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比赛安全跨栏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81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比赛安全跨栏架,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座、蓄电池、充电口、连杆、第二支撑座、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通过将栏杆设置为两个,且在两个连杆的端点设置了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对栏杆进行支撑,当运动人员推动栏杆时,栏杆通过固定装置进行转动,使两个栏杆之间形成开口,避免栏杆造成运动人员绊倒,且设置了提示装置,当栏杆转动时,按压提示装置的第二开关,点亮提示灯,提示裁判,方便对栏杆的接触进行判断,达到了避免栏杆阻拦造成运动人员容易绊倒,且对运动人员对栏杆的接触进行提示的有益效果。

A safe hurdle in sports compet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比赛安全跨栏架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体育比赛安全跨栏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跨栏运动在我国深受喜爱,我国运动员曾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辉煌成绩,这与我国对跨栏运动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在体育的教学和比赛方面,经常需要使用跨栏,传统技术的倒T型栏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之后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栏杆的阻挡,难免使运动员进行运动时与栏杆进行接触,由于栏杆固定,使运动人员容易摔倒,且连带跨栏一起倒下,对运动人员造成二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体育比赛安全跨栏架,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栏杆的阻挡,难免使运动员进行运动时与栏杆进行接触,由于栏杆固定,使运动人员容易摔倒,且连带跨栏一起倒下,对运动人员造成二次损坏的问题,达到了避免栏杆阻拦造成运动人员容易绊倒,且对运动人员对栏杆的接触进行提示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体育比赛安全跨栏架,包括第一支撑座、蓄电池、充电口、连杆、第二支撑座、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所述蓄电池底端与第一支撑座进行锁固连接,所述蓄电池右侧嵌入有充电口,所述第一支撑座左端与连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连杆左端与第二支撑座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顶端分别与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栏杆左端与第二固定装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栏杆右端与第一固定装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座由底部支撑板、外管、手轮、支撑杆和螺杆组成,所述底部支撑板顶端与外管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竖直插入在外管内侧,所述手轮后端与螺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螺杆贯穿外管且与外管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螺杆与支撑杆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对立设置且均由外壳、转动轴、轴承座、扭簧和挡板组成,所述转动轴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与轴承座进行插接,且轴承座与外壳进行锁固连接,所述转动轴左侧顶端与第一栏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右侧底部与挡板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扭簧套接在转动轴外侧底端,且扭簧的末端分别对第一栏杆和挡板进行支撑,所述外壳底端与第一支撑座进行锁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为结构相同,但第一固定装置额外设置有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由第一开关、提示灯、压板、支撑板和第二开关组成,所述第一开关嵌入在外壳右端,所述压板左端与转动轴右端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提示灯底端与外壳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支撑板右端与外壳内部右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前端与第二开关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蓄电池分别与充电口、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电连接,所述提示灯采用双开双控方式分别与第一开关分别与第二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口前端设置有防尘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连接处呈Z字形,且第二栏杆位于与第一栏杆的连接处后端。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左端设置有一滑槽,且滑槽后端与第一栏杆呈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扭簧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手轮外侧套接有一层橡胶垫,且橡胶垫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提示灯采用型号为3570系列LED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采用按压式开关,方便控制,且使第一栏杆转动时通过压板按压第二开关,进而触发提示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栏杆的阻挡,难免使运动员进行运动时与栏杆进行接触,由于栏杆固定,使运动人员容易摔倒,且连带跨栏一起倒下,对运动人员造成二次损坏的问题,通过将栏杆设置为两个,且在两个连杆的端点设置了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对栏杆进行支撑,当运动人员推动栏杆时,栏杆通过固定装置进行转动,使两个栏杆之间形成开口,避免栏杆造成运动人员绊倒,且设置了提示装置,当栏杆转动时,按压提示装置的第二开关,点亮提示灯,提示裁判,方便对栏杆的接触进行判断,达到了避免栏杆阻拦造成运动人员容易绊倒,且对运动人员对栏杆的接触进行提示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支撑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装置内部结构俯视图。