大器正极输入端的电压稳定后,由外部芯片输出高低电平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从而来控制红外LED的通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电阻均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红外LED负载电连接。由此,第三电阻上的电压,会通过运算放大器自动跟踪运算放大器正极输入端的电压,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即可调节并稳定第三电阻上的电压,从而实现调节并稳定红外LED负载的发射功率,消除了温漂及工作电压的影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PWM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四电阻与电容并联。由此,设有第四电阻,可以改善运算放大器正极输入端的电压平滑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射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均通过第五电阻与外接芯片电连接。由此,设有第五电阻,可以减少外部控制端口输出电容的影响,从而提高运算放大器的恒流反应速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红外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和贴片电容,红外LED负载通过第六电阻与电源电连接,贴片电容的正极与第六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贴片电容的负极接地。由此,设有第六电阻和贴片电容,当红外发射管工作于脉冲状态时,可以减少对工作电压的稳定性冲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红外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和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七电阻一端与红外LED负载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红外LED负载电连接,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均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由此,设有第七电阻和第二三极管,可以降低对运算放大器负载能力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红外LED驱动电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红外LED驱动电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红外LED驱动电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红外LED驱动电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红外LED驱动电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红外LED驱动电路,包括PWM电路(PulseWidthModulation电路,即脉冲宽度变调电路)1、发射控制电路2、驱动电路3、红外LED负载IR1和运算放大器IC1,PWM电路1与运算放大器IC1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发射控制电路2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驱动电路3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电连接,红外LED负载IR1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路3电连接,发射控制电路2与驱动电路3电连接。其中,该红外LED驱动电路中的电连接为通过导线电连接。PWM电路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电容C1串联,第一电阻R1与外接芯片电连接,电容C1的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IC1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发射控制电路2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驱动电路3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1的负极输入端均与外接芯片电连接。驱动电路3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电阻R2均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红外LED负载IR1电连接。其中,PWM电路1的输出连接到运算放大器IC1的正极输入端,发射控制电路2的控制信号或功率反馈信号连接到运算放大器IC1的负极输入端,经过运算放大器IC1比较后,其比较输出连接到驱动电路3,然后驱动电路3连接红外LED负载IR1,对其驱动控制。PWM电路1用于调节红外LED负载的发射功率,发射控制电路2是控制红外LED负载的通断,驱动电路3是驱动红外LED负载,并恒定其发射功率。本技术的红外LED驱动电路在工作时,由与第一电阻R1连接的外接芯片根据所需红外LED负载IR1的发射功率,提供一定占空比的PWM信号到第一电阻R1,待运算放大器IC1正极输入端的电压稳定后,由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的外部芯片输出高低电平或悬空到运算放大器IC1的负极输入端,从而来控制红外LED负载IR1的通断。由此,消除工作电压或环境温度对红外LED负载发射功率的影响,提高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红外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电路(1)、发射控制电路(2)、驱动电路(3)、红外LED负载(IR1)和运算放大器(IC1),所述PWM电路(1)与运算放大器(IC1)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发射控制电路(2)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3)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红外LED负载(IR1)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路(3)电连接,所述发射控制电路(2)与驱动电路(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红外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电路(1)、发射控制电路(2)、驱动电路(3)、红外LED负载(IR1)和运算放大器(IC1),所述PWM电路(1)与运算放大器(IC1)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发射控制电路(2)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3)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红外LED负载(IR1)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路(3)电连接,所述发射控制电路(2)与驱动电路(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电路(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和电容(C1)串联,所述第一电阻(R1)与外接芯片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IC1)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控制电路(2)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驱动电路(3)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1)的负极输入端均与外接芯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3)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欧谱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