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滑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16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滑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本体下端面设有一底座,底座中心内设有一用于抬升或降低电机本体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底座内还设有竖直方向呈倾斜结构的容置腔,且容置腔内还设有一可在容置腔内沿倾斜结构进行滑动的转轮结构,底座外侧壁还设有一方便使用者进行抓握的第一抓握部。

A slid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滑动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可滑动电机。
技术介绍
在工业极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各种类型的电机已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各大企业的正常运转,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电机,而企业或工厂中的电机普遍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在电机的搬运过程中非常不方便,现有技术中工厂内大型电机的普遍搬运方式为通过货车和千斤顶的结合同时来搬运大型电机,这样的搬运方式非常不方便,且搬运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搬运方便的可滑动电机。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滑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本体下端面设有一底座,底座中心内设有一用于抬升或降低电机本体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底座内还设有竖直方向呈倾斜结构的容置腔,且容置腔内还设有一可在容置腔内沿倾斜结构进行滑动的转轮结构,底座外侧壁还设有一方便使用者进行抓握的第一抓握部。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的一种可滑动电机,在现有的电机结构基础上加设了一个可方便电机在平面上进行滑动的滑动机构,本技术方案中的可滑动电机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电机可以在没有货车或者千斤顶的前提下,可以由人对其进行位移;本技术方案中的可滑动电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不需要对电机进行位移时,该电机底座内的转轮结构是收缩在容置腔内的,即此时转轮结构的第一连杆是插接于第二盲孔和第四盲孔内的,而转轮结构的转轮收缩于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内;当需要对电机进行位移时,使用者只需驱动该电机的高度提升机构,在本技术方案中,高度提升机构位移液压提升机构,该也高度提升机构包括一电机、一可伸缩的液压杆和设于液压杆下端的顶推块,当高度提升机构的电机驱动液压杆伸长时,液压杆会顶推位于液压杆下端的顶推块,当顶推块下端与地面或任意水平面相贴合时,继续驱动高度提升机构,整个电机便会在液压杆和顶推块的顶推下,高度不断提高,直至该电机的底座下端面与地面完全脱离,此时转轮结构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转轮结构的第一连杆外侧壁的第二抓握部会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倾斜方向分别朝背离高度调节机构一端滑动,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通孔的形状与第一容置槽的形状相同,且第一通孔的宽度恰好可供第二抓握部伸出,因此,当底座下端面与地面想脱离时,第二抓握部会沿着第一通孔的倾斜方向朝背离高度调节机构一端滑动,第二通孔的形状与第二容置槽的形状相同,且第二通孔的宽度恰好可供第二抓握部伸出,因此,当底座下端面与地面想脱离时,第二抓握部会沿着第二通孔的倾斜方向朝背离高度调节机构一端滑动;当第二抓握部在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完全滑动至背离高度调节机构一端时停止滑动,此时驱动高度调节机构,使整个液压杆进行收缩,从而带动电机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直至转轮结构的转轮与地面相抵时,转轮结构的第一连杆便会在重力和液压杆的作用下插入第一盲孔和第三盲孔内,直至第一连杆上端与第一盲孔、第三盲孔的底面相抵时,第一连杆完全插入第一盲孔、第三盲孔内,从而将电机固定于转轮结构上;此时松开抓握的第二抓握部,第二抓握部的抓握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两边顶推,从而使得抓握杆一端的第一凸起穿过第三通孔与第六盲孔进行插接,从而进一步将电机固定于转动结构上,防止电机在进行滑动时发生位移的现象;而本技术方案中电机底座的侧壁还设一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抓握部,该抓握部用于方便人在对该电机进行位移时抓握。本技术方案中的高度调节机构为液压机构,为济南龙豪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液压装置。作为一种优选:容置腔包括一竖直方向呈倾斜状态的滑动槽,滑动槽下端面连通底座下端面,滑动槽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一盲孔,底座外侧壁对称设有一连通容置腔的通孔。作为一种优选:容置腔包括设于高度调节机构左侧的第一容置腔和设于高度调节机构右侧的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包括一竖直方向呈倾斜状态的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下端面连通底座下端面,第一滑动槽背离高度调节机构一端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盲孔,第一滑动槽靠近高度调节机构一端的上端面设有第二盲孔,且第二盲孔的高度高于第一盲孔的高度,即第一滑动槽的高度为自靠近高度调节机构一端逐步向背离高度调节机构一端下降,底座外侧壁对称设有一连通第一容置腔的第一通孔。作为一种优选:第二容置腔包括一竖直方向呈倾斜状态的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下端面连通底座下端面,第二滑动槽背离高度调节机构一端的上端面设有第三盲孔,第二滑动槽靠近高度调节机构一端的上端面设有第四盲孔,且第四盲孔的高度高于第三盲孔的高度,即第二滑动槽的高度为自靠近高度调节机构一端逐步向背离高度调节机构一端下降,底座外侧壁对称设有一连通第二容置腔的第二通孔。