图中:第一支撑座-1、蓄电池-2、充电口-3、连杆-4、第二支撑座-5、第一固定装置-6、第二固定装置-7、第一栏杆-8、第二栏杆-9、底部支撑板-51、外管-52、手轮-53、支撑杆-54、螺杆-55、外壳-61、转动轴-62、轴承座-63、扭簧-64、挡板-65、提示装置-66、第一开关-661、提示灯-662、压板-663、支撑板-664、第二开关-66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体育比赛安全跨栏架:包括第一支撑座1、蓄电池2、充电口3、连杆4、第二支撑座5、第一固定装置6、第二固定装置7、第一栏杆8和第二栏杆9,蓄电池2底端与第一支撑座1进行锁固连接,蓄电池2右侧嵌入有充电口3,第一支撑座1左端与连杆4进行螺栓连接,连杆4左端与第二支撑座5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5顶端分别与第一固定装置6和第二固定装置7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栏杆9左端与第二固定装置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栏杆8右端与第一固定装置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5结构相同,一支撑座1由底部支撑板51、外管52、手轮53、支撑杆54和螺杆55组成,底部支撑板51顶端与外管52进行锁固连接,支撑杆54底端竖直插入在外管52内侧,手轮53后端与螺杆55进行螺栓连接,螺杆55贯穿外管52且与外管52进行螺栓连接,螺杆55与支撑杆54进行锁固连接,一固定装置6和第二固定装置7对立设置且均由外壳61、转动轴62、轴承座63、扭簧64和挡板65组成,转动轴62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与轴承座63进行插接,且轴承座63与外壳61进行锁固连接,转动轴62左侧顶端与第一栏杆8进行螺栓连接,外壳61内部右侧底部与挡板65进行锁固连接,扭簧64套接在转动轴62外侧底端,且扭簧64的末端分别对第一栏杆8和挡板65进行支撑,外壳61底端与第一支撑座1进行锁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和第二固定装置7为结构相同,但第一固定装置6额外设置有提示装置66,所述提示装置66由第一开关661、提示灯662、压板663、支撑板664和第二开关665组成,所述第一开关661嵌入在外壳61右端,所述压板663左端与转动轴62右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比赛安全跨栏架,包括第一支撑座(1)、蓄电池(2)、充电口(3)、连杆(4)、第二支撑座(5)、第一栏杆(8)和第二栏杆(9),所述蓄电池(2)底端与第一支撑座(1)进行锁固连接,所述蓄电池(2)右侧嵌入有充电口(3),所述第一支撑座(1)左端与连杆(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连杆(4)左端与第二支撑座(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5)顶端分别与第一固定装置(6)和第二固定装置(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栏杆(9)左端与第二固定装置(7)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栏杆(8)右端与第一固定装置(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座(1)由底部支撑板(51)、外管(52)、手轮(53)、支撑杆(54)和螺杆(55)组成,所述底部支撑板(51)顶端与外管(52)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支撑杆(54)底端竖直插入在外管(52)内侧,所述手轮(53)后端与螺杆(5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螺杆(55)贯穿外管(52)且与外管(5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螺杆(55)与支撑杆(54)进行锁固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6)和第二固定装置(7),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和第二固定装置(7)对立设置且均由外壳(61)、转动轴(62)、轴承座(63)、扭簧(64)和挡板(65)组成,所述转动轴(62)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与轴承座(63)进行插接,且轴承座(63)与外壳(61)进行锁固连接,所述转动轴(62)左侧顶端与第一栏杆(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壳(61)内部右侧底部与挡板(65)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扭簧(64)套接在转动轴(62)外侧底端,且扭簧(64)的末端分别对第一栏杆(8)和挡板(65)进行支撑,所述外壳(61)底端与第一支撑座(1)进行锁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比赛安全跨栏架,包括第一支撑座(1)、蓄电池(2)、充电口(3)、连杆(4)、第二支撑座(5)、第一栏杆(8)和第二栏杆(9),所述蓄电池(2)底端与第一支撑座(1)进行锁固连接,所述蓄电池(2)右侧嵌入有充电口(3),所述第一支撑座(1)左端与连杆(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连杆(4)左端与第二支撑座(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5)顶端分别与第一固定装置(6)和第二固定装置(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栏杆(9)左端与第二固定装置(7)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栏杆(8)右端与第一固定装置(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座(1)由底部支撑板(51)、外管(52)、手轮(53)、支撑杆(54)和螺杆(55)组成,所述底部支撑板(51)顶端与外管(52)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支撑杆(54)底端竖直插入在外管(52)内侧,所述手轮(53)后端与螺杆(5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螺杆(55)贯穿外管(52)且与外管(5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螺杆(55)与支撑杆(54)进行锁固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6)和第二固定装置(7),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和第二固定装置(7)对立设置且均由外壳(61)、转动轴(62)、轴承座(63)、扭簧(64)和挡板(65)组成,所述转动轴(62)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与轴承座(63)进行插接,且轴承座(63)与外壳(61)进行锁固连接,所述转动轴(62)左侧顶端与第一栏杆(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壳(61)内部右侧底部与挡板(65)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扭簧(64)套接在转动轴(62)外侧底端,且扭簧(64)的末端分别对第一栏杆(8)和挡板(65)进行支撑,所述外壳(61)底端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