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及其导流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185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及其导流槽,涉及光伏发电领域。该分体式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及其导流槽,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次梁,所述次梁的底部设置有角码,所述次梁下部分的顶部设置有次梁压块,所述次梁压块通过螺栓与角码活动连接,所述次梁上部分的顶部设有阻流槽,所述阻流槽的底部设有向外倾斜的防逆流坡。该分体式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及其导流槽,通过设置分体式结构纵向导流槽,可以解决常见的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和导流槽多为一体成型,即次梁与导流槽为同一结构,但由于其截面形状相对复杂,在次梁驳接处难以密封,容易造成漏水隐患的问题。

A kind of split waterproof photovoltaic support secondary beam and its diversion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及其导流槽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为一种分体式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及其导流槽。
技术介绍
太阳光伏系统,也称为光生伏特,简称光伏,是指利用光伏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设施。光伏设施的核心是太阳能电池板。目前,用来发电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及碲化镉等。由于近年来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光伏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用户对光伏阳光棚防水要求的提高,防水支架已经成为户用光伏支架的主流,常见的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和导流槽多为一体成型,即次梁与导流槽为同一结构,但由于其截面形状相对复杂,在次梁驳接处难以密封,容易造成漏水隐患,实际应用上,对于同一个光伏棚架,并不是每条次梁都需要配套导流槽,若为一体化,会增加支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及其导流槽,解决了次梁与导流槽为同一结构,次梁驳接处难以密封,容易造成漏水隐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及其导流槽,包括光伏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次梁(4),所述次梁(4)的底部设置有角码(6),所述次梁(4)下部分的顶部设置有次梁压块(5),所述次梁压块(5)通过螺栓与角码(6)活动连接,所述次梁(4)上部分的顶部设有阻流槽(9),所述阻流槽(9)的底部设有向外倾斜的防逆流坡(10),所述次梁(4)的表面设置有几字形挂件(8),所述几字形挂件(8)上卡接有纵向导流槽(3),所述纵向导流槽(3)的一侧设置有自攻钉(7),所述自攻钉(7)穿过次梁(4)并延伸至次梁(4)的内部,所述纵向导流槽(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横向导流槽(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防水光伏支架次梁及其导流槽,包括光伏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次梁(4),所述次梁(4)的底部设置有角码(6),所述次梁(4)下部分的顶部设置有次梁压块(5),所述次梁压块(5)通过螺栓与角码(6)活动连接,所述次梁(4)上部分的顶部设有阻流槽(9),所述阻流槽(9)的底部设有向外倾斜的防逆流坡(10),所述次梁(4)的表面设置有几字形挂件(8),所述几字形挂件(8)上卡接有纵向导流槽(3),所述纵向导流槽(3)的一侧设置有自攻钉(7),所述自攻钉(7)穿过次梁(4)并延伸至次梁(4)的内部,所述纵向导流槽(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横向导流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敏郑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光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