作为一种优选:转轮结构包括一可插接至第一盲孔、第二盲孔、第三盲孔或第四盲孔内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下端转动连接有一转轮,第一连杆外侧壁设有一可伸出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并可供使用者抓握并带动转轮结构在容置腔内进行滑动的第二抓握部,第二抓握部包括两根可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杆和设于两根抓握杆之间用于相互顶推抓握杆的第一弹簧,第一连杆侧壁设有可供抓握杆插入并可进行滑动的第五盲孔,抓握杆插入第五盲孔一端外侧壁设有第一凸起,第五盲孔内侧壁设有可供第一凸起穿出的第三通孔,第一盲孔和第三盲孔的内侧壁均设有可供第一凸起穿出第三通孔后进行插接的第六盲孔。作为一种优选:高度调节机构为一液压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一可伸缩的液压杆和一可驱动液压杆进行伸缩的电机,液压杆下端设有一顶推块,底座中心设有一可供伸缩杆进行滑动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下端设有可供顶推块嵌入的凹槽。作为一种优选:底座外侧壁设有可供第一抓握部水平滑动的滑槽。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盲孔、第二盲孔、第三盲孔、第四盲孔内侧壁底面与第一连杆上端面之间均设有一用于减小转轮结构在运作时震动的第二弹簧。作为一种优选:底座下端面设有连通第一滑动槽并可供转轮结构进行伸缩的第六通孔,底座下端面设有连通第二滑动槽并可供转轮结构进行伸缩的第七通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滑动电机中转轮结构收缩于底座内时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滑动电机中转轮结构伸出于底座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滑动电机中高度调节机构液压杆伸出时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可滑动电机的底座外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可滑动电机的仰视图。图6是图3中A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可滑动电机中转轮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电机本体,2、底座,3、高度调节机构,4、容置腔,5、转轮结构,6、第一抓握部,7、第二弹簧,201、通孔,202、第四通孔,203、凹槽,204、滑槽,205、第六通孔,206、第七通孔,301、液压杆,302、电机,303、顶推块,401、滑动槽,402、盲孔,403、第一容置腔,404、第二容置腔,501、第一连杆,502、第二抓握部,503、第五盲孔,504、第三通孔,505、第六盲孔,506、转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滑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所述电机本体(1)下端面设有一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中心内设有一用于抬升或降低电机本体(1)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3),所述底座(2)内还设有竖直方向呈倾斜结构的容置腔(4),且所述容置腔(4)内还设有一可在容置腔(4)内沿倾斜结构进行滑动的转轮结构(5),所述底座(2)外侧壁还设有一方便使用者进行抓握的第一抓握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滑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所述电机本体(1)下端面设有一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中心内设有一用于抬升或降低电机本体(1)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3),所述底座(2)内还设有竖直方向呈倾斜结构的容置腔(4),且所述容置腔(4)内还设有一可在容置腔(4)内沿倾斜结构进行滑动的转轮结构(5),所述底座(2)外侧壁还设有一方便使用者进行抓握的第一抓握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滑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4)包括一竖直方向呈倾斜状态的滑动槽(401),所述滑动槽(401)下端面连通底座(2)下端面,所述滑动槽(401)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一盲孔(402),所述底座(2)外侧壁对称设有一连通容置腔(4)的通孔(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滑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4)包括设于高度调节机构(3)左侧的第一容置腔(403)和设于高度调节机构(3)右侧的第二容置腔(404),所述第一容置腔(403)包括一竖直方向呈倾斜状态的第一滑动槽(4031),所述第一滑动槽(4031)下端面连通底座(2)下端面,所述第一滑动槽(4031)背离高度调节机构(3)一端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盲孔(4032),所述第一滑动槽(4031)靠近高度调节机构(3)一端的上端面设有第二盲孔(4033),且所述第二盲孔(4033)的高度高于第一盲孔(4032)的高度,即所述第一滑动槽(4031)的高度为自靠近高度调节机构(3)一端逐步向背离高度调节机构(3)一端下降,所述底座(2)外侧壁对称设有一连通第一容置腔(403)的第一通孔(2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滑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404)包括一竖直方向呈倾斜状态的第二滑动槽(4041),所述第二滑动槽(4041)下端面连通底座(2)下端面,所述第二滑动槽(4041)背离高度调节机构(3)一端的上端面设有第三盲孔(4042),所述第二滑动槽(4041)靠近高度调节机构(3)一端的上端面设有第四盲孔(4043),且所述第四盲孔(4043)的高度高于第三盲孔(4042)的高度,即所述第二滑动槽(4041)的高度为自靠近高度调节机构(3)一端逐步向背离高度调节机构(3)一端下降,所述底座(2)外侧壁对称设有一连通第二容置腔(404)的第二通孔(20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琪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