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配电模块
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
,具体为智能配电模块。
技术介绍
低压配电系统由iTAC开关组件、显示单元组成,馈线开关组件含馈线开关(固定式开关)、电流传感器、监控单元、指示灯及标准的塑胶或金属件集合安装在一个柜体内部构成。传统的低压配电柜没有实现柜体以及内部电气元件模块化,对低压配电柜的灵活组合性低,而且对柜体和电气元件进行安装时,较为繁琐,对电气元件的维护、维修以及更换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配电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配电模块,包括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底板、顶板、滑轨安装板和电气元件模组架,所述第一柜体的上端设有第二柜体,第一柜体的上端和第二柜体的下端通过滑扣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柜体的底部通过滑扣结构连接有底板,第二柜体的顶部通过滑扣结构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一柜体、第二柜体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滑轨安装板,滑轨安装板的内侧壁设置有3-4条滑轨,两个滑轨安装板中相对应的两条滑轨之间设置有电气元件模组架,所述电气元 ...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配电模块,包括第一柜体(1)、第二柜体(101)、底板(2)、顶板(201)、滑轨安装板(3)和电气元件模组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柜体(1)的上端设有第二柜体(101),第一柜体(1)的上端和第二柜体(101)的下端通过滑扣结构(6)连接,所述第一柜体(1)的底部通过滑扣结构(6)连接有底板(2),第二柜体(101)的顶部通过滑扣结构(6)连接有顶板(201),第一柜体(1)和第二柜体(101)内部均设置有多组电气元件模组架(5)。/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配电模块,包括第一柜体(1)、第二柜体(101)、底板(2)、顶板(201)、滑轨安装板(3)和电气元件模组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柜体(1)的上端设有第二柜体(101),第一柜体(1)的上端和第二柜体(101)的下端通过滑扣结构(6)连接,所述第一柜体(1)的底部通过滑扣结构(6)连接有底板(2),第二柜体(101)的顶部通过滑扣结构(6)连接有顶板(201),第一柜体(1)和第二柜体(101)内部均设置有多组电气元件模组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柜体(1)、第二柜体(101)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滑轨安装板(3),滑轨安装板(3)的内侧壁设置有3-4条滑轨(4),两个滑轨安装板(3)中相对应的两条滑轨(4)之间设置有电气元件模组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模组架(5)包括电气元件承板(7)、电气元件安装板(8)、滑条(9)和固定耳(10),电气元件承板(7)的两侧设置有滑条(9),且电气元件承板(7)两侧所设的滑条(9)与相对应的两条滑轨(4)配合滑动连接,电气元件承板(7)的内部边缘焊接有垂直设置的电气元件安装板(8),所述电气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艮,陈佳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欣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