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为专利>正文

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21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包括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顶端中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滑轨,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滑轨上均设置有滑筒且两个滑筒的底侧均与对应的第一环形滑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筒内均设置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杆内部的中端均水平安装有第二环形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转轴的顶端均安装栏杆,便于在运动员碰到栏杆时,使两个栏杆受力以转轴作为基点转动,有利于避免运动员将栏杆碰倒使自己受伤,而两个栏杆内部的布带则代替栏杆在运动员跨栏失败后造成阻碍,从而使比赛公平地进行,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A special hurdle frame for teaching compet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跨栏架,具体为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体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其中在现在的体育比赛中跨栏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在跑步跨栏的过呈中能够在飞奔的过呈中快速的跨越栏架,从而进行速度的比赛,在快速奔跑的过呈中由于跨栏架上设置的横杆是固定在两侧的栏架上,所以在跨越的过呈中很容易将栏架碰倒,从而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伤害,并且跨栏架在碰倒后又很容易的往跑道两侧倾斜,从而对其他跑道的运动员造成一定的伤害,在收藏的过程中占用空间且不便于搬运,因此,在此提出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包括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顶端中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滑轨,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滑轨上均设置有滑筒且两个滑筒的底侧均与对应的第一环形滑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筒内均设置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杆内部的中端均水平安装有第二环形滑轨,两个所述第二环形滑轨上均设置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第二环形滑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顶端均水平安装有栏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杆的朝外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的朝外一侧均设置有转筒,两个所述转筒上外圈均设置有拉绳且两个拉绳的另一端设置有布带,所述布带设置在两个栏杆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滑筒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杆均与对应的螺纹孔螺旋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第二支杆朝内一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正侧横截面呈L型的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平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底板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栏杆的外侧均粘合有防撞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通过在两个转轴的顶端均安装栏杆,便于在运动员跨栏时碰到栏杆时,使两个栏杆受力以转轴作为基点转动,有利于避免运动员将栏杆碰倒使自己受伤,而两个栏杆内部的布带则代替栏杆在运动员跨栏失败后造成阻碍,从而使比赛公平地进行。2.本技术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由于两个螺纹杆均与对应的螺纹孔螺旋连接,便于使用者通过旋转滑筒,使两个螺纹杆在螺纹孔内转动,从而调节两个栏杆的高度。3.本技术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由于两个安装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水平尺,便于使用者根据水平尺判断两个栏杆的安装是否水平,避免本装置不能正常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的滑筒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的底板侧视图。图中:1栏杆,2转轴,3第二环形滑轨,4拉绳,5螺纹杆,6转筒,7安装座,8第一环形滑轨,9安装杆,10水平尺,11防滑垫,12第一支杆,13底板,14滑筒,15滑杆,16布带,17第二支杆,18螺纹孔,19防撞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包括两个底板13,两个所述底板13的顶端中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12,两个所述第一支杆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滑轨8,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滑轨8上均设置有滑筒14且两个滑筒14的底侧均与对应的第一环形滑轨8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筒14内均设置有螺纹杆5,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17,两个所述第二支杆17内部的中端均水平安装有第二环形滑轨3,两个所述第二环形滑轨3上均设置有滑杆15,两个所述滑杆15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第二环形滑轨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1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轴2,两个所述转轴2的顶端均水平安装有栏杆1,两个所述第一支杆12的朝外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座7,两个所述安装座7的朝外一侧均设置有转筒6,两个所述转筒6上外圈均设置有拉绳4且两个拉绳4的另一端设置有布带16,所述布带16设置在两个栏杆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在两个转轴2的顶端均安装栏杆1,便于在运动员跨栏时碰到栏杆1时,使两个栏杆1受力以转轴2作为基点转动,有利于避免运动员将栏杆1碰倒使自己受伤,而两个栏杆1内部的布带16则代替栏杆1在运动员跨栏失败后造成阻碍,从而使比赛公平地进行。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两个所述滑筒14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8,两个所述螺纹杆5均与对应的螺纹孔18螺旋连接,便于使用者通过旋转滑筒14,使两个螺纹杆5在螺纹孔18内转动,从而调节两个栏杆1的高度。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两个所述第二支杆17朝内一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正侧横截面呈L型的安装杆9,两个所述安装杆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平尺10,便于使用者根据水平尺10判断两个栏杆1的安装是否水平,避免本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两个所述底板13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11,有利于增加底板13底侧的摩擦力,增强本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两个所述栏杆1的外侧均粘合有防撞垫19,便于在运动员的脚撞击到栏杆1时提供缓冲力,避免运动员撞伤。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包括栏杆1、转轴2、第二环形滑轨3、拉绳4、螺纹杆5、转筒6、安装座7、第一环形滑轨8、安装杆9、水平尺10、防滑垫11、第一支杆12、底板13、滑筒14、滑杆15、布带16、第二支杆17、螺纹孔18、防撞垫1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将本装置放到赛道上,然后在第一环形滑轨8上旋转滑筒14,使两个螺纹杆5在螺纹孔18内转动,从而调节两个栏杆1的高度,接着根据水平尺10判断两个栏杆1的安装是否水平,避免本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比赛时,在运动员跨栏时碰到栏杆1时,使两个栏杆1受力以转轴2作为基点转动,有利于避免运动员将栏杆1碰倒使自己受伤,而两个栏杆1内部的布带16则拉扯两个拉绳4朝受力的方向移动,代替栏杆1在运动员跨栏失败后造成阻碍,从而使比赛公平地进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包括两个底板(1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13)的顶端中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12),两个所述第一支杆(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滑轨(8),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滑轨(8)上均设置有滑筒(14)且两个滑筒(14)的底侧均与对应的第一环形滑轨(8)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筒(14)内均设置有螺纹杆(5),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17),两个所述第二支杆(17)内部的中端均水平安装有第二环形滑轨(3),两个所述第二环形滑轨(3)上均设置有滑杆(15),两个所述滑杆(15)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第二环形滑轨(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1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轴(2),两个所述转轴(2)的顶端均水平安装有栏杆(1),两个所述第一支杆(12)的朝外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座(7),两个所述安装座(7)的朝外一侧均设置有转筒(6),两个所述转筒(6)上外圈均设置有拉绳(4)且两个拉绳(4)的另一端设置有布带(16),所述布带(16)设置在两个栏杆(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比赛专用跨栏架,包括两个底板(1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13)的顶端中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12),两个所述第一支杆(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滑轨(8),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滑轨(8)上均设置有滑筒(14)且两个滑筒(14)的底侧均与对应的第一环形滑轨(8)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筒(14)内均设置有螺纹杆(5),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17),两个所述第二支杆(17)内部的中端均水平安装有第二环形滑轨(3),两个所述第二环形滑轨(3)上均设置有滑杆(15),两个所述滑杆(15)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第二环形滑轨(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1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轴(2),两个所述转轴(2)的顶端均水平安装有栏杆(1),两个所述第一支杆(12)的朝外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座(7),两个所述安装座(7)的朝外一侧均设置有转筒(6),两个所述转筒(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为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何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