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6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包括框体、左支撑、右支撑、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框体上开设有槽口,且槽口设置有三个,槽口呈通孔,且槽口分布在框体的三个侧面上,第一调节杆贯穿两个相对的槽口,框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左支撑和右支撑,左支撑和右支撑的下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筋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框体、槽口、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蝶形螺母,使得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能够顺着槽口实现调节,再用蝶形螺母进行固定,实现了对不同型号蓄电池固定的功能,解决了蓄电池因固定架结构固定,不能满足不同规格的蓄电池的固定,导致更换或增加蓄电池数量时操作极其不便的问题。

A battery fixing frame for mobi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
,具体为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是一种带有充放电控制板的蓄电池,其本身也因能够方便的携带和运输作为一种移动能源受到各方面的青睐,同样,移动电源本身就是用来提供电能的,移动电源本身的电能来源就是其内部的蓄电池,所以移动电源供电量的大小就取决于其本身内部蓄电池的储电能力,蓄电池数量越多,储电能力越强,则移动电源供电能力越大,如需增加蓄电池,则需提供相应的蓄电池固定架,传统的蓄电池固定架结构固定,不能满足各种不同规格的蓄电池的固定,在需要更换或增加蓄电池数量时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包括框体、左支撑、右支撑、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框体上开设有槽口,且槽口设置有三个,所述槽口呈通孔,且槽口分布在框体的三个侧面上,所述第一调节杆贯穿两个相对的槽口,且第一调节杆的两端延长至框体外,所述框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左支撑和右支撑,所述左支撑和右支撑的下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筋条。优选的,所述槽口成狭长条状,所述槽口相对立的两个槽口关于框体宽度方向上的对称轴对称。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延长至框体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所述第一调节杆上开设有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杆贯穿槽口,且垂直于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延伸至框体外部,且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杆上的滑槽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杆延伸至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中,所述第二调节杆延伸至框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左支撑和右支撑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筋条,且筋条等间距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呈矩管长条状,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上包裹有橡胶层。(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框体、槽口、第一调节杆、螺栓和蝶形螺母,通过第一调节杆沿着槽口进行移动调节,调节到合适位置处时,旋紧蝶形螺母将第一调节杆固定,实现了蓄电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上对蓄电池进行调节固定的功能,具有对不同型号蓄电池进行调节固定的功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框体、第一调节杆、滑槽、第二调节杆、螺栓和蝶形螺母,待蓄电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上对蓄电池进行固定后,此时移动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沿着滑槽移动,待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旋紧蝶形螺母将第二调节杆固定,实现了蓄电池固定架的宽度方向上对蓄电池进行调节固定的功能,具有对不同型号蓄电池进行调节固定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框体;2、左支撑;3、右支撑;4、连接板;5、筋条;6、槽口;7、第一调节杆;8、螺栓;9、蝶形螺母;10、滑槽;11、第二调节杆;12、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包括框体1、左支撑2、右支撑3、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11,框体1上开设有槽口6,且槽口6设置有三个,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11沿着槽口6方向移动调节,用来固定不同型号的蓄电池,槽口6呈通孔,且槽口6分布在框体1的三个侧面上,第一调节杆7贯穿两个相对的槽口6,且第一调节杆7的两端延长至框体1外,第一调节杆7用于对蓄电池固定架长度方向上对蓄电池调节固定,框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左支撑2和右支撑3,用来将蓄电池固定架进行支撑,左支撑2和右支撑3的下部通过连接板4固定连接,连接板4设置有两个,用来将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进行稳固,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筋条5,用来将连接板4进行加固。进一步,槽口6成狭长条状,使得调节范围增大,槽口6相对立的两个槽口6关于框体1宽度方向上的对称轴对称,能够保证第一调节杆7调节移动时两端保持一致,使得第一调节杆7水平放置以便更好的固定蓄电池。进一步,第一调节杆7延长至框体1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栓8,螺栓8上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9,螺栓8和蝶形螺母9的配合作用实现对第一调节杆的固定,第一调节杆7上开设有滑槽10,第二调节杆11可在滑槽10中滑动。进一步,第二调节杆11贯穿槽口6,且垂直于第一调节杆7,第一调节杆7与第二调节杆11的垂直作用能够将蓄电池锁定,第二调节杆11的一端延伸至框体1外部,且第二调节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杆7上的滑槽10中,使得第二调节杆11可以顺着滑槽10的方向进行移动调节。进一步,第二调节杆11延伸至滑槽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且滑块12滑动连接在滑槽10中,滑块12将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11连接成一体,第二调节杆11延伸至框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栓8,螺栓8上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9,螺栓8和蝶形螺母9用于将调节后的第二调节杆11进行固定。进一步,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与左支撑2和右支撑3固定连接,用于将左支撑2和右支撑3进行加固连接,使得装置更加牢固,连接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筋条5,且筋条5等间距分布,用于对蓄电池底部进行支撑与托起。进一步,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11均呈矩管长条状,能够与蓄电池表面贴合,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11上包裹有橡胶层,使得蓄电池固定架对蓄电池的固定更加的平稳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移动电源的蓄电池进行更换型号或者增加蓄电池数量时,旋动松开蝶形螺母9使得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11向着远离蓄电池方向移动,将蓄电池取出更换或加入新的蓄电池,接着将第一调节杆7向着蓄电池方向移动直至与蓄电池表面紧密贴合,旋紧第一调节杆7两端的蝶形螺母9将第一调节杆7固定,接着移动调节第二调节杆11,将第二调节杆11同样向着蓄电池方向移动直至与蓄电池表面紧密贴合,此时再旋紧蝶形螺母9将第二调节杆11进行固定即可将蓄电池进行固定,如需取下蓄电池,只需反方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包括框体(1)、左支撑(2)、右支撑(3)、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上开设有槽口(6),且槽口(6)设置有三个,所述槽口(6)呈通孔,且槽口(6)分布在框体(1)的三个侧面上,所述第一调节杆(7)贯穿两个相对的槽口(6),且第一调节杆(7)的两端延长至框体(1)外,所述框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左支撑(2)和右支撑(3),所述左支撑(2)和右支撑(3)的下部通过连接板(4)固定连接,连接板(4)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筋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包括框体(1)、左支撑(2)、右支撑(3)、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上开设有槽口(6),且槽口(6)设置有三个,所述槽口(6)呈通孔,且槽口(6)分布在框体(1)的三个侧面上,所述第一调节杆(7)贯穿两个相对的槽口(6),且第一调节杆(7)的两端延长至框体(1)外,所述框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左支撑(2)和右支撑(3),所述左支撑(2)和右支撑(3)的下部通过连接板(4)固定连接,连接板(4)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筋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6)成狭长条状,所述槽口(6)相对立的两个槽口(6)关于框体(1)宽度方向上的对称轴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用蓄电池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7)延长至框体(1)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栓(8),所述螺栓(8)上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9),所述第一调节杆(7)上开设有滑槽(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岸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创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