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太网适配器
本技术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以太网适配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因断电导致网络故障的低成本以太网适配器。
技术介绍
环形网络拓扑常见于网络节点较多的工业场合。当环形网络拓扑中的某一个节点的网络连接发生故障,该节点之后的网络中的节点的网络连接就会中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虚拟环形网络(MRP)拓扑,当其中一个节点的网络连接发生故障时,MRP环形网络拓扑会使网络通信从另一方向连接到发生故障的节点之后的节点,从而保证网络连接正常。然而,MRP环形网络拓扑是单容错拓扑,当拓扑中的两个节点的网络连接发生故障时,该两个节点之间的节点将无法被网络连接。另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现有技术是,将环形网络拓扑更改为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然而这样的改造需要设置中心路由器,造价成本较高,并且当中心路由器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连接就会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太网适配器,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环形网络拓扑中故障节点的自动旁路,从而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本公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太网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网线接口(11),适于连接到上游以太网适配器的输出端;/n第二网线接口(12),适于连接到下游以太网适配器的输入端;/n第三网线接口(13),适于连接到本地设备(2)的网络输入接口(21);/n第四网线接口(14),适于连接到所述本地设备(2)的网络输出接口(22);/n切换单元(10),适于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线接口(11)、所述第二网线接口(12)、所述第三网线接口(13)、所述第四网线接口(14),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网线接口(11)、所述第二网线接口(12)、所述第三网线接口(13)和所述第四网线接口(14)的连接/断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太网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线接口(11),适于连接到上游以太网适配器的输出端;
第二网线接口(12),适于连接到下游以太网适配器的输入端;
第三网线接口(13),适于连接到本地设备(2)的网络输入接口(21);
第四网线接口(14),适于连接到所述本地设备(2)的网络输出接口(22);
切换单元(10),适于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线接口(11)、所述第二网线接口(12)、所述第三网线接口(13)、所述第四网线接口(14),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网线接口(11)、所述第二网线接口(12)、所述第三网线接口(13)和所述第四网线接口(14)的连接/断开,
其中在所述本地设备(2)内的网络连接正常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网线接口(11)和所述第二网线接口(12)断开,所述第一网线接口(11)被连接至所述第三网线接口(13),并且所述第二网线接口(12)被连接至所述第四网线接口(14),以及
其中在所述本地设备(2)内的网络连接发生故障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网线接口(11)和所述第三网线接口(13)断开,所述第二网线接口(12)和所述第四网线接口(14)断开,并且所述第一网线接口(11)被连接至所述第二网线接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10)包括:
第一切换元件(15),具有第一端(151)、第二端(152)、第三端(153)和第一控制器(154),所述第一端(151)连接所述第一网线接口(11),所述第三端(153)连接所述第三网线接口(13);
第二切换元件(16),具有第一端(161)、第二端(162)、第三端(163)和第二控制器(164),所述第一端(161)连接所述第二网线接口(12),所述第三端(163)连接所述第四网线接口(14),所述第一切换元件(15)的第二端(152)与所述第二切换元件(16)的第二端(162)连接;
检测电路端口(17),适于连接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卫东,桑森,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电站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